当前位置:首页 > 幸福镇申报市级园林城镇技术报告
幸福镇创建临沂市园林小城镇技术报告
目 录
第一部分 城镇概况 第二部分 组织领导 第三部分 管理制度 第四部分 绿化建设 第五部分 园林建设 第六部分 生态建设 第七部分 景观保护 第八部分 市政设施 第九部分 考核指标
附件:幸福镇创建临沂市园林小城镇技术报告解说词
1
摘 要
苍山县幸福镇是荀子的第二故乡,以盛产幸福美酒和优质石膏而著称。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产丰富,被誉名为“千年古县、华夏酒都”、石膏之乡、山东南菜园。幸福镇地处两省四县市交界处。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下辖114个村委会、全镇户籍人口12万人。过去,幸福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是山东粮食生产大镇、蔬菜生产名镇。近年来,幸福镇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臵和丰富的矿产、酿酒资源,积极发展石膏开采行业酿酒业,工业企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11年上半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60万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998元,招商引资合同利用外资4.2亿元。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镇积极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近年来,曾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山东省百新工程试点镇”。是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山东省小城镇建设重点中心镇。先后荣获“山东省卫生镇”、“市级生态镇”、“市创建文明镇区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自2009年成功创建为“山东省卫生镇”后,我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面推进村镇城市化进程。去年,乘着成功创建“全市生态镇”的东风,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广泛深入开展创建全市园林小城镇活动,使全镇面貌大有改观,镇民文明素质日益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
2
第一部分 城镇概况
苍山县幸福镇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苏鲁两省苍、邳、台、峄四县市区交汇地带。镇驻地距苍山县城西南25公里,北临206国道和已开工建设的临枣高速公路和临枣铁路,省道沂台线南北穿过,郯薛公路横贯东西,交通条件十分便利。镇域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耕地13.3万亩,辖114个行政村,12万人口。
【地理状况】
幸福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南缘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99%),地势北高南低,大部分地区的海拔高程从北部的40余米到南部的30余米。境内有小山三座:温岭、花果山、鹰爪山,最高海拔200米,均为南北走向。
幸福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比较丰沛,具有春季多风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又旱、冬季寒冷雨少雪稀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湿13.2℃—13.4℃。年平均降水量为830.6mm。历年平均日照为2428.8小时,年太阳辐射热总量为120.2卡米/平方厘米。历年平均风速为3.2m/s,最大风速20m/s,年有效风能为529kw/m3。
【自然资源】
幸福境内有陶沟河、西洳河、运女河等河流,皆自北向南流经镇域,因上游水库截流,主要是汛期排洪,一年约有半年基本无水。地下水属平原第四系覆盖区,基岩裂隙水不很丰富。由于年降
3
水量较大,故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据探测,375米地下含有丰富优质泉水,富含“锶”等十几种微量元素,是酿酒和生产矿泉水的优质水源。
幸福土壤以潮土和砂礓黑土为主,土体深厚,质地轻,壤粒状结构,通透性好,肥力较高,特别适宜种植大蒜、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现在百分之八十的用地为农业耕作用地。
幸福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16.7亿吨;幸福地下已探明磁铁矿石储量16亿吨。
镇域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耕地1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6.2%,耕地13.3万亩。
【工业经济】幸福镇酿酒业、石膏开采、板材业较为发达。生产的幸福美酒、幸福王酒享誉中外,白酒年产量10多万吨,被誉为华夏酒都;年产石膏560万吨,被誉为石膏之乡。目前,幸福现有酿酒业14家;石膏开采企业13家、石膏矿井22座;印刷制品厂2家;板材加工厂19家;其他各类企业40多家。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多亿元。
【农业经济】境内物产丰富,耕地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近年,幸福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主要品种有黄瓜、茄子、冬瓜、苦瓜、洋香瓜、佛手瓜、大白菜、莴笋、生菜、美姜、青椒、大蒜、蒜苔、菠菜等上百个品种,常年有货,四季产供。已逐步建成反季节蔬菜基地、精细菜基地和名特优蔬菜基地。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6991元,农业增产增效成为农民增收主要来源。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