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汇总)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汇总)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9:25:29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试题

(中考典型考点汇总)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变加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 m所用的时间为0.5 s,则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3 m/s B.6 m/s C.6.3 m/s D.0

2.神舟十一号的运载火箭长约58 m,下图是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 s的位置图像。则火箭发射后10 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3 m/s 3.

B.9 m/s

C.12 m/s D.15 m/s

右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 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4.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敏的新铅笔上,小敏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 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cm;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 cm/s。如果以小虫为参照物,铅笔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

★5.五一期间,小明跟爸爸一起驾车到大梅沙游玩。途经一个隧道时,小明对长长的隧道产生了兴趣,心想:“我怎样才能知道隧道的长度呢?”当他返回时,在到达隧道之前终于想出了几种不用下车就可以得出隧道长度的方法。请你简明扼要地写出小明得出隧道长度的两种合理方法: 方法一: 。 方法二: 。 6.

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 cm)、停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3)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 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7.(2020·广东广州中考)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对此他猜想:“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

(1)实验所需的公式: 。

(2)实验器材: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你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3)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

探究创新

★8.甲同学用脉搏跳动次数作记录时间的工具,测定乙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 (1)甲先测定自己脉搏跳动的规律,结果见下表:

次测量时跳动数 间/s 次数 1 30 2 60 3 90 4 120 44 90 135 179 2

总计 规 次每律 秒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出脉搏每跳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2)甲站在乙同学起跑位置附近指挥起跑,在下达口令的同时,开始数自己的脉搏跳动次数,并注意观察乙同学到达终点时终点同学发出的信号。甲看到终点同学发出的信号时,共数得脉搏跳动22次,请计算乙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最后3m的平均速度v=小于最后3m的平均速度,所以A正确。

=6m/s,因为是加速运动,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

2.B 解析: 由题中两图对比可知,以火箭的底端与发射架的顶端相比较,火箭发射后

10s实际上升距离大约为火箭高度的1.5倍,即s≈90m,平均速度v==9m/s,故选B。

3.解析: 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和速度的计算。测量长度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

位,所以A点到C点的长度为20.0cm。水滴在这个过程中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v==1.00m/s。相同时间段内水滴通过的路程不等,所以该水滴下落过程

是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 20.0 1.00 变速直线

4.解析: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

此该物体的长度为18.00cm。小虫爬行的速度v=铅笔和小虫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铅笔是运动的。 答案: 18.00 3.6 运动

=3.6cm/s。以小虫为参照物时,

3

5.解析: 本题是开放型试题。隧道长度的测量,从物理知识角度,就是长度的测量,一是长度的直接测量,二是利用s=vt计算间接得到。不下车,无法用刻度尺测量,可以利用汽车上的里程表,记下进隧道口和出隧道口时里程表上的数据,两数据之差即为隧道的长度(单位是km)。还可利用汽车上的速度计,尽可能让汽车匀速驶过隧道,并记下车速v车,用手表等计时设备记下从进入到驶出隧道所用时间t,算得 s隧=v车t。

答案: 利用汽车上的里程表测量长度 利用汽车上的速度计和计时设备测出长度 6.解析: (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这样可以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小车长15.00cm,所以两个车长的距离s=15.00cm×2=30.00cm=0.3m,所以小车的平

均速度v==0.25m/s。(3)本实验中没有提供刻度尺,可以把小车长作为一个标准长

度。已知木板长为120.0cm,小车长15.0cm,所以最多可测的次数是n=答案: (1)时间 (2)0.25 (3)7

-1=7。

7.答案: (1)v= (2)刻度尺、停表 (3)①如图所示,把木块固定在A点,用刻度尺测出滑块到木板底端的距离;②让滑块从高度为h处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滑块从释放点

到木块底端用的时间;③把木块移动到B点,重复步骤①②;④把木块移动到C点,重复步骤③;⑤计算各次实验的平均速度,检验猜想是否正确。

8.解析: (1)根据甲同学测定的结论可知:总计测量时间300s,总计脉搏跳动次数448次,平均1.49次/s,为便于使用可近似为1.5次/s,即其脉搏每跳动一次用时约0.67s。

(2)乙同学跑100m所用的时间为t=≈14.7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v=≈6.8m/s。

答案: (1)300 448 1.5 0.67 s (2)6.8 m/s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试题 (中考典型考点汇总)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变加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 m所用的时间为0.5 s,则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3 m/s B.6 m/s C.6.3 m/s D.0 2.神舟十一号的运载火箭长约58 m,下图是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 s的位置图像。则火箭发射后10 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3 m/s 3. B.9 m/s C.12 m/s D.15 m/s 右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 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