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属矿床底下开采复习资料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复习资料
回采工作:回采工作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分层高度一般为2~3米。每分层的回采工艺包括凿岩、爆破、通风、局部放矿、撬顶平场、不留间柱时要加高顺路天井等。如此循环,采至顶柱边界后进行大量放矿。随大量矿石的产出,矿房以敞空形式存在,靠围岩的稳固性和矿柱支护。
10.留矿法回采过程中,空洞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有哪些? 原因:1)矿石放太久会结块 2)漏斗放矿不均匀 3)矿石有大有小。
预防:1)矿石要及时放出;2)漏斗放矿需均匀;3)合理设计爆破参数,使矿石爆破块度合理均匀。
处理:1)爆破震动;2)高压水冲击
11.分段矿房法的特点是什么?应用阶段矿房法的条件是什么?
特点: 按矿块的垂直方向,再划分为若干分段;在每个分段水平上布置矿房和矿柱,各分段采下的矿石分别从各分段的出矿巷道运出。
分段矿房回采结束后,可立即回采本分段的矿柱并同时处理采空区。 应用条件:适用于矿石和围岩中等稳固以上的倾斜和急倾斜厚矿体。 12.阶段矿房法的特点是什么?应用阶段矿房法的条件是什么?
特点: 用深孔回采矿房的空场采矿法,矿石借自重可全部溜到矿块底部放出。 适用条件 :适用于急倾斜的厚大矿体或中厚矿体 13.水平深孔落矿法的特点是什么?
水平深孔落矿阶段矿房法,是在凿岩硐室中,钻水平扇形深孔,向矿房底部拉底空间崩矿。
14.垂直深孔落矿的阶段矿房法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回采工作面是垂直的,回采工作开始之前,除在矿房底部拉底、辟漏外,必须开凿垂直切割槽,并以此为自由面进行落矿,崩落的矿石借自重落到矿房底部放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不断扩大。
矿房回采结束后,再用其它方法回采矿柱。
15.垂直深孔球状药包落矿阶段矿房法(VCR法)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在矿房上部水平开掘凿岩硐室或凿岩巷道,打下向直径深孔,然后自孔的下端开始自下向上的顺序用球状药包逐层向矿房下部预先开掘好的拉底空间崩矿,崩落的矿石由矿房底部装运 巷道运出。
第六章
- 13 -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复习资料
1崩落采矿法的特点是什么?根据落矿方式的不同,崩落采矿法可以分为哪几类? 特点:以崩落围岩来实现地压管理的采矿方法,即随着崩落矿石,强制(或自然)崩落围岩充填采空区,以控制和管理地压。
根据落矿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⑴ 单层崩落法; ⑵ 分层崩落法; ⑶ 分段崩落法; ⑷ 阶段崩落法。
2.简述水平深孔落矿有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特点。
特点:【1】用来开采矿石稳固、形状规整、急倾斜中厚以上的矿体 【2】每次爆破矿量较大,一般不受相邻采场的牵制,有利于生产衔接 【3】天井与硐室中凿岩工作条件不好
【4】要求矿体条件(厚度、倾角、形状规整程度)较高,适应范围小,灵活性较差 3.应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条件是什么?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适用条件 ⑴ 地表允许崩落;
⑵ 适用的矿体厚度与矿体倾角; ⑶ 上盘岩石稳固性不限 ; ⑷ 矿石稳固性应不低于中稳; ⑸ 仅适于开采矿石价值不高的矿体;
⑹ 矿体中不含较厚的岩石夹层、矿石必须无自燃性和粘结性。 4.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管理包括哪些工作?
放矿管理包括选择放矿方案、编制放矿计划以及实施放矿控制与调整三项工作。 ⒈) 放矿方案:平面放矿,立面放矿,斜面放矿 ⒉) 放矿计划的编制
确定每个漏孔每次放出量,并据此编绘放矿图表,在表中表明各漏孔每次放出量和矿岩界面相应的下降高度。
⒊)控制放矿
※控制放矿:控制每个漏孔放出矿石的数量和质量。
※控制质量:按规定的截止品位来控制截止放矿点,防止过早与过晚封闭漏孔。
- 14 -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复习资料
5.根据放矿过程中矿岩界面的变化和移动,可将放矿方案分为哪几种形式?
