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2 为人民服务 - 人教新课标(无答案) - 图文
12.为人民服务
课题 为人民服务 课型 新授课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设计说明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揭示了语文最本质的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教学本课时,当学生掌握主要内容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阅读,从而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主题的重要作用。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毛主席的作品和张思德生前的事迹、图片。(师生)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会写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师)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毛泽东同志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几个方面的意思。 3.初步了解学习议论文的方法。 导案 1.导入: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烈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以及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学案 1.齐读课题。 2.学生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张思德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3.交流自己眼中的张思德。 达标检测 1.简述自己了解到的张思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 页
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1.阅读全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2.给下面的字组词。 彻( ) 哀( ) 沏( ) 衰( ) 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鼎”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写出三个含“鼎”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认读生字词。 3.小组内互读课文,校正读音交流讨论。 应该注意,“鸿”字由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不要把“氵”误写成“冫”。“鼎”字比较难写,要特别强调这个字的笔顺。 1.引导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1.学生齐读课题思考:本文是以什么命题?(本文是文,自学生课文,整体感知。 字词。 (用时:10分钟) 2.读后交流初读收获。 3.组织学生记钓鱼游戏:检查生字词。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2.引导学生探寻:毛以中心命题。) 主席在什么时间、地点、2.学生交流,理解“服文,理清层场合发表的这篇演说? 次。 (用时:20分钟) 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的?分几层意思讲的?每层意思是什么? 4.引导学生交流。 务”。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__________,然后结合当前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________________”的生死观;3.教师提问:毛泽东心,每段讲了什么内容? (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死的意义:重于泰山,二是_______________,为人民的轻于鸿毛 利益、;三是________________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2 页
改正错的 (4)事不怕困难:互相关爱,互帮互助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布置课后学习延伸。 搜集毛泽东的诗词。 5.写出两首收集到的毛泽东的诗词。 业。(用时:5分钟)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这篇演讲稿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人民服务的根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宗旨。可以说这是一篇典范的演讲词,也是六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议论文。教学中,我从课题入手,理清脉络,抓主旨,悟道理,由理及情,使比较难理解的议论文变得易学、有趣。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1.全面分析课文,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学习重点 2.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弄清部分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第 3 页
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全班讨论总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着重理解这篇讲话是6.多音字组词。 难_______( ) _______( ) 剥_______( ) _______( ) 一、复习导容。 入,回顾旧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深入围绕一个什么中心写的。 知。(用时:了解毛主席从哪几个方5分钟) 面具体论述“为人民服务”的。 1.讲读第1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第1、2句是什么关系? (2)引导学生练习:用因果关系把第1、2句话连成一句。 (3)提问:哪些词2.围绕中心作者精心选择了哪几个材料加以说明。 1.学习第1自然段。 (1)朗读第1自然段。 (2)讨论理解第1、2句之间的因果关系。 7.运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1)(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 )一定(3)思考并交流:哪些会兴旺起来。 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完全、彻底) 2.学习第2自然段。 (2)今后我们的队伍里,( )死了谁,( )是炊事员,是战士,( )他是做过一二、分段品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读,深入理密切关系? 解。 (1)出示问题,引(1)学生细读第2自然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 )要段,根据教师提问进行思考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8.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从下面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第2自然段。 交流: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①树立正确的生死观;②正确对待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③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相互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2)小组内讨论交流(用时:20导学生思考: 分钟) ①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哪句话最重要?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②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鸿毛”。 ③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张思德的死重于泰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第 4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