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餐厨垃圾处理 PPP 项目财务评价研究第一章
入分析了餐厨垃圾处理 PPP 项目的财务评价,并进行了典型案例介入,深入分析餐厨垃圾处理 PPP 项目的财务数据进行财务评价,以达到解决餐厨垃圾处理 PPP 项目财务评价的目的,包括探讨了财务评价方法的对比选择,财务风险移速识别,项目运营调价补偿 措施等。
1.3 文献综述
本节为了更好的对国内外 PPP 项目的财务评价研究进行综述,从财务评价体系与方法、财务评价指标与参数两个方面对当前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并在最后进行文献述评。
1.3.1 财务评价体系与方法
Aswath Damodaran(2009)通过对评价方法的研究,将现金流的形成作为该项目的实际发生,而资产的价值将大于现金流的现值,通过期权股价法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以获知项目资产的价值。Garvin MJ(2012)则使用 DCF 方法对项目投资进行价值评估,并且提出了该种方法的缺陷,因为存在评估的灵活性,使用 DCF 方法将不能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灵活转变财务评价体系,造成了项目价值的低估情况发生。Doan P(2014)在 Merton 方法的基础上,对项目财评价提出了 B-S 的评价方法,以使其成为 B-S 扩展模型。Celec(2014)在进行净现值处置方法中,与肯定当量系数进行对比,认为使用折现率方法对风险进行调整,可以更加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Sudong Ye(2015)在研究项目评价方法过程中, 提出了通过置信空间和风险影响因素的方式进行分析,将项目财务评价采用了期望值法、平均成本法和加权资本的方法,同时通过现金流对净现值法进行预测, 从而实现对项目的财务评价。BirgonulM. T(2016)通过决策支持唐家的简历, 充分的考虑了项目的财务风险和现金流,并且采用蒙特卡洛技术对项目的现金流进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项目财务评价提供了合适的方法。
E. Borgonovo(2011)采用了敏感性财务评价法和盈亏平衡财务评价放大,对项目进行了财务评价,并且对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判定了项目的投资可行性,为其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Ingrid Nordmark(2012)认为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不能使用一种方式,而是应该综合多种方式进行分析,以确保财务评价结果的准确和科学性。
唐文彬(2004)在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的过程中,对比分析了传统的分析方
12
法,指出了传统方法对项目增值的可能性没有进行评价和考量,容易造成收益大的项目的丧失,而采用实物期权法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将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根据项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财务评价定价模型和方法,以准确的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梁伟(2013)同样适用了实物期权法对项目进行了财务评价,指出实物期权法的财务评价方法在对 PPP 项目进行测算时,可以优化决策,满足其期望收益,并且要比 DCF 方法有显著的提升,同时建议 PPP 项目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向最优化的财务评价方法靠拢,实现 PPP 项目参与方能够尽快达成决策, 在平等互利的关系中进行合作,促进 PPP 项目的决策过程。穆诗煜(2015)使用B-S 财务分析法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深入分析了 PPP 项目案例的资金机会成本, 财务风险因素,并结合期望值进行测算,最终得出了与期望值靠近的财务评价结果,确保了风险和收益分配的合理性。朱峰(2015)通过案例的方式,对项目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分析,并对投资、成本和费用及税金进行了估算,通过综合财务指标的方法,对项目进行财务分析,高兰芳(2013) 通过三种财务评价方法对项目进行分析,并且具体对比了费用-效益法、经济净现值法、经济内部收益率法,进一步的阐述了运作原理和使用的范围,通过对比说明,对三种财务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分析,有助于不同项目选择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刘晓军(2017)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构建了财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财务评价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计算,判断财务影响因素的大小的顺序,以更好的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吴敏静(2016)使用了灰色关联系数法,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并充分的考虑了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和建立了财务评价模型。 1.3.2 财务评价指标与参数
对 PPP 项目进行财务评价,通常会考察盈利能力、持续生存能力、偿债能力等三个大的内容和目标,同时,也会考虑内部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财务净现值、偿债备付率、流动比率等财务评价指标,本节就针对 PPP 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和参数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Gregory A J(2006)使用了调查分析法,对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中净现值指标和内部收益率指标进行了研究,以此两项指标作为最为主要的财务评价指标,同时,借助了投资回收期等辅助指标,以确保项目财务评价的准确性。Donald