⑴ 平面放矿:放矿过程中矿岩界面保持近似水平下移,根据平面移动要求控制各漏孔放出矿量和放矿顺序。
⑵ 立面放矿:矿岩界面以较陡的倾角向前移动,各漏口依次放出,并且一直放到截止品位为止,然后关闭漏孔。
⑶ 斜面放矿:放矿过程中矿岩界面保持倾斜面向前移动。可按45°左右的矿岩斜面确定进入放矿带的放出漏孔数。
6.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特点是什么?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条件是什么? 特点:设由专用出矿巷道所构成的底部结构;分段的凿岩、崩矿和出矿等均在回采巷道中进行
应用条件:⑴ 地表与围岩允许崩落;
⑵ 矿石稳固性在中等以上,回采巷道不需要大量支护; ⑶ 急倾斜的厚矿体或缓倾斜的极厚矿体;
⑷矿石价值不应很高,矿石可选性好或围岩含有品位。 7.试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覆盖岩层的作用,要求和形成方法。
目的:为了形成崩落法正常回采条件和防止围岩大量崩落造成安全事故。
要求:①放矿后岩石能够埋没分段矿石,形成挤压爆破条件,避免崩下的矿石将有一部落在岩石层之上,增大矿石损失贫化;
②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以保证安全。根据这个要求一般覆岩厚度取约等于二个分段高度
方法: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岩石性质的不同,岩石层形成方法分为: ①围岩自然崩落形成覆盖岩层:围岩不稳固的盲矿体 ②人工强制放顶形成覆盖岩层:围岩稳固的盲矿体。 按形成覆盖岩层与回采工作先后不同可分为: ◆ 集中放顶形成覆盖岩层 ◆ 边回采边放顶形成覆盖岩层 ◆ 先放顶后回采形成覆盖岩层 第七章
1.简述充填采矿法的特点和优缺点。
特点: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空区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工作创造安全和方便条件。
- 15 -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复习资料
1)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优点:矿石损失贫化小;可使用无轨设备。 缺点:①充填成本高; ②充填系统复杂; ③矿柱回采困难;
④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 2)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优点:◆矿石损失很小(3~5%) 。 ◆矿块结构简单。
缺点:生产能力较低,采矿工作面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不高。
2.说明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典型方案中采准切割和回采工艺。 典型方案:水力充填法方案 1)采准和切割工作
①掘进运输巷道或穿脉巷道:与矿体厚度有关。
②掘进溜矿井、顺路人行天井(兼作滤水井)和充填天井:在每个矿房中至少布置两个溜矿井、一个顺路人行天井(兼作滤水井)和一个充填天井。
③掘进拉底巷道,形成拉底空间:在底柱上部掘进拉底巷道,并以此为自由面扩大至矿房边界,再向上挑顶,形成拉底空间,之后可浇灌钢筋混凝土底板。
2)回采工作
※用浅孔崩矿,回采分层高为2~3m。用上向孔和水平孔两次崩矿,形成的采空区可高达7~8m
※用电耙或装运机、铲运机出矿。
※清理底板上的矿粉,然后进行充填。充填前要浇灌溜矿井,砌筑(或浇灌)人行天井。
3.对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作简要评价。
评价:1) 优点:矿石损失贫化小;可使用无轨设备。 2) 缺点: ①充填成本高; ②充填系统复杂; ③矿柱回采困难;
④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
- 16 -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复习资料
3)适用条件: ①地表不允许陷落或岩层不允许移动; ②矿体厚度薄至中厚。
4.说明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典型方案中切割和回采工艺。 典型方案:下向分层水力充填采矿法
采准和切割工作: ①掘进运输巷道:在下盘接触带或下盘岩石中布置。 ②行人通风天井:在矿块两侧布置。 ③溜矿井:在矿块中间布置。
④切割巷道:每一分层回采前,先沿下盘接触带掘进。随回采分层的下降,行人天井逐渐为建筑在充填中的混凝土天井所代替,而溜矿井从上往下逐层消失。
回采工作:回采分层高度,一般为2~2.5~3m,回采巷道的宽度为2~3m。用浅孔落矿,电耙出矿。
5.对下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作简要评价。
评价:适用条件:◆矿山开采条件复杂,如矿岩很不稳固、地表不允许陷落、上覆岩层不允许移动等。
◆矿石价值较大。 优点:◆矿石损失很小(3~5%) 。 ◆矿块结构简单。
缺点:生产能力较低,采矿工作面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不高。
6.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与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在分层回采中铺设底板的作用是否相同?
答:作用不一样。
前者的作用主要是便于作业设备及人员的行走、矿石出完后便于清理底板上的粉矿,减少矿石损失和贫化。
后者主要作用是保证下分层回采作业的安全。
- 17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