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宁都湛田宋氏始祖宋节身世考

宁都湛田宋氏始祖宋节身世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10:09

宁都湛田宋氏始祖宋节身世考

谢宋平

宋节,字梅衡,号三评事,唐时虔州虔化县人(即今赣州市宁都县),原籍河南开封。生于唐景云辛亥年(711年)二月初三日,殁于唐大历戊午年(778年),享年68岁,葬本里牛岭屋背(即今宁都县湛田乡之牛岭),地肖蛇形,乙辛兼辰戍。宋节被尊为宁都湛田宋氏的始祖。《宁都湛溪宋氏族谱》载云:“唐天宝元年(742年),三评事定居于湛溪,子姓繁衍。为宋氏一世祖者三评事也!”其坟墓自下葬以来已历七次重修,每年清明期间,位下子孙都会很隆重地前往祭扫。

按进士宋瑗、宋大猷父子等在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所编撰的一修家谱中的谱序记载:“??衍传十五世至璟,璟封广平公,食采于中州地。璟生浑,浑生瞻,大唐知虔州事。瞻生谕,谕生子三:长一评事、次二评事、三三评事。因太父瞻巡民瘼至虔化,卒于官緳,卜葬北郊小溪尾而留籍焉。后定居于湛溪,子姓繁衍。为宋氏一世祖者三评事也,??”撰写此文的作者是与其父子同时代的本县老乡、进士、岳州知州孙勰。孙勰为宁都名人,是孙氏五贤之一,曾入祀宁都乡贤祠。该文段的意思是说:衍王传十五世生了唐明相、广平公宋璟,被封在中州(即今河南开封),宋璟生了宋浑(注:宋璟生有八子,宋浑为璟四子,其曾担任过御史大夫,与李林甫相善),宋浑生子宋瞻,宋瞻生子宋谕,宋谕生三子:一评事、二评事、三评事。因为宋瞻担任了虔州知州(刺史),巡民瘼来到虔化,不幸生重病死于虔化的官署,就被安葬在虔化北郊小溪尾这个地方,然后宋谕他们就留在虔化了。后来三评事又迁居本县的湛溪,子孙绵延,后来就被尊为宁都湛溪宋氏的一世祖,即始祖。

按这段话的意思:宋节有非常清楚且显赫的家世,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典

1

型的“官二代”。高祖宋璟是宰相,曾祖宋浑是御史大夫,祖父是宋瞻是州刺史,自己三兄弟都是正七品的大理寺评事(也有可能是荫封的)。

疑问一:宋节有非常清楚且显赫的家世?

要解决此疑问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虔州的来历:据说虔州因所辖县虔化境内有虔化水(即今之宁都梅江)而得名。其历史演变是: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为虔州,隶洪州总管府。大业初复为南康郡。 唐初又改虔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虔州隶江南道,一直到南宋宋高宗时期也就是绍兴23年(1153年),虔州改为赣州,虔州存在500-600年的历史。按《宁都湛溪宋氏族谱》叙说宋节的祖父宋瞻是唐时虔州知州(其实应该称作刺史),知州是宋朝时才有的对州刺史的称呼。“浑生瞻,大唐知虔州事。”这句话本身就有误,作为进士出身的宋瑗、宋大猷父子和孙勰应该不会犯此错误。虔州自唐代以来至明清时期有名有姓刺史(知州、知府)有近百位,而独无“宋瞻”之名。按照宋瞻有这样显赫身世,虔州历史应该会好好的记上一笔,然而没有。还有我翻遍了整个的《旧唐史·宋璟传》和《旧唐史·宋浑传》都没有记载宋璟有宋瞻这一位孙子,宋浑有子名曰宋瞻。所以宋节有非常清楚且显赫的家世还值得商榷探讨!

为何会如此,我想这和古人修家谱喜欢傍名人有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显赫的血统,出身名门之后。宁都湛田宋氏一修家谱是宋节梅衡公定居虔化湛田后,其第十五世孙文英公命自己的长子、孙子编修的。《宋氏一修谱序》载云:“自一世至十五世而文英公生焉,公性刚直,风致高洁,著书乐道,征于朝,不惮权贵,先帝神宗以正臣倚任。子长嗣君瑗字蘧齐,仲嗣君绩字功奏,皆学行醇茂,登第不仕。公以来籍虔化已逾十世,而谱系未编,奚以传诸来世?乃命长嗣蘧齐、君侄仁旭、孙大猷编其谱系”。

2

文英公,讳仲进,由邑庠生升国学生,擢博士,富有文艺,帝数召见。公立朝敢言,以直躬行道为己任,不避权贵,其所建白皆天下大计,神宗目为‘正臣’。 于宋乾兴壬戌年(1022年)八月初八日酉时生,于宋元祐癸酉年(1093年)九月十三日未时殁,享年72岁。娶温氏,敕封为太孺人。生子二:梦传(讳瑗,字蘧齐,中宋大观己丑年进士)、梦衍(讳绩,字功奏,中宋重和戊戌年进士)。

