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CNA 学习笔记
注意:同类设备相连用交叉线,不同类设备相连用直通线
主机接CONSOLE口用反转线,(COM口接一个转换头再接反转线)
介绍以太网的四种帧类型:
以太网需要对第三层传过来的数据进行封装,它的封装单元叫做帧
MTU--最大传输单元--定义了二层封装中的数据段的大小 不同的网络技术中所规定的二层封装的数据段的大小不一样 在以太网中规定了MTU值为1500个字节
1、ethernetII 现在的主流格式 TYPE=0x0800 表示上层是IP 2、IEEE 802.3 只能用在novell网中,专为IPX服务
3、IEEE 802.3+802.2 在802.2中完成对上层协议的标识,使用SAP来标识,SAP为06的帧标识上层是IP,E0则为IPX BPDU采用 4、IEEE 802.3+802.2+SNAP(子网访问协议) 一种特殊的形式,增加了一个TYPE字段来标识上层协议 CDP采用
HUB的工作原理
1、从一个端口接收到数据,会向其它的每一个端口转发 2、所有端口共享总线带宽,存在了冲突的可能性
解决办法:CSMA/CD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交换机的功能: 1、地址学习 2、转发/过滤 3、环路防止
交换机的三种转发方式
1、快速转发
接收到mac地址后,马上进行转发。 2、存储转发
接收完整个帧后,先进行校验,再转发。 3、碎片隔离转发
接收完前64个字节后,再转发。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 基于源MAC地址学习,基于目标MAC地址转发。
2. 同一接口可以学习到多个MAC地址
3. 同一个MAC地址被多个接口学习到,选择后学习到的接口
4. 对于没有目标MAC地址表项的帧,向本机的其他所有接口转发 5. 收到广/组播帧, 向本机的其他所有接口转发
交换机维护有一个MAC地址表,来实现基于源MAC地址学习、基于目标MAC地址转发
switch#show mac-address-table 在交换机上查看MAC地址表
MAC地址表的三元组:mac地址、VLAN号、端口 CAM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交换机的默认配置:
1、IP地址为0.0.0.0 交换机的IP地址是作管理用的 2、默认打开了CDP 3、100M以上的交换机的端口都是全双工的工作模式 解释全双工与半双工的区别
4、开启生成树协议
5、没有设置任何控制台密码
半双工:在同一时间,port只能发送或接收数据,也就是说只能进行单向数据传输
全双工:在同一时间,port即能发,也能收数据,也就是说能同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为交换机配管理IP地址: 注意:在全局模式下配置
为交换机设定每一个端口的双工模式: int e0
duplex {auto | full | half}
show interface e0 查看端口模式
show mac-address-table 查看MAC地址表 默认老化时间是300S,修改老化时间
Sw#show mac-address-table aging-time 老化时间 MAC地址表的三元组:VLAN、MAC地址、PORT号
也可以永久的绑定一个MAC地址
switch(config)#mac-address-table static 2222.2222.2222 interface e0 vlan 10
VLAN(Virtual LAN)
虚拟局域网,解释为啥为产生这样一个技术,它实现了什么目的。 VLAN可以在一个纯交换的网络中分隔广播域
VLAN的作用:
·VLAN可以隔离2层的广播域。
·A VLAN =(一个) 广播域 = (一个)逻辑子网
·使用VLAN好处: 1.有效的带宽利用 2.提高了安全性 3.隔离故障域
交换机的链路类型分两种:
1、访问链路 Access 只能属于一个VLAN
2、中继链路 Trunk 可以传输多个VLAN的信息
VLAN的分类:
·静态VLAN(基于端口的VLAN):
手工配置交换机端口,将其设为特定的VLAN。 只要接到这个端口的设备就属于此VLAN。
·动态VLAN:(NP阶段介绍)
根据已经输入到VMPS(VLAN Management Policy Server)中的源MAC地址来分配VLAN。
VLAN的范围:
根据平台和软件版本不同,Cisco交换机最多支持4094个VLAN。 0,4095:保留,仅限系统使用。用户不能查看。
1:CISCO默认VLAN,不能删除。所有的端口默认都在此VLAN中 2-1001:用于以太网的VLAN,用户可自己创建的VLAN 1002-1005:用于FDDI和令牌环的默认VLAN,不能删除。 1006-1024:保留,仅限系统使用。用户不能查看。
1025-4094:仅用于以太网的VLAN. 扩展的VLAN,只有3550以上的交换机才能配,且必须将VTP模式设为透明模式。
VLAN帧中继链路技术
1、IEEE 802.1Q dot1Q 国际标准
交换机在原来的帧头中插入一个字段,标识出这个帧所属的VLAN
2、ISL CISCO私有技术,只能用在快速以太网和Gbit以太网中
交换机对原来的帧进行一个ISL的封装,在ISL的头部标识出这个帧所属的VLAN号
Native VLANs
一个特殊的VLAN,属于这个VLAN的帧在穿过中继链路时可以不做标记,所有交换机都默认没打标记的帧就是属于这个VLAN的,一个交换网络中只允许有一个Native VLAN。
<创建VLAN>
一、Sw1(config)#vlan 2
Sw1(config-vlan)#name WOLF
Sw1#show vlan
Sw1#show vlan brief
二、Sw3#vlan database (此命令在老版本中使用,新版本可直接写vlan)此命令在特权模式下用
Sw3(vlan)#vlan 3 name CCIE Sw3(vlan)#exit
创建完VLAN后,一定要写exit,否则不生效。
<同一交换机VLAN内通信>
1)在Sw1上将R1&R2连到Sw的端口都划入VLAN 2 Sw1(config)#int f0/6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指定为接入端口)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将接口划入VLAN2)
Sw1#show interfaces f0/6 switchport 查看接口的的模式,封装等信息,常用命令。
默认都是dynamic desirable。
·将多个不连续端口同时加入同一个VLAN:
Sw1(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 , fastEthernet 0/5
·将多个连续端口同时加入同一个VLAN:
Sw1(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 - 15
Sw1(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 - 15,fastethernet 0/17 - 2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