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0年清北学堂生物联赛模拟题5
请回答,基本培养基中只涂布菌株A或B,不出现菌落。最恰当的解释是 A.细菌在基本培养基中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
B.细菌不能利用吸收到的营养合成某些必需的物质
C.基本培养基所含营养物质不全面,不能满足细菌生长的需要
D.基本培养基成分与完全培养基比较,成分差异太大,细菌不能适应 .
37.接第36题。在基本培养基中涂布A和B的混合物,出现少数菌落,这些菌落的菌株属于以下哪一项
A.met-,bio-,thi-,leu- B.met+,bio+,thr-,leu- C.met-,bio-,thr+,leu+ D.met+,bio+,thr+,leu+
38.接第36题。已知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的回复突变率一般低于1/1 04。上述菌落出现的原因的可能性有多种,其中可以排除的是
A.个别细胞发生回复突变 B.细胞接合并发生基因重组
C.细胞之间交换了转化因子 D.细胞之间通过培养基交换了营养
39.发酵工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菌种选育,其最初起点是从自然界分离出特定微 生物,最终目标是获得高产菌种。此过程可能包括下列哪些措施
A.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来自自然界土壤、空气、水以及其他物质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 B.以人工诱变方法对特定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进行改造,使其产生大量人类需要的物质 C.以人工选择的方法对产量具有差异的微生物进行多代选择,获得高产菌种
D.以基因工程方法将目的基因转入受体微生物,获得能够大量产生人类所需物质的菌株 40.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利用选择培养基,其成分中一定有 ①尿素 ② 有机氮化合物 ③无机盐 ④有机碳化合物 ⑤ 水 ⑥无机的碳化合物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⑤⑥ D ②③⑤⑥
41.有关划线接种操作的正确做法是……… A.接种环、培养皿等已灭菌,整个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然后再划线
C.用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最后将培养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42.根与茎初生维管组织的差异主要是
A.根与茎的维管组织组成成分不同 B.根中缺少原生木质部
C.茎中缺少原生木质部 D.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排列方式不同 43.下列那些叙述是正确的
A.厚角组织是由初生壁加厚而不是由次生壁加厚而成 B.成熟组织脱分化形成的分生组织是次生分生组织
C.周皮是次生保护组织 D.皮孔是一种处于茎表面的通气组织 44.下列变态器官哪个不是由茎变态的 A.葡萄的卷须 B.豌豆的卷须 C.黄瓜的卷须 D.南瓜的卷须 45.马铃薯是最常见的一种块茎。右图是马铃薯块茎的横切面,已知Ⅱ结构中有木薄壁组织。据图作出以下的判断中,正确的有
A:茄科植物常有双韧维管束的特点,所以Ⅱ结构内、外都属于韧皮部
B.旋花科植物的薯类,其变态茎常有贮藏作用,所以Ⅳ结构内贮藏大量淀粉
5
C.I是茎的最外层结构,内有细胞壁已经栓质化的细胞
D.如果仅以外部结构特点来区别块根和块茎,Ⅲ的存在与否是主要判断依据 46.下列哪些特征可能是生长于干旱地区植物所具有的
A.叶小、厚,表面密布白色绒毛 B.具发达的通气组织与薄的叶表面角质层 C.生活史短,可以在几周内完成整个生活史
D.叶片退化,具肥大的可贮水的茎 E.针叶,叶表面具下陷的气孔窝 4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是适应生殖的变态叶
B.杨柳的柔荑花序和玉米的肉穗花序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花序轴上着生无柄的单性花 C.进行自花传粉的花一定是两性花,进行异花传粉的花一定是单性花 D.当花药成熟时,花药壁由表皮层和药室内壁构成,中层和绒毡层消失 48.下列有关果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椰子藉水流散播,其果皮厚,不易腐烂而伤及幼胚
B.一般所称的葵花瓜子,实际上是向日葵的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C.松树的球果有翅,可随风散布
D.鬼针草果皮表面有刺状突起,可附于动物体表传播 E.苹果主要食用的部分,系由子房发育而来
49.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若被观察的物体通过显微镜放大了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50.用徒手切片法观察黄豆芽根的横切片,若要看清楚凯氏点、原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的位置,选用下列哪一类染料作为染色剂较为合适 A.间苯三酚、盐酸饱和溶液 B.I一K I溶液 C.0.0 l%的亚甲基蓝溶液 D.1%的尼胆紫溶液 51.下面两图所示水分由根部外表进人中轴可能经由的途径中,正确的是
A.Ⅰ:2,3;Ⅱ:1,2,3,4,5 B.Ⅰ:2,3;Ⅱ:2,4
C.Ⅰ:2,3;Ⅱ:1,3,5 D.Ⅰ:3;Ⅱ:2,5
52.下列关于矿质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A.氮是矿质元素
B.在植物体内已发现的元素共有16种