宋瑗,字蘧齐,治《春秋》中宋元祐庚午(1090年)举人,登宋大观己丑(1109年)进士。公力学好古,安贫守节,言必忠信,懂尊礼度。登第时,年逾五十,不求仕进,归隐林泉,为乡里所矜式。于宋皇祐癸巳年(1053年)九初十日卯时生,于宋重和戊戌年(1118年)二月十二日寅时殁,享年66岁。娶氏未详。生子一:可勲(即宋大猷)。

宋大猷,字異羣(yìqún),派可勲,治《春秋》中宋政和甲午(1114年)举人,登宋政和乙未(1115年)进士。公文章根底贯通,诸子简劲精洁,自名一家。于宋元丰甲子年(1084年)三月初三日未时生,于宋绍兴乙亥年(1155年)六月初六日亥时殁,享年72岁。娶李氏。未传。

其时宁都湛田(其实应该叫虔化湛溪)宋氏还有另外两位进士,即宋瑗的堂兄宋友和宋逵。宋友治《春秋》,由国学生中宋宣和癸卯(1123年)举人,特奏宋靖康丁未(1127年)进士。宋逵由国学生中宋政和辛卯(1111年)举人,特奏宋政和乙未(1115年)进士。

宋节公到其十五世孙文英公时,已经由唐代到了北宋中期,中间隔了近400年了。由于改朝换代、战乱火焚等原因,家族历史很容易丢失。比如《宁都湛溪宋氏族谱》编修的只是宋节公三评事位下的世传,而其兄一评事、二评事在家谱中则书以“未传”。但从家谱中的世传内容来看并不是这样,因为宋节公至文英

3

公时期的世传都还保留有唐代记家谱的样式遗迹,即以“多少郎”来排名。比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十二郎”和“张十八”都是指该人在家族中出生的顺序。又比如朱熹在他的家族族中排行第五十二,所以朱熹又叫朱五十二。而在《宁都湛溪宋氏族谱》中,宋节的四个儿子的排名是“十一郎、十二郎、十三郎、十四郎”,而十三郎(秀公)生的三个儿子排名是“七郎、八郎(瑾公)、九郎”,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第十五世文英公四兄弟和其二位堂兄。文英公排名是“三十一郎”,最后一位是“三十六郎”。那么同一辈分的其他兄弟呢?这样就有了第二个疑问。

疑问二:在宁都湛田只有宋节公的后裔?

在湛田宋氏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即湛田宋氏十多代都是单传。所谓单传就是每一代都是生一个,也就是说湛田宋氏前十五世每一代都只生一位。但是从上面所列家谱内容来看,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湛田宋氏前十五世每一代都生有好多位子孙,只是每一世会生有后代的却只会有一位。比如宋节生子四,而留传有后代的却只有其第三子,即秀公,其余三子无传。

但是从家谱世传内容来看,在宁都湛田不仅仅只有宋节公的后裔,应该还有其它宋氏人士的后裔。比如一世祖宋节所生四个儿子的排名是“十一郎、十二郎、十三郎、十四郎”,按照唐代记家谱方式推理,最起码的一郎到十郎去哪了?或者还有十五郎等等。还有就是一郎到十郎或者十五郎等等是谁的后裔?又比如第十五世一共计有文英公四兄弟和其二位堂兄共六位,而文英公排名是“三十一郎”,最后一位是“三十六郎”。按照推理,最起码应该还有三十位同辈兄弟呢?但家谱没有记载。这样的疑问在前面的十五世都存在!

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反映家谱存在的疑问:第四世大郎上儒公殁葬村头巷尾

4

搜索更多关于: 宁都湛田宋氏始祖宋节身世考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宁都湛田宋氏始祖宋节身世考 谢宋平 宋节,字梅衡,号三评事,唐时虔州虔化县人(即今赣州市宁都县),原籍河南开封。生于唐景云辛亥年(711年)二月初三日,殁于唐大历戊午年(778年),享年68岁,葬本里牛岭屋背(即今宁都县湛田乡之牛岭),地肖蛇形,乙辛兼辰戍。宋节被尊为宁都湛田宋氏的始祖。《宁都湛溪宋氏族谱》载云:“唐天宝元年(742年),三评事定居于湛溪,子姓繁衍。为宋氏一世祖者三评事也!”其坟墓自下葬以来已历七次重修,每年清明期间,位下子孙都会很隆重地前往祭扫。 按进士宋瑗、宋大猷父子等在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所编撰的一修家谱中的谱序记载:“??衍传十五世至璟,璟封广平公,食采于中州地。璟生浑,浑生瞻,大唐知虔州事。瞻生谕,谕生子三:长一评事、次二评事、三三评事。因太父瞻巡民瘼至虔化,卒于官緳,卜葬北郊小溪尾而留籍焉。后定居于湛溪,子姓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