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选择题规范练(四)(含解析)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选择题规范练(四)(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4:36:07

B.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 C.8号的基因型与3号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9号与该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8

4.研究人员对陆生型空心莲子草叶片喷施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探究IAA对空心莲子草根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照组根系的生命活动也受到IAA调节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空心莲子草根系中蛋白质含量

C.对叶片进行不同浓度IAA处理时,需要保证喷施天数、每天喷施次数及溶液用量一致 D.在0~100 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可确定IAA促进根系合成蛋白质的最适浓度

5.(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了新物种——盲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盲鱼和某种浅水鱼种群的基因库存在显著差异,一定不能相互交配 B.盲鱼个体间在斗争过程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C.原始鱼类进化为盲鱼的根本原因是漆黑、低氧、高压的生存环境 D.即使盲鱼和原始鱼类再次生活在相同环境下也不能进化为同一物种

6.安徽农业大学科研人员近期研究发现,茶树在受到害虫侵害时会释放信号物质顺-3-己烯醇,该物质一方面可吸引害虫天敌前来捕食害虫,另一方面可传达信号给周围的茶树,未受害茶树接收到该信号后,就会提前激发自身的防御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茶树释放的顺-3-己烯醇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外源喷施一定量的顺-3-己烯醇可提高茶树防御害虫的能力 C.茶树释放的化学信息的传递方向是茶树→害虫→害虫天敌

D.一片茶园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时刻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

- 5 -

参考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规范练(四)

[A组]

1.解析:选D。抗体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不能进行抗体的合成,A错误。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溶酶体不能合成水解酶,B错误。线粒体基质中可产生NADH,同时也产生ATP,C错误。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正确。

2.解析:选D。不同细胞中运载体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两种运载体都是运输葡萄糖的载体,都能和葡萄糖特异性结合,B正确;两种运载体都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C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ATP参与,D错误。

3.解析:选B。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凋亡,A正确;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其功能有关,因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等,更新速度很快,所以白细胞的凋亡速率较快,B错误;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可攻击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导致细胞衰老,C正确;端粒学说认为端粒可保护内部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逐渐被截短,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序列就会受到损伤,引起细胞衰老,D正确。

4.解析:选A。“正反交结果相同”说明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两种表现型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均为1∶1”说明相关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无关;“让白斑银狐互交,其F1总有两种表现型,且白斑银狐与银狐的比例总为2∶1”,说明白斑银狐表现出的性状对银狐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根据上述分析可判断,A错误,B正确;根据“让白斑银狐互交,其F1总有两种表现型,且白斑银狐与银狐的比例总为2∶1”分析,正常情况下白斑银狐互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可判断作为亲本的白斑银狐为杂合体,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理论上为3∶1,显然与题干信息不相符,故该性状遗传时很可能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的现象,因此所有的白斑银狐均为杂合体,所有的银狐均为隐性纯合体,C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所以利用常规的杂交育种方法,不可能获得白斑银狐的纯系,D正确。

5.解析:选B。必须有C组作为空白对照,进行A、B两组实验才能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A项错误;在调节血糖浓度的过程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二者具有协同关系,B项正确;由题图可知,在注射激素后1 h内,胰高血糖素比肾上腺素升高血糖的效果好,1 h以后,肾上腺素比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效果好,C项错误;血糖浓度的稳定不仅依赖升高血糖的激素,还需要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的调节,D项错误。

6.解析:选C。外来物种互花米草与本地植物秋茄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A错误。样方法调查互花米草种群密度时,应取所有数据的平均值,B错误。对互花米草进行适当遮光处理,通过控制光照强度来减少其有机物积累,可控制其种群数量,C正确。虽然互花米草比秋茄更耐盐,但还要考虑生物入侵的危害,D错误。

- 6 -

[B组]

1.解析:选B。一般来说,细胞的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A项正确;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减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B项错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项正确;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因此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D项正确。

2.解析:选B。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高茎豌豆是杂合子,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亲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所致,A项错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属于基因重组,可以使某条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也可以使某条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B项正确;γ

射线处理

生物使其染色体上数个基因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而基因突变不会改变基因数量,C项错误;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但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进而对生物的性状产生影响,D项错误。

