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物理初中物理浮力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初中物理浮力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7:30:18

A.所受浮力小 B.质量大 C.所受压强大 D.密度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A、由题知,甲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小于筷子的体积;乙沉在水底,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筷子的体积;而筷子的体积相同,可知甲乙筷子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受浮力关系; B、由题知,

,由A推导F甲与F乙的关系,进而得出G甲与G乙的关

系,最后得出m甲与m乙的关系;

C、根据甲乙所处深度关系判断受液体压强关系;

D、根据甲和乙的浮与沉,判断甲、乙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关系,得出甲乙的密度关系。 解答:A、因为甲筷子漂浮,所以甲排开水的体积V甲<V;因为乙筷子沉底,所以乙排开水的体积A正确; B、由题知,

m甲<m乙,故B错;

C、因为甲处的深度小于乙所处的深度,由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能从甲筷子漂浮在水面上、乙筷子沉入水底得出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可知,甲受到水的压强小,故C错;

D、因为甲漂浮,所以ρ甲<ρ水,因为乙下沉,所以ρ乙>ρ水,所以ρ乙>ρ甲,故D错。

,由A知道F甲<F乙,所以G甲<G乙,因为

,所以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故

28.如图所示,放于水平桌面上的台秤,其中央有一个盛水平底柱形烧杯。现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实心铝块逐渐浸入,直至刚浸没于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台秤的示数不变 B.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变大,台秤的示数逐渐变小 C.水对杯底增加的压力等于铝块浮力的变化量 D.浮力逐渐变大,台秤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B.铝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浮力,由平衡条件得: G铝=F+F浮, F=G铝-F浮,

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到F浮逐渐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逐渐减小;

铝块浸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铝块对水向下的压力 F压=F浮,

台秤的支持力为FN,由平衡条件得到台秤对烧杯的支持力 FN=G+F压,

在铝块完全浸没前,F浮逐渐增大,F压逐渐增大,FN逐渐变大,台秤的示数增大,铝块逐渐浸没过程中,水的深度变大,根据p=ρgh得到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变大,故AB错误; C.水对杯底增加的压力 ΔF=ΔpS=ρgΔhS=ρgΔV排=ΔF浮, 故C正确;

D.实心铝块逐渐浸入,直至刚浸没于水中,V排逐渐增大,F浮增大,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铝块对水向下的压力增大,台秤受到的压力增大,台秤对桌面的压力增大,根据p=

F可知台秤对桌面的压强增大,故D错误。 S

29.如图所示,同样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下沉、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悬浮、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漂浮;

(2)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漂浮时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3)根据p=ρgh判断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详解】

由图可知,小球在AB中漂浮,C中悬浮,D中下沉,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AB液体的密度大于C和D液体的密度; 因为物体漂浮时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根据F浮=ρgV排可知,A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A中液体的密度最大,

所以根据p=ρgh可知,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时,A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最大.

3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S

),分别盛有两种液体A和B,液面高度相同.容器底部用细线拉着相同实心物体C,浸

没在液体中(ρC<ρA<ρB).当细线剪断,待物体C静止后,甲和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可能大于△P乙 C.△P甲可能等于△P乙 【答案】D 【解析】 【详解】

B.△P甲可能小于△P乙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容器底部用细线拉着相同实心物体C,浸没在液体中后,与没有放物体C时相比,甲液面上升高度为

,乙液面上升高度为

;当细线没有被剪断时,因为ρC<ρA<ρB,所以

C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由公式,与没有

放物体C时相比,甲液面上升高度为后,甲和乙容器中液体深度变化量分别为

,乙液面上升高度为;当细线没有被剪断

△h甲=-=,△h乙=-=

甲和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甲=

和△P乙=

由于ρC<ρA<ρB,故较.故答案选D。

,同时S甲<S乙,所以△P甲与△P乙无法比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所受浮力小 B.质量大 C.所受压强大 D.密度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A、由题知,甲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小于筷子的体积;乙沉在水底,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筷子的体积;而筷子的体积相同,可知甲乙筷子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受浮力关系; B、由题知,,由A推导F甲与F乙的关系,进而得出G甲与G乙的关系,最后得出m甲与m乙的关系; C、根据甲乙所处深度关系判断受液体压强关系; D、根据甲和乙的浮与沉,判断甲、乙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关系,得出甲乙的密度关系。 解答:A、因为甲筷子漂浮,所以甲排开水的体积V甲<V;因为乙筷子沉底,所以乙排开水的体积A正确; B、由题知,m甲<m乙,故B错; C、因为甲处的深度小于乙所处的深度,由故选:A。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