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诊断学练习

中医诊断学练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3:50:54

A红舌 B绛舌 C紫舌 D青舌 E瘀点舌

76. 通过哪项可判断邪气之深浅:( C )

A苔之腐腻 B苔之润燥 C苔之厚薄 D苔之剥落 E舌苔的真假

①厚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凡透过舌苔隐约可见舌质的为见底,即为薄苔。由胃气所生,属正常舌苔,有病见之,多为疾病初起或病邪在表,病情较轻。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的为不见底,即是厚苔。多为病邪入里,或胃肠积滞,病情较重。舌苔由薄而增厚,多为正不胜邪,病邪由表传里,病情由轻转重,为病势发展的表现;舌苔由厚变薄,多为正气来复,内郁之邪得以消散外达,病情由重转轻,病势退却的表现,厚薄可以测邪气之深浅。

77.湿浊内蕴,阳气被遏可致舌苔为:( D )

A厚苔 B薄苔 C腐苔 D腻苔 E剥苔

78.腻苔的特征是:( C )

A苔质疏松粗大而厚 B舌苔水滑 C苔质细腻致密

D苔质颗粒不清 E以上都不是

79.可诊病变之所在的是苔之:( A )

A偏全 B腐腻 C厚薄 D剥落 E真假

偏全:舌苔布满全舌称为全,舌苔半布,偏于前后左右内外某一局部,称为偏,察舌苔分布的偏全,可诊病变之所在。

80.外感秽浊不正之气,热毒内盛的舌象是:( E )

A白腻苔 B黄腻苔 C灰黑苔 D腐苔 E积粉苔

81. 外感温热疾病,舌苔由白转黄,说明:( D )

A病邪仍在表 B邪在半表半里 C热邪迅速伤阴

D表邪化热入里 E 以上都不是

82.焦黄苔临床多主:( C )

A热轻 B热重 C热结 D热入营血 E湿热

83.辨舌苔之真假,可知:( A )

A疾病的轻重预后 B病变之所在 C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D邪气之深浅 E津液是否损伤

总之,观察舌苔的厚薄可知病的深浅;舌苔的润燥,可知津液的盈亏;舌苔的腐腻,可知湿浊等情况;舌苔的剥落和有根、无根,可知气阴的盛衰及病情的发展趋势等。

84.花剥苔表示:( D )

A脾虚湿侵 B脾肾阳虚 C气血不足 D胃之气阴两虚 E肾阴不足

④剥落: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剥处见底,称剥落苔。若全部剥脱,不生新苔,光洁如镜,称镜面舌、光滑舌。由于胃阴枯竭、胃气大伤、毫无生发之气所致。无论何色,皆属胃气将绝之危候。若舌苔剥脱不全,剥处光滑,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称花剥苔,是胃之气阴两伤所致。舌苔从有到无,是胃的气阴不足,正气渐衰的表现;但舌苔剥落之后,复生薄白之苔,乃邪去正胜,胃气渐复之佳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舌苔的增长或消退,都以逐渐转变为佳,倘使舌苔骤长骤退,多为病情暴变征象。

85.舌苔淡黄而滑润,多见于:( C )

A湿热证 B风寒化热证 C阳虚水湿不化证 D痰热内盛证 E食积

(2)黄苔:一般主里证、热证。由于热邪熏灼,所以苔现黄色。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结。外感病,苔由白转黄,为表邪入里化热的征象。若苔薄淡黄,为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或舌淡胖嫩,苔黄滑润者,多是阳虚水湿不化。

86.苔黑而滑润者多属:( D )

A阳虚寒盛 B饮食停滞 C瘀血内停 D寒湿内阻 E湿热内蕴

87.灰黑苔辨寒热的关键是观察:( D )

A舌苔之厚薄 B舌苔之腐腻 C舌形之胖瘦 D舌苔之润燥 E舌之老嫩

88.主热而不主寒的舌苔是:( E )

A白苔 B黄苔 C腻苔 D灰黑苔 E积粉苔

89.类剥苔在临床上主:( B )

A气血两虚 B久病气血不续 C胃阴枯竭 D胃气大伤 E肾阴亏虚

90.舌苔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C )

A邪气过盛 B正气不足 C胃气熏蒸 D脏腑功能亢进 E饮食积滞

91.舌质红降、舌苔白滑腻,在内伤杂病中多属:( A )

A阴虚挟痰浊 B饮邪留滞 C阴虚火旺 D气营同病 E以上都不是

92.舌绛少苔而津润,是属:( B )

A湿遏热伏 B邪热入营 C燥热内结 D瘀血内停 E阴虚火旺

93.舌胖短缩,苔腻的主病是:( A )

A痰湿内阻 B寒滞经脉 C水湿不化 D邪热亢盛 E肝风内动

94.以下哪种舌象可见于正常的人:( D )

A舌有芒刺 B舌体胖大娇嫩 C舌面光滑无苔 D舌有裂纹

E舌边齿痕,苔垢

95.邪热亢盛可见:( A )

A舌红苔黄燥 B舌红降少苔 C舌红胖苔黄腻 D舌红苔白 E舌淡苔白

96.察舌苔有根无根可测知:( C )

A邪正盛衰 B病情进退 C胃气有无 D津液存亡 E以上都不是

97.望舌质重在辨:( A )

A正气的盛衰 B病邪的深浅 C疾病的性质 D津液的存亡 E病情之进退

98.辨病邪深浅和胃气的存亡重在察:( D )

A舌色 B舌形 C舌态 D舌苔 E舌神

99.舌诊中反映疾病寒热性质的是:( E )

A苔色的变化 B舌苔的多少 C苔质的润燥

D苔垢的腐腻 E舌质颜色的变化

100.阳虚水湿不化的舌象多为:( A )

A舌质淡胖,苔黄滑而润 B舌质绛,苔白腻 C舌质红,苔黄腻

搜索更多关于: 中医诊断学练习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红舌 B绛舌 C紫舌 D青舌 E瘀点舌 76. 通过哪项可判断邪气之深浅:( C ) A苔之腐腻 B苔之润燥 C苔之厚薄 D苔之剥落 E舌苔的真假 ①厚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凡透过舌苔隐约可见舌质的为见底,即为薄苔。由胃气所生,属正常舌苔,有病见之,多为疾病初起或病邪在表,病情较轻。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的为不见底,即是厚苔。多为病邪入里,或胃肠积滞,病情较重。舌苔由薄而增厚,多为正不胜邪,病邪由表传里,病情由轻转重,为病势发展的表现;舌苔由厚变薄,多为正气来复,内郁之邪得以消散外达,病情由重转轻,病势退却的表现,厚薄可以测邪气之深浅。 77.湿浊内蕴,阳气被遏可致舌苔为:( D ) A厚苔 B薄苔 C腐苔 D腻苔 E剥苔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