3.解析:选D。由图甲可知,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高CO2组所对应的表观光合速率均大于CK(对照)组,由此说明升高CO2浓度可使水稻的表观光合速率增大,A项正确;对比CK组和高O3组可知,高浓度O3可减弱水稻的表观光合速率,再结合高CO2+高O3组进行分析可知,高浓度CO2可部分抵消高浓度O3对水稻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B项正确;综合对比图甲和图乙,图甲中的高CO2组与CK组相比,高CO2组在不同时期的表观光合速率均大于CK组,而图乙相对应的高CO2组的胞间CO2浓度也均高于CK组,由此说明,水稻表观光合速率的增大可能与胞间CO2浓度升高有关,C项正确;对比图甲中的CK组和高O3组可知,增加O3浓度会使水稻表观光合速率下降,但根据实验结果无法得出降低O3浓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情况,D项错误。

4.解析:选B。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体液调节,A错误;在山羊下丘脑前部注射微量高渗盐溶液,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促使机体饮水,B正确;产生干渴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C错误;即使人和动物体内含水量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吃的食物过咸,仍会引起干渴,D错误。

5.解析:选D。如果P点时用药物促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则细胞外Cl内流,使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膜电位变化为曲线Ⅳ,A错误。若降低突触间隙中Na浓度,则适宜刺激下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的峰值减小,但不会如曲线Ⅳ所示,B错误。曲线Ⅱ的下降段为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是K以被动运输的方式外流所致,C错误。若P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Na通道,同时给予适宜刺激,则Na无法内流,膜电位不会发生变化,即如曲线Ⅲ所示,D正确。

6.解析:选C。调查的第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说明在此时间段内田鼠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A错误。在此时间段内的种群增长率为1.5%,故λ=1+1.5%,B错误。田鼠种群数量根据N总数/N第一次捕捉个体数=N第二次捕捉个体数/N第二次捕捉中含标志的个体数进行计算,C正确。防治鼠害应在K/2之前进行,且越早越好,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田鼠种群数

- 7 -

量可能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了,D错误。

[C组]

1.解析:选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酶可以参与细胞代谢的调控,A正确。叶绿体和线粒体均能产生ATP,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也含有线粒体,B正确。一般来说,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细胞核中的DNA不会增加,C错误。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D正确。

2.解析:选C。利用碘液检测光合产物时,常用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A错误。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B错误。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C正确。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一般是清水,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一般是生理盐水,D错误。

3.解析:选D。根据遗传图谱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A、a,则4号和7号的基因型为aa,1号、2号、5号、6号的基因型均为Aa,结合题干和图2进行分析可知,编号c对应4号,只含有基因a(条带2),A项、B项正确。根据图2可知,1号、2号、3号的基因型相同,均为Aa,而8号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C项正确;9号(1/3AA、2/3Aa)与该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Aa)结婚,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1/4)=1/6,D项错误。

4.解析:选D。对照组用清水处理,植物体内的内源激素(IAA)会对根系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A项正确;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IAA对空心莲子草根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故因变量是空心莲子草根系中蛋白质含量,B项正确;在进行实验时,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故对叶片进行不同浓度IAA处理时,要保证喷施天数、每天喷施次数及溶液用量等一致,C项正确;据题图可知,在生长天数相同的情况下,与IAA浓度为10 mg·L、50 mg·L相比,IAA浓度为100 mg·L时,空心莲子草根系蛋白质含量最高,IAA浓度高于100 mg·L时对空心莲子草根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清楚,因此,在0~100 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IAA浓度梯度不一定能确定IAA促进根系合成蛋白质的最适浓度,D项错误。

5.解析:选D。盲鱼和某种浅水鱼是两个物种,其种群基因库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有可能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但后代是不育的,A项错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盲鱼个体间的斗争过程不属于共同进化,B项错误。原始鱼类进化为盲鱼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漆黑、低氧、高压的生存环境只是起到选择作用,而不是根本原因,C项错误。盲鱼和原始鱼类属于两个物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因此盲鱼和原始鱼类即使再次生活在相同环境下也不能进化为同一物种,D项正确。

6.解析:选C。从题干信息可知,茶树在受到害虫侵害时会释放信号物质顺-3-己烯醇,该信号物质可吸引害虫天敌前来捕食害虫,这说明顺-3-己烯醇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

- 8 -

-1

-1

-1

-1

-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B.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 C.8号的基因型与3号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9号与该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8 4.研究人员对陆生型空心莲子草叶片喷施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探究IAA对空心莲子草根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照组根系的生命活动也受到IAA调节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空心莲子草根系中蛋白质含量 C.对叶片进行不同浓度IAA处理时,需要保证喷施天数、每天喷施次数及溶液用量一致 D.在0~100 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可确定IAA促进根系合成蛋白质的最适浓度 5.(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了新物种——盲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盲鱼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