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病理学病例分析
整理:景丁丁
王某,女性,36岁,上腹部隐痛3年余,1年前腹痛加剧,经常呕吐,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尤以左上肢显著,尿量减少,食欲极差。半小时前,排黑色大便,呕吐大量鲜血,突然昏倒而急诊入院。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60/40mmHg,心音快而弱。两侧颈部、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显著肿大,血红蛋白85g/L,血浆总蛋白42g/L,白蛋白14g/L。抢救无效死亡。尸检:左上肢极度水肿,两下肢及背部也见水肿。胸腹腔内分别有1000ml及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胃小弯幽门区4cmX3cmX5cm肿块,质硬,表面溃疡、出血。镜检为腺癌。胃周围淋巴结、颈部及腋下淋巴结均见腺癌组织。肝肿大,淡黄*色,质较软,肝细胞内充满圆形空泡,核被挤在一侧。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充满粉红色颗粒。 分析题:
1、病人入院时的情况说明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
2、本例水肿与积水的原因是什么?肝脏与肾脏有何病变?分析其原因。
3、试按疾病发展过程写出病理诊断。 参考答案:
1、恶病质。严重消耗、食欲极差、出血、感染、发热、毒物吸收、疼痛等引起。
2、水肿与积水的原因有:低蛋白血症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肿瘤细胞阻塞致淋巴回流受阻、尿少等。
肝发生了脂肪变性,原因是营养不良、缺氧等;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
整理:景丁丁
样变性,原因是由原尿中重吸收蛋白质。
3、胃小弯幽门区溃疡型腺癌,胃周围淋巴结、颈部及腋下淋巴结癌转移,水肿、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恶病质,肝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变性,消化道出血。 病例摘要:
李某,男,46岁,因肩背部疼痛2月余,加重20天,发热半个月入院。病初为右肩部酸胀痛,不红肿,伴轻度畏寒,针灸后疼痛缓解。但以后疼痛逐渐加重,且有时感到剑突下及右下腹疼痛,入院前1个月开始食欲下降,体重逐渐减轻。17年前患肝炎。体检:双腋下扪及黄豆和蚕豆大小淋巴结数个。肝区有压痛,血清碱性磷酸酶5.5U/L,甲胎蛋白(-),胸部X线透视右膈肌升高,运动稍受限,超声波检查肝大,肝内有多个小液平段,疑为胆囊疾患及多发性肝脓肿。肝穿未见癌细胞,腹腔穿刺获血性腹水,查见癌细胞,次日X线摄片两肺多数不等结节状阴影。 分析题:
1、本例诊断是什么?依据何在?并据X线检查推测肺部为何病变。 2、病人肩背部疼痛说明什么?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诊断:①胃癌、肺转移;②肝脓肿;
诊断依据:①病人有剑突下疼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腹腔穿刺液为血性,检出癌细胞。X线检查两肺多数不等结节状阴影②病人有肩
整理:景丁丁
背部疼痛,畏寒发热,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胸部X线透视右膈肌升高,运动稍受限,超声波检查肝大,肝内有多个小液平段。 肺部病变:胃癌肺转移。
2、肝脓肿刺激膈肌,引起右肩部牵涉痛。 病例摘要:
患者,女,23岁,学生。4年前出现发冷发热,干活易累,走路快时出现心跳气短。10天前出现发热、腰痛。体温38.1℃,脉搏140次/分,血压110/70mmHg。急性病容、全身皮肤有多处出血斑及出血点。两侧扁桃体肿大,两肺湿性啰音,心尖区可闻及双期杂音,肝下缘位于右锁骨中线肋下2.5cm处,脾未触及,肾区叩压痛(+),两下肢水肿,血WBC9.8X109/L,中性粒细胞0.84,淋巴细胞0.16。 分析题:
1、分析该病的发展过程? 2、试解释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
参考答案:
1、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在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基础上,扁桃体炎发生时链球菌感染损伤心内膜,细菌毒素侵入血流发生败血症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血栓栓塞于肾引起叩击痛。心瓣膜病引起心功能不全,表现为肺淤血水肿和体循环淤血(肝大)。
整理:景丁丁
2、链球菌感染→扁桃体肿大;细菌毒素入血→出血;肺淤血→湿性啰音;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双期杂音;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肝淤血→肝大;肾栓塞→肾区叩击痛。 病例摘要:
患者,女,23岁,学生。4年前出现发冷发热,干活易累,走路快时出现心跳气短。10天前出现发热、腰痛。体温38.1℃,脉搏140次/分,血压110/70mmHg。急性病容、全身皮肤有多处出血斑及出血点。两侧扁桃体肿大,两肺湿性啰音,心尖区可闻及双期杂音,肝下缘位于右锁骨中线肋下2.5cm处,脾未触及,肾区叩压痛(+),两下肢水肿,血WBC9.8X109/L,中性粒细胞0.84,淋巴细胞0.16。 分析题:
1、分析该病的发展过程? 2、试解释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
参考答案:
1、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在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基础上,扁桃体炎发生时链球菌感染损伤心内膜,细菌毒素侵入血流发生败血症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血栓栓塞于肾引起叩击痛。心瓣膜病引起心功能不全,表现为肺淤血水肿和体循环淤血(肝大)。
2、链球菌感染→扁桃体肿大;细菌毒素入血→出血;肺淤血→湿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