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及使用情况
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_不亦乐乎。 42、孔子提出了判断一个人是非好坏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43、孔子赞扬颜回好学,特别提出“不迁怒,不贰过。” 4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是对颜回的赞扬,讲颜回贫贱不移的精神,孔子也在告诉我们:35、《论语》中孔子告诫自贡及后人待人接物和处世之道的句子是“_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6、《论语》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相近的另一则是“___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孔子在《论语》中谆谆告诫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我们只有虚心广泛地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38、“温故而知新”,这句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现饭,没意思”。这是不正确的。 39、毛泽东同志曾用孔子的名言教导我们: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
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该持有这种态度。 40、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一点也不假。 41、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_不亦乐乎。 42、孔子提出了判断一个人是非好坏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43、孔子赞扬颜回好学,特别提出“不迁怒,不贰过。” 4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是对颜回的赞扬,讲颜回贫贱不移的精神,孔子也在告诉我们: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永不放弃且自得其乐。 4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心胸,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情,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 46、人们用“三月不
知肉味”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一项事物的痴迷程度。 4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8、“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 49、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孔子教育的三个重要内容:诗、礼、乐,他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5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绝四”是孔子修身的一大特点,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孔子杜绝了四种缺点:不主管猜疑,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51、岁月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枉费年华。孔子这样劝诫人们:“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今天我们用“逝者如斯”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5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个人独立人格的重视,对自己来说,要坚守己志,保持人格尊严,不被利益所诱惑;对他人来说,要尊重他人之志,不可强夺。 53、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以自然现象喻人,说明在艰苦的环境中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品格。 54、智、仁、勇,是孔子提倡的三项美德。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项美德: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55、孔子的弟子中,德行好的人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人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人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人有:子游、子夏。 56、颜渊请教孔子“仁”的标准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7、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58、“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子夏劝慰司马牛: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尊重,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 59、“刚、毅、木、讷,近仁。”孔子告诉我们: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60、子曰:“古
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究竟是“为人”还是“为己”,发人深省。 61、“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更不应该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以大局为重。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6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63、孔子告诉我们怎样选择朋友,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都是有益的;所以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同巧言善辩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所以孔子说:“友偏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4、孔子认为人在天性上并没有什么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后天的因素造成的。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