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2:52:11

C.高于1.018 D.低于1.018 E.在1.015~1.018

[答案]C

[题解]渗出液的特点是水肿液中蛋白含量高,相对密度高于1.018。 67.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体征是

A.腹壁水肿 B.皮肤肿胀 C.足踝部水肿 D.皮下水肿 E.眼睑浮肿

[答案]D

[题解]皮下水肿是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特征。 68.心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A.四肢 B.面部 C.眼睑 D.下垂部位 E.腹腔

[答案]D

[题解]右心衰竭时,全身体循环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因受重力影响,距心脏水平面垂直距离越远的部位的外周静脉压与毛细血管静脉压增高越明显,因此首先在下垂部位出现水肿。

69.肾性水肿首先出现的部位是

A.上肢 B.下肢 C.腹腔 D.眼睑

E.下垂部位

[答案]D

[题解]肾性水肿患者体内钠水潴留明显,在组织结构疏松,皮肤伸展度大的部位(如眼睑等)容易容纳水肿液,组织结构致密的部位(如手指和足趾等),因皮肤较厚而伸展度小不易发生水肿。因此,肾性水肿不受重力的影响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眼睑部。 70.肝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A.上肢 B.下肢 C.下垂部 D.面部 E.腹腔

[答案]E

[题解]肝硬化时由于肝内广泛的结缔组织增生与收缩,以及再生肝细胞结节的压迫,肝静脉回流受阻,进而使静脉压和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由于局部血液动力的因素参与,故肝性水肿常最先出现部位是腹腔而形成腹水。 71.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全身性水肿的主要环节是

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B.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C.醛固酮增多

D.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肾小管重吸收增多

[答案]A

[题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炎性渗出物和内皮细胞增生肿胀以致管腔变窄,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而导致体内钠水潴留而产生全身性水肿。 72.有关水肿液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所有水肿液均含有血浆的全部成分 B.根据蛋白含量不同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C.漏出液蛋白质的含量低于2.5g% D.渗出液蛋白质的含量可达3g%~5g%

E.渗出液多见于炎性水肿 [答案]A

[题解]水肿液含有血浆的全部晶体成分,根据蛋白含量的不同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漏出液蛋白压含量低于2.5g%,而渗出液蛋白质含量可达3g%~5g%,渗出液是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多见于炎性水肿。 73.淋巴性水肿液蛋白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局部毛细淋巴管通透性高 D.局部组织蛋白分解多 B.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高 E.水和晶体物质透过血管壁回收 C.局部微静脉通透性高 [答案]E

[题解]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当淋巴干道被堵塞,淋巴回流受阻或不能代偿性加强回流时,含蛋白水肿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其蛋白含量较高可达4g%~5g%,其原因是水和晶体物质透过血管壁回收到血管内导致水肿液浓缩,蛋白含量较高。 74.机体对钾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

A.肠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D.肾的调节和皮肤的调节 B.肾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E.皮肤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C.肾的调节和肠的调节 [答案]B

[题解]机体对钾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两大机制,即肾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75.下述有关钾平衡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体内的钾主要从食盐中摄入 B.肠道不易吸收故肠道中钾浓度高 C.细胞外钾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内钾浓度 D.多吃肾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E.主要靠远曲管集合管对钾的分泌和重吸收来调节 [答案]E

[题解]体内的钾主要靠食物中提供,肠道中K+很容易吸收。体内钾90%存在细胞内,其浓度约为140 ~ 160mmol/L,而细胞外液钾浓度约为4.2±0.3mmol/L,多吃肾多排钾,不吃也排。钾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不论机体缺钾或钾过多,在近曲小管和髓袢保持滤过钾的90%~95%被重吸收,因此机体主要依靠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对钾的分泌和重吸收来调节,从而维持体内钾的平衡。

76.调节钾跨细胞转移的基本机制是

A.各种钾的通道

B.细胞膜上钠-钾泵 C.泵-漏机制

D.钾离子电压门控通道

E.钾离子化学门控通道

[答案]C

[题解]调节钾跨细胞转移的基本机制被称为泵-漏机制。泵是指钠-钾泵,即Na+-K+-ATP酶,将钾逆浓度差泵入细胞内;漏指钾离子顺浓度差通过各种钾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外液。 77.影响钾的跨细胞转移的主要激素是

A.胰岛素 B.肾素 C.生长素 D.甲状腺素 E.甲状旁腺素

[答案]A

[题解]胰岛素可直接刺激Na+-K+-ATP酶的活性,促进细胞摄钾,且该作用可不依赖葡萄糖的摄取,血清钾浓度的升高也可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促进细胞摄钾。所以,胰岛素是影响钾的跨细胞转移的主要激素。

78.有关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调节钾平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向小管液中分泌排出钾 B.重吸收小管液中的钾

C.钾的分泌主要由该段肾小管上皮的主细胞完成 D.主细胞基底膜面有Na+-K+泵 E.主细胞管腔面胞膜对K+有低度通透性 [答案]E

[题解]远曲小管、集合小管可向小管液中分泌排出钾,在极端高钾膳食的情况下,分泌排泄的钾量甚至可超过肾小球滤过的排钾量,也可重吸收小管液中的钾,使经尿中的钾排出量降至肾小球滤过量的1%以下。钾的分泌由该段小管上皮的主细胞完成,主细胞基底膜面Na+-K+泵将Na+泵入小管间液,而将小管间液的K+泵入主细胞内。主细胞的管腔面胞膜对K+具有高度的通透性,将钾排入管腔中。 79.促使肾排钾增多的因素是

搜索更多关于: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C.高于1.018 D.低于1.018 E.在1.015~1.018 [答案]C [题解]渗出液的特点是水肿液中蛋白含量高,相对密度高于1.018。 67.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体征是 A.腹壁水肿 B.皮肤肿胀 C.足踝部水肿 D.皮下水肿 E.眼睑浮肿 [答案]D [题解]皮下水肿是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特征。 68.心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A.四肢 B.面部 C.眼睑 D.下垂部位 E.腹腔 [答案]D [题解]右心衰竭时,全身体循环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因受重力影响,距心脏水平面垂直距离越远的部位的外周静脉压与毛细血管静脉压增高越明显,因此首先在下垂部位出现水肿。 69.肾性水肿首先出现的部位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