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原理(二)研讨、实验、作业题安排
4. 课本Page125:习题5.18。
第5周(第七章:数据库设计;第八章:事务概念)
一、实验课: 同上
二、研讨课:根据上半学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两个班合班上习题课
三、作业:
1. 已知R(A,B,C,D,E,F,G,H,I,J),F={AB→E,ABE→FG,B→FI,C→J,CJ→I,G→H},求最小函数依赖集,然后分解成三范式的关系模式集合,并判断该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
2. 如下给出的关系R为第几范式?是否存在操作异常?请举例说明。若存在,则将其分解为高一级范式。分解后的范式中是否可以避免这些操作异常?
3. 课本Page170:习题7.15。
第6周(第八章:故障恢复)
一、实验课: 同上
二、研讨课:
1. 某数据库配置时把数据库文件、备份文件、日志文件放在同一个硬盘上,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放在同一台计算机的不同硬盘上呢?从故障恢复的角度应该如何配置合理?至少哪两类文件不应放在同一硬盘上?
2. 假定系统采用检查点方法,T1、T2和T3是并发事务,在t19时发生系统故障,最近的检查点在t8时(见图);A、B、C和D都是数据库中的数据项,初值依次是800、300、70和80, 说明所需的恢复工作。 时刻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 t12 t13 t14 t15 t16 t17 t18 t19
3. 假定系统采用检查点方法,当系统崩溃时产生了以下并发事务的日志记录。 (1) 请给出系统在恢复后搜索日志时所形成的重做队列和撤销队列。 (2) 请给出恢复后各数据项的值。
T1 read(B) B=B*2 write(B) read(A) A=A+10 write(A) COMMIT read(A) A=A-100 write(A) COMMIT T2 read(D) D=D-100 write(D) read(A) read(B) B=B+A write(B) ? t19:发生故障 T3 t4:T2开始 t8:检查点 t9:T3开始 说 明 t1:T1开始
三、作业:
1. 课本Page195:习题8.4。 2. 课本Page195:习题8.5。
3. 为什么系统故障恢复时先UNDO再REDO操作?请举日志队列说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