C.植物的地上部分,不能吸收矿质元素,主要是靠根系吸收 D.生长在同一培养液中的不同植物,其灰分的含量是相同的
53.下图所示是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对a,b,c,d的解释正确的是
6
A.a—二氧化碳 B.b—NAD+ C.c一H+ D.d—OH- 54.具CAM途径的植物,其气孔一般是
A.昼开夜闭 B.昼闭夜开 c.昼夜均开 D.昼夜均闭 55.以下有关“有机物转化和运输”的论述,正确的是
A.对棉花主茎环割,可减少棉铃脱落 B.种子是贮存有机物的“库” C.“树怕剥皮”的原因是丢失了大量的营养物质
D.玉米接近成熟时,连秆带穗收割后堆放穗中营养物质会向秸杆倒流 56.在高山上,植物通常长得比海平面的同种植株矮小,这是因为 A.高山上气温低,植物生长缓慢 B.高山上氧气少,植物代谢缓慢
C.高山上降水少,植物得不到充分的水分
D.高山上的紫外线强烈,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 57.下列有关植物抗寒性的论述,正确的是 A.抗寒植物在低温下合成不饱和脂肪酸较少 B.经抗寒锻炼后,膜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增加 C.经抗寒锻炼后,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减少 D.严寒来临之前,体内呼吸作用增加
58.光呼吸中乙醇酸在何处氧化成乙醛酸的
A.叶绿体 B.过氧化物酶体 C.线粒体 D.细胞质
59.将离体豌豆节间切段放人含有适当浓度的IAA和GA3溶液中温育数小时后,段长度发生了变化。变化最大的处理是
A.IAA B.GA3 C.水 D.IAA+GA,
60.我国北方在温度较低时露天培育甘蓝小苗,但不会使之通过春化,这是因为 A.温度不够低 B.没有充足的营养
C.光照不足 D.苗太小,不能发生春化
61.下列两表为光与温度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实验结果,据此,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茎的生长与光质及温度有关
B.茎的生长与夜温有关,与日温无关 C.该植物含有光敏素来调控茎节数
D.理论上若要促进茎的生长,日温30℃夜温17℃并搭配远红光是最佳的选择
E.日温30℃夜温17℃处理比日温23℃夜温26℃处理有较高的光合作用及较低的呼吸作用 62.提取菠菜鲜叶中的光合色素时用:
A.酸性水 B.石油醚
7
C.80%丙酮 D.无水乙醇 63.设计一种好的切花保鲜剂要考虑的因素有:
A.有抑菌作用 B.有无机营养成分 C.有抑乙烯生成物 D.降低蒸腾物质
64.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动物,个体较小,但为一完整的有机体。它们可以依靠各种细胞 完成各种生活机能。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以鞭毛、纤毛或伪足完成运动 B.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排泄
C.环境不良的条件下,大多数可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 D.部分种类具有有性生殖方式
65.在较为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中,排泄系统首先出现于
A.多孔动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原腔动物
66.解剖蛔虫和蚯蚓,将其体壁剖开都可发现它们的体壁与肠壁之间有一个空腔,它们是 A.体腔 B.原体腔
C.蛔虫的是假体腔,蚯蚓的是真体腔 D.蛔虫的是囊胚腔,蚯蚓的是原肠腔
67.很多动物包括大多数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及部分棘皮动物都具有外骨骼,下列有关外骨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骨骼会限制生长 B.外骨骼厚重不利活动 C.外骨骼的成分为几丁质 D.外骨骼具有关节可增大 E.外骨骼会有肌肉与之连接
68.蝗虫比对虾的循环系统较为简单原因是
A.蝗虫是陆生动物 B.蝗虫是开管式循环
C.蝗虫的呼吸系统气管分散在身体各部 D.蝗虫的心脏在腹部而不是在头胸部 69.下列对无脊椎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扁形动物中的有些种类的繁殖能力很强
B.对于瓣鳃纲(或称双壳纲Bivalvia)动物,多样化的齿舌为其主要分类的依据之一 C.在棘皮动物门中的海蛇尾类,口位于腹面,面肛门位于背面(反口面) D.一般认为,在地球历史中,蜻蜓较蜜蜂出现的晚 E.对称体制及辐射体制
70.下列关于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软骨鱼的鳃间隔发达,而硬骨鱼的退化
B.七鳃鳗与硬骨鱼的鳃部都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 C.有些硬骨鱼的鳃弓内侧生有鳃耙,可作为滤食用
D.某些水生脊椎动物相当一部分的含氮废物是通过鳃排出的 71.下列哪一组是不正确的组合
A.爬行类一卵生动物一多黄卵 B.蛙类一后位肾一完全均等卵裂 C.鸟类—盘状卵裂—红细胞具核 D.鱼类—后口动物—盘状卵裂 72.鸭嘴兽、针鼹等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对这类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惟一一类保持卵生的哺乳动物
B.保留了泄殖腔这一爬行类特征,所以又称单孔类
C.哺乳纲进化分两支,它们与有袋类同属一支,叫原兽类 D.胚胎有羊膜、绒毛膜、A尿囊膜等结构
73.如需编制一个二岐检索表以区分线虫、环节动物和蛇,你可以用以下哪些特征 A.辐射对称和背神经索 B.辐射对称和蠕虫状体形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