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二40全国各地拓展式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即墨28中同类模式)(名校课模讲座二40)

二40全国各地拓展式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即墨28中同类模式)(名校课模讲座二40)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26:51

(3)“提质减负”精神:一直以来我校开展“提质减负”,“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来源于社会、家长、师生的共同诉求与呼声,我们坚信能探索出有效、友善、轻松、和谐,颇具人文特色的课堂教学方针策略与办法。“提质减负”是当今教育界的潮流和趋势,“是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突出有效教学,既要参与教学竞争,又要注重全面发展,还要减轻负担,关键之举在于实施有效教学,教师要有强烈的教学效率意识,降低教学过程中的低效劳动,多做有用功,少做无用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自由舒展主动的发展。”从而抓住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接轨的机遇,这就是“提质减负”精神。本课题的研究也不例外。

三、怎样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助学习”的研究?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度反思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行为,主动规范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并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把新课改的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促进我校课堂教学可持续地高位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用探索友善用脑的科学思想指导课堂教学方法、小组活动规律与流程,建构具有校本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研究内容:

按照总课题组统一规划,结合我校实际和教改特色:

(1)研究并提炼出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的教心实质; (2)学生层面对“自主”、“小组”,“课堂友善”的重新认识; (3)教师层面对“杜郎口模式”、“走班教学”、“提质减负”,“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开发非智力因素”等我校教改科研思想的重新认识;

(4)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比如:评价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互助是种高于课堂的精神”等;

(5)友善的小组课堂学习方式;

(6)我们的实践反思与建议。这部分研究争取在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前提下,对我区总课题研究有所贡献。

3.研究方法:

课题准备采用罗列归纳、提炼总结、升华提高的方法,在竹山中学应用友善用脑的理念和方法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寻找规律,总结归纳,探索出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符合脑科学原理的、适于全面推广的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的新方法。

(1)文献研究法:首先学习友善用脑的相关书籍、刊物等文献资料以及国内外实验学校的经验,梳理友善用脑的理论与方法,剖析友善用脑与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关系。领悟并认同友善用脑在具体操作上的可行性。

(2)行动研究法: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应用友善用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在实验的基础上,边研究、边总结、边改进、最终达到完善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3)测量统计法:调查统计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在研究的各个阶段,针对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相关教育测量,包括评价量表、学科成绩、素质能力测试等,为课题研究提供扎实的数据。

5

(4)归纳总结法:归类并整理研究资料,总结提炼研究经验,归纳成果和过程蕴含的规律,既务点实也超点前,充实与丰富研究理论,普及推广研究成果。

4.实施步骤:

根据友善用脑总课题的特点与我校实际情况,本课题研究初步分为两个周期。首轮用半年时间 (2008年10月——2009年4月),选取我校已有试点班级为代表展开实证研究;第二轮在后半年内完成,借鉴前期试点班级和学科的经验,全校大面积推广“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学习”的实践研究。

5.成果形式:

(1)形成一支友善用脑教学骨干队伍,各学科带动一批用有有效教学课堂教学先进技术的市、区有影响的领衔人物;

(2)显著提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创出新的成绩; (3)颇具认同度的和谐的学校与家庭教育氛围。 (4)和谐的学校与家庭教育环境;

(5)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学习”友善用脑课堂教学主要模式(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课堂结构、评价标准、学生学习方法),出相关的校本规范;

(6)“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学习” 研究个案及教师教学案例、论文汇编;

(7)学术论文(含研究报告,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 6.组织保障:

(1)我校领导班子的“科研先导、科研兴校”意识强烈,学习型管理文化氛围浓厚,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行政和机制上的保障。

为了保证本课题的顺利实施,特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 ①课题领导小组:我校友善用脑课题研究的领导机构,负责领导监督各阶段研究的正常开展,构建课题研究的框架,确保课题研究水平达到研究标准。

课题领导小组组长: 笪洪山(竹山中学校长) 课题领导小组副组长: 张练才(竹山中学副校长);鲍家银 史书华(竹山中学副校长 竹山中学教务主任);葛明珍 鞠爱华(竹山中学副校长 竹山中学德育主任)

