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13地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 精编版(含答案) - 图文

江苏省13地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 精编版(含答案)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1:26:20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12分) 【材料一】

黎峨道中 [清]查慎行 青红颜色裹头妆, 尺布缝裙称膝长。 仡佬打牙初嫁女, 花苗跳月便随郎。

(选自《新编清诗三百首》,王英志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注释]①黎峨道中:自云南黎州至峨山县的途中。②仡佬(Gē lǎo)打牙:即打牙仡佬,少数民族仡佬族中的一种。③花苗:苗族。 【材料二】

由商到周,一般统治者和奴隶,衣长齐膝似乎是一种通例。商代贵族平时常穿彩色丝绸衣服,还加上种种织绣花纹,用个宽宽的花带子束腰。平民或奴隶的头饰有裹巾子作羊角旋斜盘向上的,有包头以后再平搭折成一方角的,还有其他好些样式,都反映在玉、铜、陶人形俑上,样子多和现在西南居住的苗、瑶族情形差不多(这不是偶然巧合,事实上很多三千年前古代图案花纹还可从西南兄弟民族编织物上发现)。许多野生植物如槐花、栀子、橡斗已用来做染料,并且还种植了蓝草,能染出各种不同的青蓝色,种茜草和紫草专染红、紫诸色。

(选自沈从文《古人的文化》,中华书局2013年版,有删改) 【材料三】

苗族,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民族,因为苗族服饰最美丽。苗族服饰所凝聚的,是历史的记忆。苗族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迁徙史。

古籍记载,苗族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便被视为苗族的先祖。涿鹿大战,蚩尤兵败,战死冀州,九黎部落群龙无首,不得不向黄河以南迁徙。

不久,一个新的政权——三苗国,建立在江淮河湖地区。然而,历史赋予这个民族的命运是悲惨的。当苗族的先民们总算在相对理想的环境中有了一个休养生息、继续发展的机会,又相继遭到尧、舜、禹的长期征伐,三苗被迫迁徙到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岭中。大约从公元3世纪起,苗族先民又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迁徙。他们大部分沿乌江西行,进入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即使是最悲伤的时刻,苗族先民们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眷恋、热爱和对美的歌颂、追求,没有放弃为昨天、为历史留下永恒的见证:

让我们摘下路边的野花 插在姑娘的头上 让我们割下树浆 染在阿嫂的衣上 让我们把涉过的江河 画在阿妈的裙上

不要忘记这里有过我们的胎盘 时刻记住祖先用汗水浇过的地方

在林林总总的苗族服饰中,有一种叫做“兰娟衣”的女装。其来历,有这样的传说,

5

说兰娟是古代的一位苗族女首领,在带领苗族同胞南迁时,为了记住南迁的历程,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离开黄河时,她在自己的左袖子上用黄丝线缝上一根黄线;渡过长江时,她在右袖子上绣上一根蓝线;渡过洞庭湖时,她在胸口处绣上一个湖泊状图案。以后,每渡一条河,每翻一座山,她都要在衣服上缝下记号。记号越来越多,竟然从领口一直缝到裤脚,密密麻麻,陆离斑驳。后来,她的女儿要出嫁了,她按照所记的符号,重新用各种不同的彩线,精心绣制出一套特别精巧漂亮的女装,作为女儿的嫁衣。“兰娟衣”从此流传开来。

就这样,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苗族同胞“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让自己的服饰承担了其他任何服饰都不能够承担的沉重使命,并最终让它变成了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

苗族有一种风俗,就是老人去世后,必须要穿上绣有传统图案的寿服。

在苗族的观念里,人死后,只有穿上这种衣服,才能被祖先所承认,灵魂也才能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

那是壮丽而神圣的“还乡”!

(选自韦荣慧《云想衣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有删改)

14. 请简要描绘诗人在黎峨道中看到的场景。(3分)

15. 结合三则材料,谈谈苗族服饰有哪些特点。(4分)

16. 顺顺在博物馆看到一件绣有牡丹花的古代苗族衣裳。牡丹产于北方,西南并不生长。顺顺很奇怪。你阅读上述材料后,向顺顺谈了自己的理解。(请写出五点,5分)

三 (54分)

17. 按要求修改下面习作。(4分)

留点时间来“浪费”

学业重要,分秒必争。然而,我想说:何不留点时间来“浪费”?(甲)因为“浪费”,你会发现生活原来那么美好。

就拿我来讲吧,只要一有空,我就一定会去打篮球① ,我有心模仿姚明的动作,让球在众人瞩目中②跳出漂亮的弧线。尽管姿势很酷, 进球却总与我无缘。(乙)③因为打篮球,使我身心愉悦。把时间留一点“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真好!

