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全册】初中物理全套复习:第四章 光现象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面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 (选填“蜡烛A的像”或“蜡烛B的像”),看到蜡烛是由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 (选填“A1”“A2”或“A3”)。
B组 提升题组
1.(2018河南新乡一模)2018 年1月31日晚发生了月全食,时隔152 年人们又见到了超级蓝色红月亮。发生月全食是光 (选填“直线传播”或“反射”) 的结果;我们能看到红月亮,是因为地球周围有大气层,且大气层 (选填“是”或“不是”)均匀介质。可以猜想:红光与蓝光相比, 光穿越空气的能力更强。
2.(2018广西玉林)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桥面 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
3.(2019浙江金华)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
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 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 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
4.(2019云南昆明)一位摄影爱好者早上在大观河边照相,观察到岸边的建筑物在水面上形成的影像甲和乙,并拍摄了下来,如图所示。过了十多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置观察,那么影像甲和乙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都变
B.都不变
D.甲不变,乙变
C.甲变,乙不变
5.(2019四川绵阳)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 )
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 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6.(2019内蒙古通辽)某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 (选填“有膜”或“无膜”)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阳光的实验室,在 (选填“①”或“②”)中进行实验效果好。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 。
(4)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表: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v1= cm。
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 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1
2
3
3.39 5.11 6.39
5.22 6.51
第四章 光现象 A组 基础题组
一、填空题 1.答案 反射 虚
解析 桃花是不透明的物体,看桃花时,桃花只反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看到桃花呈红色。鱼在水中,人在岸上,鱼“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折射光线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射出,所以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2.答案 不变 漫
解析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故小红走向平面镜过程中,像大小不变;周围的同学都能看到小红,说明光发生了漫反射,光经小红反射到了周围各个方向。 3.答案 20 45
解析 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当小鸟距水面20 m时,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20 m。因直棒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直棒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直棒与平面镜的夹角为90°×2=45°。
4.答案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解析 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这便是硬币的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5.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30°或150°
解析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溪水中的“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同平面镜成像的道理相同。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法线;然后过入射点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如图所示;
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