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精品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精品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3:06:29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7.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4个选项只有l项符合题目要求,请 将所选正确答案填涂于机读卡相应位置。

12.《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 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观念不同于商朝之处在于

A.重视民心向背 B.宣扬君权神授 C.实行等级制度 D.依赖家族关系

13.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

A.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 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 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冲突不断

14.宋以前,印刷刊行的主要是日历、佛经。宋初,在宋太宗的主持下,大量编印出版典籍,并着手编纂一套权威版本的经典文本。至继任的宋真宗时,刊印了《七经义疏》,共165卷。民问刊印儒学经典的数量也大量增加。以上现象

①推动了活字印刷术日臻完善 ②促进了儒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③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 ④强化官营印刷业的垄断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盛宜怀在其所拟《电报局招商章程》中说:“中国兴造电线,同以传递军报为第一要务,而其本则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这表明盛宜怀主张,中国如果要真正发展近代电讯事业,根本在于

A.引进西方近代电讯技术 B.适应网防建设的需要 C.满足工商业发展的需求 D.提高电汛行业的利润 16.图6为1907年北京《益森画报》所载《厮役演说》(见图6)。画中文字为:毛家湾某女学堂,每日下午,各学生家多来相接。一女生仆人,年五十余,初十傍晚,在该堂门首对各家父兄及仆人演说“阅报之益”,津津有昧,颇能动听。演说不奇,出自厮役则奇。此史料可直接用来研究 ①戊戌变法 ②晚清教育 ③辛亥革命 ④报刊传媒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7.下表列出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序号“九”应该是

A.五四风暴 B.从统一广东到北伐 C.长征 D.抗战胜利和双十公告

18.图7左侧照片反映的是中国某军队在一次战斗胜利之后缴获的敌军的旗帜等战利品,图右为战斗指挥者粟裕的题词: “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卫岗斩土井,处女奏凯 还。”它反映了

A.工农武装割据局而形成 B.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 C.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D.巾国战场实施战略反攻

19. 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其中“调整”就是“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即尽可能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提高轻工业发展的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据此,“调整”的直接作用是 A.解决大炼钢铁造成的严重经济问题 B.发展轻工业以带动城市的经济改革 C.取消人民公社以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D.彻底否定了“多快好省”的总路线

20.古希腊历史上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那些著名的思想家,都对民主持批评或否定的态度,如柏拉图是拥有民主权利的雅典公民,但他却反对雅典的民主制。这是因为古代雅典的

A.民主制不能够确保公平和正义 B.民主制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利 C.下层公民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 D.民主制使平民和贵族矛盾激化

21. 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 - 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

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C.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22.以下史实和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23.图8为当代某一国际经济组织成员国(地区)分布图(图中深色区域为该组织成员)该组织的作用是

A.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B.促进了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C.形成了美国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 D.推动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 37.(34分)节庆活动承载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以农立国,对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非常关注。为了适应农事和生活,人们就定出一些节日,以调剂生活,增进群体活动的乐趣。民间的宗教意识和祈福于神的心理,以及躲避灾害的要求,促成了拜天敬神的仪式和咒术、禁忌等,并确定于特定的时间。中国人的伦理思想是返始报本、慎终追远的,于是以祖配天、敬天法祖的思想和仪节,就牢牢地凝结在中华民族的群体中。我国古来以孝治天下,所谓凡能孝于亲者,必能忠于国。故“忠孝节义”四大德目,自古影响个人性格与立国精神,如清明祭扫,以示不忘先人;中秋团圆,以叙天伦之乐;重阳登高,以崇敬老之礼:

——摘编自蓝吉富 刘增贵主编《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礼俗》 (l)阅读材料一,说明影响中国传统节庆产生的诸方面因素,并分析中国传统节庆中 体现的价值观念。(8分)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的节日表现出日益强烈的世俗化或非基督教化倾向,理性神崇拜、反宗教化装舞会等节日的出现,显然也直接体现着人民大众狂欢文化的这种反基督教传统。1790年7月l4日的联盟节庆典,也已出现了数万人共同宣誓效忠祖国之类世俗的新因素,这是一个反映了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的节日。革命节日的人民大众文化特质还表现为人民大众对节日的广泛参与,卢梭认为剧院里的演出决不是人民的节日,人民的节日应当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让群众自己变成演员,“让每个人都走到别人当中并使自己得到愉悦,以便使大家更紧密地团结起来。”

一摘编自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法国节庆文化的新特点和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12分)

材料三在中国传统的岁时礼俗中增添有意义的节日的建议,粱启超就曾在《清议报》印行100册之际和癸卯年(1903)元旦时,两次提出此问题。他认为“东西各国,每年必有一二日之大祝典,为国民荣誉之纪念”,如美国的7月4日、法国的7月14日等开国成功纪念日。这种庆祝活动,可以使人记已往,振现在,励将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添强国、勇猛、进步、自立的气氛。而我国向来无此风气,号称一年中普天同庆的节日,也不过是元旦这一天。而元旦不过地球绕日一周而复、毫无意识之天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或重要的值得纪念的意义。他认为,中国人对于前人的事业,则只有考据而无纪念,因此历史的思想极薄弱,而爱国、爱团体、爱事业之感情也因此不生。

——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 (3)①简要叙述梁启超关于改革中国节庆制度的主张及理由。(6分) ②上述材料的作者认为梁启超的观点有其进步意义也“有些过激”。你如何看待梁启超的观点?(8分)

40.(18分)国际贸易和国际组织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世纪上海附近有两万多名纺织工人和染色工人。江西的瓷器中心,天空被炉火映得通红。广东的制铁业水力锤不费任何人力不断锤打着。在西南省份,水力造纸机嗡嗡作响。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保证了生机勃勃的经济。1800年左右,10%以上的粮食用来出售而不是农民自己吃掉,25%以上的原棉、以及一半以上的棉布用来销售,几乎所有的丝、茶、盐也同样在市场上出售。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对中国相对无足轻重。然而,中国对世界其他地方的经济至关重要。 在广州的对外贸易据点,世界各国吵吵嚷嚷地要进入中国几乎紧闭的大门,搜寻中国茶叶、丝绸、大黄、瓷器等。而且,感谢欧洲茶叶市场的增长,中国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荷兰在广州购买的茶叶从18世纪前期的年约150万荷兰盾,上升到18世纪后期的年近1650万荷兰盾。此时,英国成为大买主,在1784年后的20年里购买了近3亿英镑的茶叶。 摘编自 P.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l)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18世纪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及成因。(8分)

41.(26分)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它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新科技革命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

(l)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科技创新与社会变迁”为视角,评述第三次科技革命。(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海淀区高三年级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7.5

第一部分(共48分) 12 A 13 C 14 C 15 C 16 B 17 B 18 C 19 A 20 A 21 B 22 D 23 D 第二部分(共52分)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7.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4个选项只有l项符合题目要求,请 将所选正确答案填涂于机读卡相应位置。 12.《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 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观念不同于商朝之处在于 A.重视民心向背 B.宣扬君权神授 C.实行等级制度 D.依赖家族关系 13.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 A.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