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2013届高三各地语文月考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附答案)
浙江省2013届高三各地语文月考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一)、(杭高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完成1-2题。(7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3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4
分)
(二)、(第一次五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3-4题。(7分)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 此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任四会县(今属广东)县令。
② 蕲:求。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此处的典故说明黄几复具有杰出的政治才干。
3. 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3分)
4. 请赏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主要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4分)
(三)、(慈溪中学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7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①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5.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 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3分)
②
6.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四)、(东阳市南马高中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7分)
送友人出塞 【吴伟业】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7.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长虹亭外草连天”一句蕴含怎样的“情语”。
(3分)
8.试对诗歌最后两句做简要赏析。(4分)
(五)、(富阳场口中学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寒 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②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②①
9.《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3分)
10.两首诗所写内容都与“寒食”相关,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概述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六)、(杭高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完成11-12题。(7分)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②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1094年,蔡京、章惇之流执政,元祐旧臣苏轼成了迫害的主要对象,一贬再贬,由英州而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辖境在今海南),前后七年才遇赦北还。这首诗,就是1100年六月自海南岛返回时所作。②参(shēn)横斗转——参星横斜,北斗星转向,
时值夜深。
11.这首诗颈联中所说的“鲁叟”是指 ,而“乘桴”说的是 。(2分)
12.纪昀评此诗说:“前半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比”,即“以彼物比此物”;
请你具体说说,在这首诗的前两联中,作者是如何运用“比”的手法的?(5分)
(七)、(西湖高级中学8月开学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7分)
题西溪无相院①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 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 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 过桥人似鉴②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 莫放修芦碍月生。
【注释】 ①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②鉴:镜子。 13、张先在当时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这首诗也多处写“影”,有明写有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3分)
14、诗句“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写景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八)、(杭州外国语9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7分)
春日 唐?韦庄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 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15.“红尘遮断长安陌”中“遮断”一作“望断”,你觉得哪一种版本好,简要陈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清代陈廷焯云:“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其实非词如此,诗亦如此。请简要分析本诗中“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情感表达方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湖州三县期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7—18题。(7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