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辰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
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 ) A.正球体
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平面
D.透明的不规则球体
2.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形状是规则的正圆球体 B.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
D.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3.秦老师在自己的博客里上传了《地球的面貌》的课件,学生们浏览了课件之后纷纷留言,请你指出哪位学生的说法有误( )
A.玲玲: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B.贝贝: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C.齐齐: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的 D.芳芳:只用纬度就可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4.下列对经线和纬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是经线中最长的
B.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最大的纬度是180°
D.0°经线是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界线
5.下列地点中,位于“北半球、东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www.3edu.net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www.3edu.net
A. B. C.
D.
6.国际上习惯用哪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 A.0°经线和180°经线 B.20°W和160°E C.0°和90°E
7.本初子午线是指( ) A.0°纬线
B.180°经线 C.0°经线
D.90°纬线
8.下列各点中,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20°W,60°N B.0°,26°N C.180°,17°N
D.19°W,15°S
9.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地球形状是球体的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长的经线
B.最长的纬线
D.东西经的分界线
C.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11.如图是“某半球经纬网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点的经纬度为( )
A.30°S,30°W B.30°N,30°E C.30°N,30°W D.30°S,30°E
www.3edu.net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www.3edu.net
12.某人从赤道出发,分别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方向各走1000千米,最后这个人将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东
C.出发点以西
D.出发点以南
13.下列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有经纬线的地图,应根据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的原理辨别方向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根据指向标辨别方向
③既无经纬线,又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理辨别方向 ④特殊地图,可根据比例尺辨别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4.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北半球夏至日哈尔滨的白昼最长 B.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 C.北半球春分日是9月23日前后 D.北半球冬至日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15.对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描述正确的是( ) A.方向相同 B.周期相同
C.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 D.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 16.我们每天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 B.地球自东向西绕着太阳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D.地球自东向西不停地自转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18.一般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南极正处在四季中的( )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
(4分)如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和此时地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9﹣20题.
www.3edu.net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www.3edu.net
19.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与我国哪个传统节日比较接近( ) A.清明节
B.端午节
C.春节 D.中秋节
20.此时,M地的状况是( ) A.处于夏季 B.有太阳直射
C.昼长夜短 D.处于黄昏
(4分)读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21﹣22题.
21.此时,美国华盛顿的时间大概是( ) A.早晨 B.正午 C.傍晚 D.子夜 22.此时正值你生活中的什么季节( ) A.欢度春节时
B.参加中考时
C.枫叶红似火时 D.清明祭祖时
(4分)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约是( ) A.500米
B.500﹣600米 C.400﹣500米
24.图中甲村在乙村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www.3edu.net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www.3edu.net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