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8:21:46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

【课程简介】

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成因复杂,对学情的忽视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教师对学生在母语环境中的习得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缺乏认识,低估学生对文本的自读能力,造成语文课堂教学低端设计、串讲串问、费时低效的状况。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专题主要从关注、把握学情的角度,探讨语文有效教学的问题,内容由三部分构成:

①“学情观照应真正走进教师的备课视野”部分,主要引入“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语文教学解释学”的阅读理论及学生语言习得的典型案例,阐释重视学情和 学生阅读体验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文本意义的重要建构作用。 ②“准确把握学情是有效教学的基石”部分,详细介绍学情调研的方法、途径与策略,并针对了解到的学情如何进行实证分析进行指导和提供成功案例。 ③“学情观照下的语文备课设计”部分,列举大量鲜活的课例,呈现学情调研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创意与灵动。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专题讲座,通过理论阐释、调研实证及课堂实践,与教师探讨把握学情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意义,提出“ 学情是教师研读教材的动力、是教师备课灵感的触点、是教师创新教学的清源”等 鲜明教学主张与课例。 【学习要求】

① 了解本专题讲座内容的基本框架,理解三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及相互间的逻辑支撑关系。

② 学习时,认真回顾检索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有价值的教学故事,丰富、补充本章节的典型案例,加强该问题的存在感和认同感。

③ 认真阅读思考并尝试本专题提供的学情调研方法,针对调研上来的学情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教材研读,学习确定教学重难点的策略。

④ 配合课例阅读相关的课文内容与课后阅读提示,对比思考,体会学情观照对别开生面的备课设计的重要作用。

专题讲座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

薛晓光(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特级教师)

【关键词解释】

有效教学,始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目标和理想。夸美纽斯( 17 世纪前后)的有效教学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的“班级教学”中。杜威( 19 — 20 世纪)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从“人的发展”、“教育与生活”的视角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我们今天研究的有效教学更多关注的是“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主要针对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习得与经验,造成的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问题,该问题是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关键之一。

第一讲 学情应真正进入语文教师的备课视野

人类的语文学习并不是从 6 岁学龄才开始的,儿童也不是带着零认知步入语文殿堂的,咿呀学语的听说练习从几个月的幼童就已经开始。日常生活中习得,各种传媒中汲取,很多孩子在上一年级时,接触到的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卡通人物、科幻神魔已经车载斗量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3 — 6 岁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当儿童 6 岁走进学校大门的时候,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的词汇量已达 3000 左右。

2006 年我们分别在北京 20 多所城区和农村学校,对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展自能读书水平的测试(限定条件包括:与课内同等水平的课外读物,可查字典, 40 分钟),学生可以自能读懂课文的 70% 左右。这个测试结果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一、正视、欣赏、悦纳学生的“前见”

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坦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即学习者的“前见”。山东大学曹明海教授在《阅读教学解释学》中对此有清晰的阐释:“前见”是读者理解文本前就已经具备的阅读经验、价值观念、知识、思维方式等,学生在进入文本阅读之前,他的世界绝不是白板一块。“前见”构成了理解的情境和视域,学生的阅读对话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进行的,越是“清白”的历史,越会造成学生对话的困难。

【课例 1 】人教版三年级《小摄影师》教学片段(北京朝阳实验小学) 生 1 :老师,我不懂什么是“停当”。 师:谁能给他解释一下“停当”的意思?

生 2 :“停当”就是完成,结束,就是把事情都做好了。 生 3 :“停当”就是妥当。

生 4 :我认为他们说得都不准确,小摄影师的事情并没有完成,他只是把摄影的准备工作就绪了,“停当”在课文中是“就绪”的意思。 师:你的词汇量真多。

教师显然对学生的“前见”水平估计不足,以至评价语言停留在一般赞叹层面,没有及时放大学生的生成并追加深层次评价。其实“停当”是方言口语的表达,“妥当”、“就绪”是典型的书面语,“前见”丰富的学生,在阅读中能迅速调遣自己储备的语汇来解码遇到的新语汇,使词条瞬间处于激活状态。由于词语的解码自动化程度高,学生对阅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的能力就强,否则将层层受阻。我们再来见识一个课例。

【课例 2 】人教版六年级《月光曲》教学片段(北京白家庄小学)

生 1 :盲姑娘听了贝多芬为她演奏的钢琴曲,激动地问“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为什么贝多芬没有回答?

生 2 :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必要探讨,因为很多名人并不在乎别人是否认出自己。

生 3 :为什么课文这里要用“苏醒”一词?

生 4 :我感觉有“意犹未尽”的意思,因为兄妹俩已深深地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所以这里要用“苏醒”。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这里的“苏醒”不是医学意义上昏迷后的苏醒,它有慢慢回到现实中来的意味,用“苏醒”才足以表明贝多芬即兴创编的月光曲有令人陶醉的艺术效果。

“前见”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条件“正是以先有、先在、先识构成的前见”作为阅读的创造性的力量,进入到文本中实现了阅读的意义。 正视、 欣赏、悦纳学生的“前见” ,教师在课堂上就会给学生更多的阅读空间,并在学生“前见”的基础上开展有效教学。 二、当代“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观

当代文本解读观正在发生变革,已由过去只注重解读作家——作品,转向文本——读者的探究。曹明海教授在《语文教学解释学》中有如下阐述:读者的解读体验对文本意义有着建构作用,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解读体验中才能生成。解读主体的能动性参与行为,实质上是解读者作为主体对解读对象的一种全面的精神把握和特殊占有。解读者以其独特的感性和经验模式参与到对文本的把握和建构,在感悟、体验“他人的世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世界”。

当然,这并不是说读者可以完全游离于文本作随意的解释,或者无视文本的规范以主观臆测代替艺术分析,而是说在文本的规范制约和作品的感性形象的诱导下进行创造性理解。“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种滚动奔涌的富有冲击力的体验流是不可抵挡的。”

反省我们的语文教学,虽然很多教师认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之课标理念,也高喊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遗憾的是在真实的课堂里,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习主体阅读能动性,限制或搁置淡化他们在“感悟体验他人世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世界”的现状却是触目惊心。 【课例 3 】人教版三年级《掌声》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个问题: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搜索更多关于: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 【课程简介】 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成因复杂,对学情的忽视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教师对学生在母语环境中的习得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缺乏认识,低估学生对文本的自读能力,造成语文课堂教学低端设计、串讲串问、费时低效的状况。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专题主要从关注、把握学情的角度,探讨语文有效教学的问题,内容由三部分构成: ①“学情观照应真正走进教师的备课视野”部分,主要引入“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语文教学解释学”的阅读理论及学生语言习得的典型案例,阐释重视学情和 学生阅读体验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文本意义的重要建构作用。 ②“准确把握学情是有效教学的基石”部分,详细介绍学情调研的方法、途径与策略,并针对了解到的学情如何进行实证分析进行指导和提供成功案例。 ③“学情观照下的语文备课设计”部分,列举大量鲜活的课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