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命活动调节 考点4 免疫调节学案
考点4 免疫调节
1.两大免疫过程
提醒 (1)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2)吞噬细胞:识别无特异性,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 (4)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宿主细胞)。
(5)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6)能增殖、分化的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7)记忆细胞:寿命长,对抗原敏感,能迅速增殖、分化。 2.三看法确认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3.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
(1)抗体的浓度: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量多。
(2)产生抗体的时间:初次免疫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缓慢,二次免疫时机体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的速度快。
(3)患病程度:初次免疫往往比二次免疫时的机体患病程度重。 4.三类免疫异常病
(1)自身免疫病——免疫“错误”。 (2)过敏反应——免疫“过度敏感”。 (3)免疫缺陷病——免疫“不足或缺陷”。 5.“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
(1)免疫预防——重在“预防”,注射物为“经处理的”丧失致病性却具“抗原性”的抗原即疫苗,目的是刺激机体主动产生抗体,尤其是产生“记忆细胞”,以备真正病原体感染(防患于未然)。
(2)免疫治疗——重在“治疗”,注射物是“抗体”或免疫增强剂等,目的是“立竿见影”地直接消灭病原体。
题型一 免疫的种类及过程分析
1.(2018·咸阳二模)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B.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C.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D.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主要依赖体液免疫 答案 B
解析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而B细胞成熟于骨髓, A错误;胃黏膜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正确;浆细胞对抗原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C错误;癌细胞的清除主要依赖细胞免疫,D错误。
2.(2018·江西新余期末)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长 D.物质④是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清除抗原 答案 D
解析 细胞b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可作用于细胞c),说明b是T细胞,c是B细胞,因此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错误;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忆T细胞)、g(记忆B细胞),a(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f(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开始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C错误;④表示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清除抗原,D正确。 题型二 免疫功能异常情况分析
3.(2018·保山第二次市级统测)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易反复感染病毒、真菌等。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属于免疫缺陷病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T细胞的数量会显著降低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可通过移植胸腺进行治疗
D.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感染病毒、真菌后无法产生特异性抗体 答案 D
解析 胸腺是免疫器官,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属于免疫缺陷病,A正确;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T细胞的数量会显著降低,B正确;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可通过移植胸腺进行治疗,C正确;抗体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分泌的,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感染病毒、真菌后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D错误。
4.(2018·北京石景山区高三模拟) 我国学者最新发现,膜蛋白S5是一种天然免疫因子,可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IV是RNA病毒,侵染人体T细胞 B.若S5基因发生突变,则细胞感染率降低 C.细胞中合成膜蛋白S5的场所是核糖体 D.生长激素、胰岛素与S5的化学本质相同 答案 B
解析 HIV是RNA病毒,侵染人体T细胞,A正确;膜蛋白S5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细
3
胞,若S5基因发生突变,则细胞感染率上升,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正确;生长激素、胰岛素与S5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D正确。 题型三 免疫学的综合应用
5.(2018·长春普通高中高三质检) 口蹄疫病毒可感染牛、羊等动物引起一种烈性传染病——口蹄疫。某养殖户为预防牛口蹄疫,定期给牛肌肉注射疫苗。下图表示疫苗进入牛体内形成抗体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疫苗相当于图中的________。给牛注射疫苗时,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在____________。 (2)图中显示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的________免疫,其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为检测某新型疫苗是否有效,选取1岁的健康小牛若干,均分为两组,A组每头注射2 mL疫苗,B组每头注射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21天后,给两组小牛注射等量的口蹄疫病毒弱毒株(不致死)。与B组相比,A组小牛体内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显示其特有的过程是________(填图中标号)。 答案 (1)抗原 大脑皮层 (2)体液 (B细胞)增殖、分化 (3)2 mL生理盐水(等量生理盐水) 反应快速、强烈(抗体产生速度快、含量高;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④ 解析 图中a是吞噬细胞,b是T细胞,c是B细胞,e是浆细胞,d是记忆细胞,①表示吞噬细胞处理、呈递抗原的过程,②表示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的过程,③表示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④表示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的过程。
(1)给牛肌肉注射的疫苗相当于图中的抗原,可以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痛觉形成于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2)图中免疫过程产生了抗体,属于体液免疫,其中③表示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 (3)根据单一变量原则,A组(实验组)每头注射2 mL疫苗,则B组(对照组)应该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与对照组相比,A组小牛体内发生了二次免疫,即特有的免疫过程为④,其反应快速而强烈。
6.图1为吞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新机制研究,吞噬细胞受细菌感染或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信号分子VEGF—C的表达。VEGFR—3形成反馈环路,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的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4
(1)细菌或细菌脂多糖LPS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____,TLR4的本质是____________。 (2)过度或持续性的TLR4活化引起过度炎症反应、败血症,在VEGF—C的刺激下,通过活化PI3K—Akt1通路,促进____________,从而抑制NF—kB活性,降低败血症的发生。 (3)吞噬细胞能够产生溶菌酶直接杀死病原菌,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免疫。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后会发生死亡现象,该现象属于___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接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用LPS分先后两次接种小鼠,并检测相应抗体的产生量,如图2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LP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抗原 糖蛋白(受体蛋白、蛋白质) (2)TLR4内吞 (3)非特异性 细胞凋亡(程序性死亡) (4)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但是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B)细胞
解析 (1)细菌或细菌脂多糖LPS在免疫学上相当于抗原,TLR4是受体蛋白,其本质是糖蛋白。
(2)过度或持续性的TLR4活化可引起过度炎症反应、败血症,由题图可知,在VEGF—C的刺激下,通过活化PI3K—Akt1通路,可促进TLR4内吞,从而抑制NF—kB活性,降低败血症的发生。
(3)吞噬细胞能够产生溶菌酶直接杀死病原菌,该过程对所有病原体均起作用,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后会发生死亡现象,该现象属于细胞凋亡。
(4)一般情况下,接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科学家用LPS分先后两次接种小鼠,并检测相应抗体的产生量,据图2结果可知,再次免疫时和初次免疫相同,并未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可能是初次免疫未产生记忆细胞,故该实验结果说明LPS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但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B细胞。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