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配套练习:3.2直书

2018-2019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配套练习:3.2直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2:31:31

直 书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曲直/邪曲 违忤/水浒 霪雨/淫君乱主 ......B.秽迹/哕哕 ..C.犯讳/伟岸 ..

..D.糟粕/琥珀 答案B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 禀:承受。

B.如董狐之书法不隐 隐:隐瞒。

C.足以验世途之多隘 隘:险恶。

D.历代厚诬,一朝始雪 雪:澄清。 解析A项,“禀”的意思是“遵循”。 答案A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就有道而正焉

..

A.然后能成其良直

B.韦昭仗正于吴朝

C.以兹避祸,幸获两全

D.而遗芳余烈

解析C项与例句同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其他三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答案C 4下列各句从句式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 B.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C.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 D.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解析B项是倒装句,其他三项是被动句。 答案B 5下列加点的“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

②不践君子之迹

( )

强项/强直 ..斧钺/壬戌 ....阿容/阿胶

滋养/以兹避祸 ..哔叽/抽戈犯跸 ....

豆萁/箕裘未陨

( )

解析A项,qū,wǔ/hǔ,yín;B项,huì,qiáng,zī;C项,huì/wěi,yuè/xū,bì;D项,pò,ē,qí/jī。

③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

④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⑤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⑥马迁之述汉非

⑦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

A.①③④⑥/②⑤⑦ B.①③⑥/④/②⑤⑦ C.①④⑦/③⑥/②⑤ D.①④/③⑥/②/⑤⑦

解析①③⑥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代词,指“直书”这件事;②⑤⑦助词,的。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况史之为务,申

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

被于千载。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如董狐之书法不隐,赵盾之为法受屈。彼我无忤,行之不疑,然后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之述汉非,韦昭.

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

文;孙盛不平,窃撰辽东之本。以兹避祸,幸获两全。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 瑕:缺点。

B.恶名被于千载 被:遭受。

C.韦昭仗正于吴朝 仗:持。 .

D.窃撰辽东之本 窃:私下里。 解析B项,“被”的意思是“遮覆”。 答案B 7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直书之难”的一项是( ) ①若邪曲者,人之所贱 ②直如弦,死道边

③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④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⑤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 ⑥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解析①是说人们痛恨邪曲小人,与“直书之难”无关。③是说如果“直书”,许多贼臣逆子、淫君乱主的罪行就会被公开,被万代责骂。 答案D 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史书以劝惩为目的,好事则褒之,坏事则贬之,以此来树立好的风气,惩恶扬善,使那些乱臣贼子不敢轻易做坏事。

B.作者引用了东汉末年流行于京都洛阳的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以此来说明行君子之德的不易。

C.作者认为董狐是幸运的。他因受到孔子的赞扬,赵盾虽然不同意他对自己弑君的记载,但也没有刁难他,伤害他。

D.作者用张俨著《嘿记》秘藏不宣与东晋孙盛写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晋阳秋》,以此来逃避灾祸的事例,来说明直书之难。

解析C项,理解分析错误。董狐是幸运的,但不是因为孔子的赞扬而使赵盾不刁难他,不伤害他的。 答案C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2)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3)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参考答案(1)那些正直的人,是人们所尊重的,以为那是君子的做法。

(2)如果环境允许这么做就去做(直笔记史),如果环境不允许这么做却做了就会凶险。

(3)(人们从中)足够用来得知世道的艰辛,也了解了实录的难能可贵了。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刚 说

[宋]苏轼

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又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所好夫刚者,非好其刚也,好其仁也。所恶夫佞者,非恶其佞也,恶其不仁也。吾平生多难,常以身试之,凡免我于厄者,皆平日可畏人也;挤我于险者,皆异时可喜人也。吾是以知刚者之必仁,佞者之必不仁也。

建中靖国之初,吾归自海南,见故人,问存没,追论平生所见刚者,或不幸死矣。若孙君介夫讳立节者,真可谓刚者也。始吾弟子由为条例司属官,以议不合引去。王荆公谓君

曰:“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君笑曰:“公言过矣,当求胜我者。若我辈人,则亦不肯为

条例司矣。”公不答,径起入户,君亦趋出。君为镇江军书记,吾时通守钱塘,往来常、润间,见君京口。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湿,不复以礼遇士大夫,而独敬惮君,曰:“是抗丞相不肯为条例司者。”

谢麟经制溪洞事宜,州守王奇与蛮战死,君为桂州节度判官,被旨鞫吏士之有罪者。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且尽斩之。君持不可。麟以语侵君。君曰:“狱当论情,

吏当守法。逗挠不进,诸将罪也。既伏其辜矣,余人可尽戮乎!若必欲以非法斩人,则经制

司自为之,我何与焉?”麟奏君抗拒,君亦奏麟侵狱事。刑部定如君言,十二人皆不死,或以迁官。吾以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不仁而能以一言活十二人于必死乎!

方孔子时,可谓多君子,而曰“未见刚者”,以明其难得如此。而世乃曰“太刚则折”!士患不刚耳,长养成就,犹恐不足,当忧其太刚而惧之以折耶!折不折,天也,非刚之罪。为此论者,鄙夫患失者也。

(选自《苏轼集·卷九十二·刚说》)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巧言令色,鲜矣仁 鲜:很少。

B.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 敏:聪明。

C.既伏其辜矣 辜:古代的一种酷刑。

D.则经制司自为之,我何与焉 与:参与。 解析C项,“辜”的意思是“罪行”。 答案C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孙介夫“刚毅”的一项是( ) ①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

②若我辈人,则亦不肯为条例司矣 ③被旨鞫吏士之有罪者

④若必欲以非法斩人,则经制司自为之,我何与焉 ⑤君亦奏麟侵狱事

⑥吾以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

A.②④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解析①是王安石对孙介夫的评价;③是孙介夫当时的使命;⑥是苏轼对士人品格修养的评论。 答案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倡导的并不是人必须拥有刚毅木讷的外表,而是在这外表之下的一颗仁爱之心。这才是孔子青睐刚毅木讷的人的真正原因。

B.王安石看中了孙介夫的才能,刻意排挤苏辙,使他被迫辞官。但孙介夫碍于与苏轼的交情,也没有出任条例司的相关职务。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直 书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曲直/邪曲 违忤/水浒 霪雨/淫君乱主 ......B.秽迹/哕哕 ..C.犯讳/伟岸 ....D.糟粕/琥珀 答案B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 禀:承受。 .B.如董狐之书法不隐 隐:隐瞒。 .C.足以验世途之多隘 隘:险恶。 .D.历代厚诬,一朝始雪 雪:澄清。 解析A项,“禀”的意思是“遵循”。 答案A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就有道而正焉 ..A.然后能成其良直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