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三同步习题 第1单元 第2章 第1节 学业分层测评3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三同步习题 第1单元 第2章 第1节 学业分层测评3 含答案 精品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0:17:57

学业分层测评(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1.某同学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 ) A.细胞内液 C.血浆

B.组织液 D.淋巴

【解析】 人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不是血泡,可见没有破坏血管,也不会破坏淋巴管,所以脚掌磨出的“水泡”是组织液。

【答案】 B

2.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渗透出的液体a,渗透回毛细血管的液体b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 )

A.a=b C.a=c

B.a=b+c D.a>b+c

【解析】 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渗出的液体等于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与进入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之和。进入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最终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集进入血管,所以能保证各部分液体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 B

3.通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 )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解析】 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亦增加,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增多;而淋巴是组织液渗透而形成的,且单向流回血浆,故淋巴生成也增多。

【答案】 A

4.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解析】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A正确;淋巴液起源于组织液,通过淋巴管的收集到达淋巴结过滤,最终汇入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液循环,因此在淋巴液和血浆中都具有淋巴细胞,B、C项正确;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较难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于血浆都比较低。

【答案】 D

5.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 A.小红将酸奶饮入胃中 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内 D.洗澡时耳中进水

【解析】 内环境是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而细胞内液以及与外界相通的管道中的液体均不属于内环境,胃、耳与外界相通,其中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氧进入红细胞内也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 B

6.下图所示是细胞和人体生存的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导学号:07950009】

A.细胞生存的外部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 B.人体生存的内部环境是图中的内环境

C.人体内的液体称为体液,绝大部分分布在细胞外构成细胞外液 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必须经过内环境才能进入细胞

【解析】 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存的内部环境,A、B项正确;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的含量最多,占体液的三分之二,C项错误;外界环境中的物质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必须经过内环境,D项正确。

【答案】 C

7.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 A.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 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C.组织液温度的相对稳定 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解析】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和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而线粒体基质在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 A

8.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

【解析】 稳态被破坏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影响了细胞内酶的活性。 【答案】 D

9.外界环境会影响内环境稳态,下列事实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是( ) A.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解析】 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加强是由于血浆中CO2浓度升高刺激呼吸中枢所造成的,并非外界因素的变化。

【答案】 C

10.在“天宫”中生活的航天员的生理状况,由地面指挥中心实时监测。如图的图表A、B、C是测得的某位航天员的三项生理指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进食后血糖的变化

B体温的日变化

体液 pH 胃液 0.9~1.5 唾液 6.8 血液 7.4 肠液 7.7 胰液 8.0 C体液的pH (1)①上述三项生理指标哪几项是正常的?________。 ②属于内环境指标的是________。

(2)某病人胃口不好,医生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该注射液配制过程

中,氯化钠浓度为________(质量分数),不能过高或过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C表看出,不同消化液的pH存在明显差异,这反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B生理指标分别属于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C生理指标为消化液的pH,不属于内环境的生理指标。(2)为了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病人注射液应为血浆等渗溶液,如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3)从B图可知: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的不同时刻存在差异,但变化幅度不超过1 ℃。(4)C表中所列不同消化液的pH不同,说明其中消化酶的最适pH不同。

【答案】 (1)A、B、C A、B

(2)0.9% 防止因内环境渗透压改变使细胞失水或吸水而变形,乃至影响其生理功能 (3)正常人体温在一日之内的不同时刻存在差异,但变化幅度不超过1 ℃ (4)不同消化酶的最适pH不同

11.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 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境,如组织液中,A项正确。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B项错误。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C、D项错误。

【答案】 A

12.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成分/(mmol·L-1) ① ② ③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1.某同学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 ) A.细胞内液 C.血浆 B.组织液 D.淋巴 【解析】 人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不是血泡,可见没有破坏血管,也不会破坏淋巴管,所以脚掌磨出的“水泡”是组织液。 【答案】 B 2.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渗透出的液体a,渗透回毛细血管的液体b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 ) A.a=b C.a=c B.a=b+c D.a>b+c 【解析】 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渗出的液体等于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与进入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之和。进入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最终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集进入血管,所以能保证各部分液体含量的相对稳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