留点时间来“浪费”。④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张有弛,生活才能更快乐。 (1)第①处标点有误,应改为: (2)第②处动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3)第③句有语病,应改为: (4)第④句位置不当,应放在 (甲、乙)处。

18.请以“让我想一想”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50分)

6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28分)

1.(2分)D 2.(4分)示例: 正楷

行楷

(用正楷字或行楷字书写,1分;书写正确,1分;端正,1分;美观,1分。) 3.(12分)(1)不舍昼夜 论语 (2)落日故人情 李白 (3)夜半钟声到客船 (4)最爱湖东行不足 (5)东风不与周郎便 (6)五十弦翻塞外声 (7)因为我对这土 地爱得深沉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家书抵万金 (每空1分,错、漏、添、倒 一处,该空不得分)

4.(2分)示例:我们的校园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大地上。

5.(3分)示例:“搭棚的”指的是北京旧时用杉篙、绳子和席,为红白喜事搭棚的架子工。 6.(5分)示例:(1)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的集子叫《彼此的抵达》,书名也很好,不仅表 现出了桥梁的作用,还令人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2)《文字的冷与热》 他的作品中既

有辛辣的讽刺,又有热情的赞美。

二 (38分)

(一)(10分) 7.(3分)C

8.(4分)示例:(1)主人不听从却超过这个标准的,我就制止(他)。(2)像这样(做)可以说是善于对待穷困,但是在养生之道上就不够了。(每小题2分)

9.(3分)两段相同处在于都强调了安分知福、俭以养生。不同处在于甲段着重从节食的角度谈养生,而乙段着重从求道的角度谈养生。 (二)(16分)

10.(4分)(1)老马喝糖水,谢众人(2)谦和(3)老马把包子省给孙子吃(4)得意(每空1分)

11.(4分)(1)“出溜”是“滑”的意思,这里形象地写出了老马又冷又饿、不由自主晕倒的状态。(2)老马像是乐,是因为他晕倒后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感到很温暖;像是哭,是因为自己虽努力拉车却依然生活艰难贫苦,感到很无奈。(每小题2分)

12.(3分)掌柜的处理车夫晕倒的状况很有经验,说明了掌柜的善良,常常救助这样的车夫;也说明了车夫因冷、饿晕倒的现象较常见;还说明了底层人民普遍生活很贫苦。 13.(5分)小马病死在老马的怀里;老马被迫改行,孤独而凄凉地度余生。老马这个人物 在小说中的作用是:揭示了勤苦而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劳动者的共同命运;揭露了不 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成为祥子人生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7

(三)(12分)

14.(3分)示例:诗人在黎峨道中,见到仡佬、苗族青年男女穿着盛装,在月下尽情歌舞, 为女子出嫁庆贺,在歌舞中相恋的场景。

15.(4分)苗族服饰的特点有:颜色鲜艳,衣长齐膝,头饰样式丰富,图案记录了民族历 史等。

16.(5分)示例:苗族的祖先曾经在中原生活,后被迫迁往西南;苗族同胞不忘祖先,始 终铭记自己的故土;他们有独特的生活智慧,用服饰上的牡丹等图案纪念祖先,记录历史; 无论经历怎样的命运,他们都保持对生活的眷恋和对美的追求;对于古老的生活传统和文 化习俗,他们懂得珍惜,重视传承。

三 (54分) 17.(4分)(1)句号(。) (2)划 (3)“因为打篮球,所以我身心愉悦。”或“打篮球, 使我身心愉悦。” (4)乙(每小题1分) 18.(50分)

(一)作文等级评分要求

分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评分。评分程序是先整体评定基础等级,再评定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40分)

从内容、结构、表达三方面评定作文类别。

项 目 卷 类 内 容 结 构 表 达 文体规范 语言流畅 没有语病 文体规范 语言通顺 语病较少 文体基本规范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数量较多 文体不够规范 语言不够通顺 语病较为严重 文体不合规范 语言极不通顺 语病非常严重 中心非常明确 结构很完整 内容具体充实 条理很清楚 一类卷(40-35分) 观点准确鲜明 分段很恰当 中心明确 二类卷(34-28分) 内容具体 观点准确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分段恰当 中心较为明确 结构基本完整 三类卷(27-21分) 内容较为具体 条理基本清楚 观点基本准确 分段基本恰当 中心不明确 四类卷(20-14分) 内容不具体 观点不准确 结构不完整 条理不清楚 分段不恰当 全文中心混乱 无结构 内容不合题意 少段落 五类卷(14分以下) 观点态度错误 不成篇 2.发展等级(10分)

只要具备下列四点之一,即可赋发展分: ①有深度;②有个性;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二)作文评分常规要求

1.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 2.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扣1分。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12分) 【材料一】 黎峨道中 [清]查慎行 青红颜色裹头妆, 尺布缝裙称膝长。 仡佬打牙初嫁女, 花苗跳月便随郎。 (选自《新编清诗三百首》,王英志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注释]①黎峨道中:自云南黎州至峨山县的途中。②仡佬(Gē lǎo)打牙:即打牙仡佬,少数民族仡佬族中的一种。③花苗:苗族。 【材料二】 由商到周,一般统治者和奴隶,衣长齐膝似乎是一种通例。商代贵族平时常穿彩色丝绸衣服,还加上种种织绣花纹,用个宽宽的花带子束腰。平民或奴隶的头饰有裹巾子作羊角旋斜盘向上的,有包头以后再平搭折成一方角的,还有其他好些样式,都反映在玉、铜、陶人形俑上,样子多和现在西南居住的苗、瑶族情形差不多(这不是偶然巧合,事实上很多三千年前古代图案花纹还可从西南兄弟民族编织物上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