13
(2012)同样采用了调查方法,对项目财务评价工具和指标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净现值指标使用率得到了广为青睐,投资回收期作为指标的使用有所减少,并指出,除了贴现现金流的财务评价指标的使用,还使用了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作为财务评价指标。Lewellen Wilbur G(2014)使用折现率作为指标进行财务指标的分析,通过评价项目的财务风险,考量投资主体要承担的风险, 并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Miroslaw M.Hajdasinski(2015)通过使用内部收益率对项目数据进行测算,设定项目的财务基准的收益率,从而实现项目盈利能力的提高,推进项目的落地。Jerkins(2013)使用净年值指标计算项目的年产生的收益,认为项目财务评价应该采用净年值指标,不采用净现值指标,这一指标不能代替净现值指标。Paquita(2012)在考虑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过程中,分析出,对财务评价不能仅仅考虑一般化的财务指标,要充分考虑会计英语和公司治理机制以及企业价值,从而更好的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
雷书华(2010)通过采用项目传统的指标和 PPP 项目财务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了不同的财务目标顺序的不同,计算期会出现差异,考虑到 PPP 项目会有回购期或者移交期,因此,政府更加关注偿债能力的指标,为了保证项目的持续运营和收益,偿债能力指标较其他指标政府更为关注。但是,他并没有指出社会资本关注的指标,关注点不同,将影响 PPP 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的选择, 最终影响财务评价结果。郭鹰(2015)同样对 PPP 项目进行了财务评价的研究, 通过建立财务评价模型,结合政府提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根据 PPP 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内部收益率法进行尝试财务测算,发现其并不适合相同折现率,而是 PPP 项目应该提高折现率,才国家出台的财务评价方法和参考中,内部收益率推荐值和实际的 PPP 项目出现了偏离,因此,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PPP 项目的财务平阿基指标,以更加准确的对 PPP 项目进行测量。钱耀忠(2016)对调价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听证进行价格方案制定和调整,可以实现运营成本经费定额机制管控,实现运营收支的平衡。刘伟(2017)通过建立模型,对 PPP 调价进行了分析,最终指出调价机制的建立要设置弹性价格机制,根据 PPP 运营的工作量进行总价格的控制和增加,以实现项目的预期收益。朱筱菁(2016)对财务评价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强化,考虑了 PPP 项目的数据预测的难度,造成财务评价收入加高,而成本预测较低,与实际有一定的偏离,没有考虑当地的社会和经济
14
环境,因此,需要对财务评价的指标进行可靠性的强化,以得出更加准确的财务评价结果。徐宪明(2014)从可持续性的财务评价指标入手进行研究,认为 PPP 项目的收入来源可能是多方面的,要考虑其周边的商业开发指标,以增强 PPP 项目可持续性财务评价。宋金波(2017)研究指出,PPP 的特许经营期对财务评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科学合理的界定特许经营期,将对 PPP 项目投资回报有很大的影响,弹性的特许经营期的决策,有利于对 PPP 项目的评价。张浤(2017) 通过不同的折旧方法的对比分析,指出了现金流对 PPP 项目的财务评价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测算结果的研究,验证了现金流指标的重要性。张建儒(2015)深入探讨了项目的传统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偿债能力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缺陷,不能完全考量一个项目的财务情况,并进一步指出资产负债率不能完全代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的代替指标也有一定的问题,因此要综合考量各个指标的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1.3.3 文献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综述,发现现有的文献主要将关键点放在了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上,而对 PPP 项目财务评价体系的研究很少,大部分学者集中采用实物期权法对 PPP 项目进行财务评价研究,并试图找出与现金流评价方法之间的差异,并且考虑了 PPP 项目的复杂性,期权定价法不一定适合 PPP 项目的评价, 在期权定价法不成熟的基础上,该方法并不适用于 PPP 项目的财务评价,而传统的现金流折现法,对 PPP 项目的财务评价是不再适合,而针对餐厨垃圾处理的 PPP 项目财务评价的研究几乎没有。
在国内外一部分的研究中,采用 DCF 的财务评价方法进行项目的财务评价, 通过评价参数和评价指标的分析,深入分析项目财务评价因素,然而,从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在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中,仅考量了几个财务指标或者一个方面的财务指标,没有从整体上对财务评价指标进行考量,也没有分析其中的财务指标的关联。对于 PPP 项目的财务评价的研究,并不适合传统的评价方式,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选取合适的财务评价方法,进行财务评价。因此,本文就在对
PPP 项目财务评价阐述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分析餐厨垃圾处理 PPP 项目的财务评价。
1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