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中考语文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试题(含解析)

2016年中考语文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试题(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5 21:00:59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

?解读考点

知 识 点 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能理解浅近的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知识积累。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2年中考 [2015年题组]

一、(2015届福建漳州中考)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6分)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

【注释】封:封赏。②贵:认为可贵。即:如果。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或谓惠子曰( ) (2)非梧桐不止( ) ..(3)是商贾之人也( ) (4)递辞平原君而去( ) ..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非练实不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去国怀乡 ..

C.为人排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仰而视之曰 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8.回答下面问题。(5分)

(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2分)

名师点晴 学生能够用原文理解内容同时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 重点掌握文言词语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注意古今句式的差异,准确、完整、生动地翻译文句,培养学生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能力

1

(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答案】

5.(1)有人(2)栖息(3)这(4)离开(4分) 6.B (3分)

7.(1)惠子在魏国(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2分) (2)酒喝得畅快(的时候),(平原君)

站起身上前,用千金给鲁仲连祝寿(祝福)。(2分)

8.(1)两人都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2分)(2)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讲故事的方法),如

把自己比作“鹓鹐”(把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绿比作“腐鼠”),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而鲁仲连则把帮助别人后接受封赏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进行对比,强调自己的志趣。(3分)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分析其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

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B项中“国”都是“国都”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

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相”和“寿”两字都是名词做动词,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8.试题分析:阅读两文,梳理文字,读懂内容,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来分析两人的志趣。第一题,庄子用

借写南方鸟“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来表达自己的志趣,而鲁连仲不受平原君的“千金”,从这来看两人的志趣是相同的,即都是淡泊名利。第二题,根据两文的内容可看出,庄子以““鹓鹐”自比,是比喻说理,鲁连仲把自己与商人比较,说明自己的不同,是对比说理。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2015届广东中考)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2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11.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 9.A

10.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

每对1处给1分。)

11.(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2分)。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

而胜,“攻原”得卫(1分)。(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2分)。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1分)。(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分)。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1分);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1分)。(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1分);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1分)。)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

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根据句意即可断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3

【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三、(2015届湖北天门中考)文言文阅读。(10分)

教 子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①,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②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③。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④,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⑤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⑥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⑦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⑧! (选自《颜氏家训·教子》)

【注释】①中庸之人:中等智力的人,普通人。 ②节:约束,限制。 ③匮:柜子。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柜”。 ④稚:儿童。 ⑤笞(chī):用竹杖、荆条打。 ⑥恣:放纵。 ⑦诃:同“呵”。怒斥、喝斥。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下愚虽教无益(好处) 邑人奇之(认为??奇特) ..B.师保固明(本来) 处处志..之(做记号) C.宜诫翻奖(反而) 互相轩邈(高大) ...D.导习之矣(引导) 动心忍性(使??坚韧)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河曲智叟无以应 ..B.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 义不杀少而杀众 ..C.骄慢已习,方复制之 吾妻之美我者 ..D.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

A.本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对于一般人,不早教育就不会明白事理。

B.作者主张对孩子的教育应及早进行,即使没条件胎教,也要在“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

教诲”,而不能等问题出来才教育。

C.作者认为赞誉孩子会给孩子带来灾祸,“笞罚”是唯一的好方法。

D.本文针对当时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说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和方法。处处从孩子发展的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 ?解读考点 知 识 点 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能理解浅近的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知识积累。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2年中考 [2015年题组] 一、(2015届福建漳州中考)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6分)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