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1、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 2、草原图片、文字、音乐。 3、在草原的照片、草原游记。 教学过程: 一、走进草原。 1、谈话导入走进草原。
同学们,大自然是位了不起的画家,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神奇的画卷,下面大家听一首曲子,(放《蒙古人》一曲,)让优美的乐曲伴大家一起领略大草原的风光和牧民的生活。
2、资料收集,了解草原。 (1)考一考。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有关草原的资料,我想考一考大家,我国的草原主要分布在哪
里?其中哪儿的草原最大?(边说边填空)我国的草原主要分布在( )、( )、( )、( )等地。其中( )草原最大。
(2)说一说
小组汇报有关草原的其他知识。如气候、物产、经济、服装、生活方式,相互交流。 二、师生颂草原。 1、图片欣赏,进入情景。
(1)你们搜集的资料很全,真是太棒了,我为你们鼓掌。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大家想不想欣赏欣赏,(生回答)不过老师要请大家边欣赏边给这些图片起个名字好吗?
(2)学生欣赏图片,并快速取名。(牛羊成群、草原情??)
2、师颂草原,激发情感。 (1)日记展示。
教师导语:迷人的草原,古朴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文物古迹让人流连忘返。 教师展示自己或搜集的他人的描写草原的日记让学生欣赏。
(2)照片欣赏:教师展示自己或搜集的草原照片。
(3)说一说:你在这些照片中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草原见闻,说给大家听听。 (4)比一比:将草原和我们生活的地方、牧民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相比,有什么不同? (5)诉真情:来到这风光美、人情美的草原,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心情呢? (学生回答)
3、歌颂草原。
让同学们以不同的方式来歌颂草原。 (1)唱歌。 (2)吟诵。 (3)书画。
?? 三、关注草原
课后延伸:让学生了解西部大开发给草原带来的变化。
。
第二课时 西部放歌
总课时
教学目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