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6月份综合质量考核情况通报
2016年6月份综合质量考核情况通报
一、考核评分情况
(一)临床一组5个科室:平均得分94分,较上月94.87分降低了0.87分。第一名内二神病区95.46分;排名末位的儿科93.07分,按6.93的1.3倍扣分9.01分,实际得分90.99分;本组医疗质控平均得分:内二神病区第一名,得分为98.75分;最后一名内二心病区得分为96.5分。护理质量单项得分:内一病区第一名,得分为98分;最后一名儿科,得分为93分。
(二)临床二组5个科室:平均得分92.37分,较上月91.41分提高了0.96分。第一名外二脑病区94.71分;排名末位的外二骨病区91.01分,按8.9的1.3倍扣11.57分,最终得分88.43分。本组医疗质控平均得分:外一病区、眼耳鼻喉病区并列第一名,得分为97分;外二骨病区、外二脑病区并列最后一名,得分均为95分。护理质量单项得分:外二病区第一名,得分为97分;最后一名眼耳鼻喉病区,得分为87分。
(三)临床三组6个科室:平均得分95.46分,较上月96.8分降低了1.34分。第一名急诊科97.35分;排名末位的理疗科94.02分,按5.98的1.3倍扣7.77分,最终得分92.23分。本组医疗质控平均得分:第一名手麻科,得分99.5分;最后一名口腔科得分98.5分。护理质量单项得分: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并列第一名,得分均为100分;最后一名口腔科,得分94分。
1
(四)医技组7个科室:平均得分95.98分,较上月97.99分降低了2.01分。第一名检验科97.14分;排名末位的供应室得分95.18分,按照4.82的1.3倍扣分6.27分,实际得分93.73分。本组医疗质控平均得分:放射科、药剂科、心电图室、B超室并列第一名,得分均为99.5分;排名末位的检验科,得分99.25分。护理质量单项得分:输液室和供应室并列第一名,得分均为100分;
二、质量考核情况
(一)医疗考核情况:存在问题:病历质量主要存在儿科检验单阳性结果未用红笔标记等现象。妇产科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医师未签字。部分科室复查结果无分析。科室管理方面主要存在问题部分本底资料不规范,个别科室“三基”培训计划不全。
整改要求:电子病历模板格式近期有部分项目有更改,书写调用时注意格式;科室科主任、质控小组切实负责检查本底资料的建设,按照三甲办要求完善记录,及时学习关注三甲发文。各科室高度重视危急值和不良事件报告,及时发现并报告。
(二)质控考核情况:存在问题:个别病案首页仍有漏填、涂改情况;出院记录、出院小结:入院时情况内容不全;个别病历有病情危重告知,但病程无相应记录;部分病历仍对医患沟通重视不够,内容简单缺项,部分内容与要求不相符。手写部分字迹潦草;个别病历检验单标识不规范,病案排序混乱等。核心制度执行与落实方面:个别科室交接班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科室
2
质量小组活动次数不够、记录不健全;护理病历环节质控较上月有所改进,但仍需加强。
(三)护理考核情况:外一病区、儿科、手麻科、重症监护
室、儿科输液室、供应室护士三基三严掌握不全。 内一病区、内二病区、内三病区护理业务学习笔记未及时完成。 内一病区、内二病区、内三病区、外一病区、外二病区、眼耳鼻喉病区均存在未穿病员服及腕带信息不清现象。内一病区、内二病区、外一病区、外二病区患者基础护理不到位。内一病区、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留置针有红肿未及时处置,巡回不及时。口腔科、眼耳鼻喉病区本月无不良事件上报。6月份患者满意度上升0.15%
(四)控感考核情况:存在问题:部分科室临床本底资料不全,无第二季度持续改进和手卫生PDCA汇总分析记录。部分科室手卫生自查PDCA持续改进、分析、落实不到位,依从性差,认为戴手套可以替代手卫生。眼耳鼻喉病区、口腔科、手术室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步骤不规范。临床科室多重耐药相关知识掌握不全。
上月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手卫生意识比上月有所进步。 希望各科医务人员继续落实手卫生制度,尤其是医生在诊疗前后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洗手或手消毒,掌握标准预防的概念,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临床
3
科室熟悉并掌握有关院感病例、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及制度。
(五)门诊考核情况:门诊日志儿科普诊基本不登记,外二骨病区漏登现象严重;下午患者较少,存在串岗现象,部分患者找不见医生;窗口科室仍时有纠纷发生。要求存在问题的科室限期进行整改。
(六)医保合疗考核情况:6月份医保出院376人,较上月减少了28人,人均住院费用5779.1元,较上年度次均费用降低了7.5%。药占比37.6%。6月份合疗出院437人,较上月增加了2人,人均住院费用5089.22元,较上年度次均费用减少了11.1%,药占比30.2%。存在问题:内二心病区、外一病区、外二骨病区、妇产科合疗患者次均费用均超过规定的标准。内二心病区、外一病区、妇产科、眼耳鼻喉病区合疗患者药占比超过规定的标准。 全院医保患者自费率超过10%的126人,占总人数的33.5%,较上月降低了2.4%,全院住院超定额医院负担14.9万元。
(七)临床药学考核情况:存在问题:临床用药存在给药时机不当,越级使用抗菌药物,重复用药,联用不良反应增强等问题。平均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9.3%,与上月相比下降3个百分点(上月62%),超标科室前三名依次为眼耳鼻喉病区、外一病区、内一病区。非手术科室微生物送检率大都达标,平均为44%,与上月持平,手术科室微生物送检率较低。药品不良反应上报37份,除妇产科、外一病区、外二脑病区,其他科室均已完成上半年指标,其中药剂科、急诊
4
科、内一病区、内二心病区超额完成上半年任务。
上月存在问题整改情况: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80.9%,与上月相比虽然增加2个百分点,但整体情况好转,不再把感染预防全部寄托在抗菌药物。其中甲状腺手术3例和乳腺包块切除术1例均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三、医疗指标完成情况
6月门诊量17785人次,较上月17290人次增加495人次,较去年同期16541人次增加1244人次;出院1062人次较上月1064人次减少2人次,较去年同期1037人次增加25人次;平均住院日7.78天,较上月减少0.39天,较去年同期增加0.05天;药占比31.56%,比上月下降0.58%。其中,门诊患者药占比25.64%,比上月下降1.24%。住院患者药占比35.07%,比上月下降0.06%。
四、整改要求
本月份综合质量考核较上月有所下降,大部分科室能对照考核反馈内容进行整改,但仍有个别科室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没有重视,致使一些老问题屡屡发生。今后随着医院等级评审及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要加大考核力度,对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不良事件上报、三级培训计划、本底资料、门诊日志、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问题将进行重点考核,希望能引起科主任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及时整改,稳步提升医院的综合质量。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