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7 8:18:56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人最主要的感觉通道。对婴幼儿来讲,视觉作用更大,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常需要视觉形象作为支持。

(一)视敏度的发展

1、视敏度的含义;调节机制(P60) 2、发展状况:发展迅速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3个月时,婴儿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的婴儿视敏度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10岁时,儿童视觉调节能力最强。 3、6个月以下是视力发展的敏感期。(P60)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1、颜色视觉的含义 2、颜色视觉的出现

出生后不久即有辨色力,且有“视觉偏好”。 新生儿喜欢彩色,不喜欢灰色; 1-2个月时,能区分各种颜色;

4-5个月时,能分出相同但深浅不一的两种颜色;同时能把各种颜色归于红、蓝、黄、绿四个范畴;

3、颜色视觉的发展

3岁前不能很好地辨别近似色; 4岁后逐渐发展 二、听觉

人类依靠听觉辨认事物的发声特点,欣赏音乐,学唱歌曲,学习口语。 (一)听觉的发生 1、胎儿的听觉反应 2、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传统观点:认为新生儿没有听觉,理由是羊水堵塞及耳管粘连;

现代观点:正常健康的新生儿听觉与生俱来。 3、测试指标:习惯化(去习惯化) (二)听觉的发展

随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 三、触觉(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重要性:认识物体

形成人际关系(依恋) 促进动作发展

80%

矫正视力最好在学龄前

喜欢波长较长的暖色 不喜欢冷色

研究方法:配对法、指认法、命名法

色盲:男7-8%;女0.5%

注意听觉有缺陷的儿童 注意幼儿听觉器官的保护 卡西摩多

(一)触觉的发生

出生即有;若干反射均是具体表现;湿尿布婴儿哭闹也是证明 (二)触觉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触觉探索活动的形成,以及触觉与其它感觉的结合。

1、触觉探索:口腔探索

手的探索

口腔探索:当其它方式未发展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手的探索发展后,退居次位,但仍是补充。 手的探索:婴儿期形成,分三阶段:本能触觉反应 眼手协调 有目的的探索 3、触觉与其它感觉的结合:视触协调 听触协调 四、其它感觉 (一)味觉

生来就有,反应各异,对味觉差异敏感。 糖水——吸吮(长时间) 奎宁水——做怪相(痛苦状) 酸味——嘴紧闭 (二)嗅觉

与生俱来,有自我保护功能。 香蕉精——兴奋

臭鸡蛋——皱眉、转头 (三)痛觉

新生儿感受性极低,痛觉感受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P75) (四)动觉

动觉的发展使婴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第三节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物体知觉的发展

物体知觉是反映物体各种属性的知觉。有些一种分析器参与即可,有些则需多种分析器共同参与。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1、很小的婴儿就能辨别不同的形状。

2、3岁的儿童已能正确地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 3、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能力有差异

4、幼儿期,形状知觉与图形辨别逐渐与掌握图形的名称结合

(二)大小知觉的发展

1、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且有大小恒常性 2、2.5-3岁是大小知觉发展关键期,能判断大小,

此期间注意保护:儿童玩具应避免过小(易误食卡住)、过长(戳伤)、有毒

成人应鼓励幼儿活动,不宜过分限制

5个月以下,视觉不能引导和调节手的动作,手和物体争当视觉目标

选择自己偏好的食物;绝大多数婴儿喜甜

与嗅觉一样,有利于婴儿正确选择食物

对母亲奶味敏感 喜闻哺乳妇女气味

幼儿的痛苦比我们想象的要小

1961年,弗朗茨证实出生十几天的新生儿就能分辨物体形状(人脸、假人脸、黑白鸭蛋)

3个月以上的婴儿开始认识人脸图,喜看妈妈相片

并正确使用大小概念。

3、3岁后判断大小精确度提高,能以大小排序。 二、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位置及机体自身在空 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一)方位知觉的发展(方向定位) 1、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

例1、儿童听觉定位能力强于依靠视觉记忆定位

例2、盲婴依靠发声回响进行听觉定位,证明人类听觉定位潜力很大。

2、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 上下方位:3岁 前后方位:4岁

左右方位:始于5岁,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5-7岁,能固定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7-9岁,开始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

近年来的一些重复实验指出:当代儿童知觉左右方位的能力较上述研究结果发展较早,我国8-9岁的城市儿童基本可达到上述第三阶段的水平,但左右知觉的发展的总趋势并未改变。

(二)深度(距离)知觉的发展

深度知觉:对同一物体的凹凸程度或不同物体的近远程度的知觉。

1、“视觉悬崖”实验证明,会爬的婴儿就已有深度知觉。

卡门波斯的重复实验,以心率为指标(1978)

2、鲍厄(1971)提出,2周婴儿对物体靠近自己有反应。

3、经验对距离知觉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沃克(1978):婴儿学爬的年龄影响深度知觉的发展。

三、时间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对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其特殊性在于:1、时间本身没有直观的形象 2、人没有专门感知时间的分析器

(一)婴儿的时间知觉: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

(二)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

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 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

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生活制度和作息制度在儿童的时间知觉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知觉方位的参照系统:上下、前后均有,左右则缺。

加拿大多伦多,世界最高的电视发射塔

沃克:同样深度,小婴儿爬过去的较多(68%)

5个月-减慢;9个月-增速

但运动经验不能代替视觉在知觉深度中的作用(如斜视)

7-8岁是时间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

婴儿最先能理解的是“天”、“小时”

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4、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四、幼儿观察的发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概括性及观察方法等方面。 (一)目的性(分为三级)

一级:有目的,能克服困难坚持观察; 二级:有目的,不能坚持; 三级:无目的。 (二)坚持性

幼儿初期很差,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发展 (三)概括性(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丁祖荫(1964)认为幼儿对图画的认知概括化分四个阶段:个别对象阶段 空间联系阶段 因果关系阶段 对象总体阶段 (四)观察方法

1、最初是依赖外部动作进行,以后逐渐内化为以视觉为主;

2、未内化前,观察无秩序;内化后,方法逐渐形成: 知觉认同; 归入标准 塑造模型

观察中语言指导对提高幼儿观察效果极为重要。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学习要求:

1、复习并巩固注意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心理学知识; 2、掌握婴幼儿注意的研究指标;理解习惯化(去习惯化)的概念;

3、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三到六岁儿童的注意特点。 导入:

一、复习注意有关知识 (一)注意概述 1、定义 2、特性

3、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二)注意的种类 (三)注意的品质

二、注意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

能达一级的幼儿比例: 3岁:0;4岁:2%; 5岁:22%;6岁:24%

阿格诺索娃:

外部动作——视觉为主

无序——有序得法

搜索更多关于: 学前心理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人最主要的感觉通道。对婴幼儿来讲,视觉作用更大,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常需要视觉形象作为支持。 (一)视敏度的发展 1、视敏度的含义;调节机制(P60) 2、发展状况:发展迅速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3个月时,婴儿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的婴儿视敏度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10岁时,儿童视觉调节能力最强。 3、6个月以下是视力发展的敏感期。(P60)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1、颜色视觉的含义 2、颜色视觉的出现 出生后不久即有辨色力,且有“视觉偏好”。 新生儿喜欢彩色,不喜欢灰色; 1-2个月时,能区分各种颜色; 4-5个月时,能分出相同但深浅不一的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