课题负责人: 魏宏虎 (教科室主任);高运乾 张忠(初三年级组组长、副组长);杨兵 潘森云 (初二年级组组长、副组长);赵有明周俊(初一年级组组长、副组长)。

课题研究人员:孔祥胜 夏乾东 夏小梅 葛秋香 鲍玉芳 徐媛 殷德健 周光根 祁相明 李竞 夏玉静 刘洪芹 史俊 。

②专家指导小组:聘请总课题组专家和本地区的教育科研专家,组建课题研究指导专家队伍,负责对课题研究工作指导,并负责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

(2)竹山中学教育科研工作一直排在市、区前列,有厚实的研究基础,“十一五”以来,我校承担了一系列市区教育规划课题,构建了学校“三”级课题研究网络。有一支善于碰撞,勤于思考,乐于实践的教科员队伍。

(3)我校计划投入充足的课题研究经费,从财力、物力、人员上满足课题研究工作的需要,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保质保量,准时结题。

版块二:(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昆阳第二小学《“小组合作”创设和谐美术课堂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作者:admin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昆阳第二小学 日期:2010年3月9日

6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1、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前一段的教育实践研究,我们也对和谐课堂教育的教学与活动内容进行过探讨,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如何在新的课程和教材改革中,充实完善和谐课堂教育教学与活动内容体系,继续为和谐课堂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作出贡献,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与实践。

2、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正在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的小组合作探究,完善和谐课堂,是我们美术课题组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 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 1、“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多样性的统一。“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组合,产生最佳的效益。作为教师我想到了构建“和谐”的课堂。和谐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教学氛围。和谐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2、和谐的课堂是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课堂,是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生长的课堂。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就能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就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3、和谐美术课堂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充分运用交流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中进行,体现在师生和生生的关系上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4、作为一个班集体,要在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实现大面积全面提高质量的目的。

三、 课题实施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调,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到团体目标。在课堂生活中拓展良好的学习空间,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在愉悦的氛围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2、在教师素质发展的方面拓展良性空间。创设教师发展的各种条件,形成善教、乐教的氛围。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教”与“学”的和谐美。

(二)研究目标

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小组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1、创设融洽的情感气氛,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在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笔者认为,鼓励性评价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尤为重要。

2、把握好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完善和谐课堂。

7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使教师的作用不是“一团知识的明了化和教案”,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想象和创造,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这一教学中,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1)体现师生的互动性和生生的互动性。和谐美术课堂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充分运用交流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中进行,体现在师生和生生的关系上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题人格,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力量去认识世界。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才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的意义建构和迁移运用,才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真正愉快地进行学习。

(3)协调学生关系,发展和谐课堂。人们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而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一条虫。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单打独斗能力很强,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这与我们过去课堂中过于强调独立思考有关。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合作表演节目,合作发明创造等,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措施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二)相互交流,形成共识

(三)构建教师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者,他们的整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和谐课堂”的运行效果。为了实验顺利进行,我们将以学校30%的骨干教师为龙头,以点带面,使和谐课堂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里,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四)建立动态的和谐课堂评估体系

课堂教学评估应体现动态,生存、丰富,可以有多种评估形式,可以体现学生个性、可体现教师个性。而且每种形式都应该给学生、老师很大的发挥余地。评估过程应凸现人文和谐。以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个体发展的和谐。

五、课堂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方案的实施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来完善课题,提高课题的应用实效。以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方法来确定本课题的作用和实际效果。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人员分工 Ⅰ、步骤

(一)起步阶段 2006.4——2006.7

制定“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实施方案;成立组织领导系统;贯彻方案,做好动员发动工作;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和谐课堂”的理论。

(二)实施阶段 2006.9—2007.5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提质减负”精神:一直以来我校开展“提质减负”,“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来源于社会、家长、师生的共同诉求与呼声,我们坚信能探索出有效、友善、轻松、和谐,颇具人文特色的课堂教学方针策略与办法。“提质减负”是当今教育界的潮流和趋势,“是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突出有效教学,既要参与教学竞争,又要注重全面发展,还要减轻负担,关键之举在于实施有效教学,教师要有强烈的教学效率意识,降低教学过程中的低效劳动,多做有用功,少做无用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自由舒展主动的发展。”从而抓住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接轨的机遇,这就是“提质减负”精神。本课题的研究也不例外。 三、怎样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助学习”的研究?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度反思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行为,主动规范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