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年级阅读题(内附答案)
五年级阅读题
费力──(费劲) 合适──(适宜) 盘算──(打算)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 富尔顿发愤读书,后来成为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 富尔顿在一次游泳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 3、填空:
“富尔顿才领悟到了老师的话是对的。”这句话中,“老师的话”指(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课都不行,这样偏科会影响以后发)。“领悟”的意思是(领会)。
9【参考答案】
1、数下面字的笔画,正确的一项是(C、键:13画)
2、给文中括号处选择正确答案(D、开支 不用了 洗 叠)
3、第②自然段中哪些表示动作的词反映出芸芸对豆豆的关心过度?在原文中画出来。 送 接 领
4、用“∥”将原文分为三部分:
①‖② ③‖④ ⑤ ⑥
5、本文的题目是“我们的大杂院”,你能不能给它一个更好的题目(B、茫然的爱)
10【参考答案】
1、时间 夕阳西下 夜幕降临 夜色加浓
2、山坡 灯光 海面
3、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尤其是在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它们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的珍珠。
11【参考答案】
1、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画“‖”。
2、一(双)眼睛 一(对)耳朵 一(个)鼻子
一(条)鱼 一(个)头 一(张)嘴
3、喜欢──(讨厌) 坚强──(软弱) 黑──(白) 尖──(钝) 细──(粗) 短──(长) 4、小甲鱼的整个身材是黑褐色的,在鱼缸里显得十分清晰。
5、短文具体写了小甲鱼的眼睛、耳朵、头都很小的特征,整个身体颜色是(黑褐色),脚上有(五只坚硬的爪子),尾巴(细而短,尾端像针一样尖)。全文是按观察的顺序从(头)到(尾)依次记叙的。
12【参考答案】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酷爱:非常喜爱、爱好。
2、选择文中加粗字的读音,给正确的读音戴朵小花。
贪(tān) 盹(dǔn) 爪(zhuǎ) 扒(bā 翅(chì)
3、这篇短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大母鸡的外形特点;吃食习惯刁横又霸道;喜欢打盹;大母鸡下蛋了。),表达了“我”对大母鸡的(喜爱)之情。
33
五年级阅读题
13【参考答案】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舒畅──舒服 增添──添加 眺望──瞭望 乐趣──趣味 2、在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写下来。 情不自禁 近在咫尺
3、把短文第2~4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想作者是按(山路)→(半山腰)→(山顶)的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
4、作者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看到了西面的(峨嵋山)、(大渡河),北面的(乐山城),南面的(马路)。
5、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 第一自然段。
6、把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14)(1)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 !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2)bīn shǎnɡ (3)仁慈 中断 平静
(4)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 (5)指儿子身体的一部分在另一些活着的人体内。 (6)意思是母亲也想在自己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
(15)1、第一段讲:月季花开了,默默地散着花香;凌霄花开了,攀上一棵大树,受到花草的赞美,自以为了不起。
第二段:月季花认为凭借大树攀高,炫耀自己,没啥了不起。凌霄花不再理睬她。第三段:大树倒了,凌霄花跌落在地上,受到花草的讥笑,月季花却安慰她。 3、月季花认为凭借大树攀高,炫耀自己,没啥了不起。 4、认识到不能盲目依靠别人,骄傲自满,应该学会自立。 5、懂得了不能光依靠别人,应该自强自立。
(16)
1、1—4自然段为第一段,5—6自然段为第二段,其他的为第三段。 2、 我爱语文课本。
3、 小巧玲珑 源源不断
4、 迫不及待 目不转睛 津津有味
5、 从第5自然段中的“你像一位亲切……”到这一段完。第6自然段中“你也源源不断……”到“怎样作文”。
6、(1) 借物抒情。(√ )
答案:
一、
要真正读懂文章,除了多读几遍外,要注意真正理解文章的含义和内蕴。如第1题,同样是“咀嚼”意思大不相同,前一个是本义,意思是把食物嚼碎;第二个是比喻义,比喻对事物反复揣摩、体会。
34
五年级阅读题
第2题,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很显然,是“羊吃草,实在有趣,给我们的启示也不少。”这一句。
同样,第3题中如:文中的“土香草”可以比喻为 C一种有害的知识 ;文中的“翻草”指的是 B复习 ;文中的“草根”“草茎”指的是A深奥的知识。
因此我们读文章时一要细心,二要前后联系,反复揣摩、体会,在比较中理解其中的意思。 第4题 这道题很简单,因为答案就在文中:我们的学校不正是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地”吗?我们就是那一只只可爱的小羊。在这块如茵的草地上,我们能像羊吃草那样永无倦怠地获取知识吗?特别是对知识中那些没有消化透的“草根”、“草茎”,我们是否做到了要经常“翻草”,反复咀嚼呢,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有一个规律;许多说明文,其中的道理就隐藏在文本中,做这样的题目关键是把文章读懂,只要真正读懂,问题就显而易见。
二、 成全一棵树答案
1.那棵树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母亲担心它不会长大成一棵大树;另一方面母亲为残疾孩子的未来忧虑。(意思相符即可得满分)
2.突出孩子的自强(或:志坚)(回答“做事努力、有毅力、认真或执着”等均可)
3.以树喻人。体现了小孩不向命运低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母亲对他的关爱。(意思相符即可得满分)
三、
答案:1. 意味着父母对子女在人生道路上的帮助和依托,可以引导她成长,帮助她客服生活中面对的各种困难,是子女最大的依靠。
2. 小时候,对未知世界的新鲜,妈妈的手可以带领她慢慢走向这个世界。 长大后表示的是对父母的依赖。
3. 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永远是最伟大最博爱,不求任何回报无私的,所以是天经地义的。 而女儿牵妈妈的手表示子女对父母伟大的爱的回报。
4. 母亲希望女人能独立面对世界,但是心里却渴望她还是能像小时候一样依偎在自己身旁,希望她能长大,但是心里有舍不得的一种复杂的情感。 5.表达了作者无奈的感情。 四、
祖母的葵花答案
1.答案:有丝瓜花,黄瓜花,南瓜花,乌子花,葵花的花。
2.答案要点:①“香香的”表现出葵花子的香味;②表现出等待嗑瓜子的幸福快乐;③体现了“我们”的童真童趣;④使用叠音词,琅琅上口,有韵律美。(意对即可)
3.①答案要点: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精心伺弄土地,热爱生活;或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热爱劳动,表现热爱生活。(意对即可)
②答案要点: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形象地描写了绿叶在地中摇摆的姿态和小黄花的可爱情态,表现出作者喜爱之情。(意对即可)
35
五年级阅读题
③答案要点:瓜子是朵花经历日月风光(或吸足阳光和花香)结出的果实;它是祖母深沉的爱的积淀。(意对即可)
4.表观了葵花对失意、彷徨中的凡高的鼓舞(注入的温暖);体现了本文的主旨,表现了“爱的最强光”;赋予葵花更深的内涵,使文章更为厚重;《向日葵》也是作者记忆中的开不败的黄花;艺术中的葵花与现实生活中的黄花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加深了文章的意蕴)。(意对即可)
5.①答案要点:写出童年“我”特征,表现出“我”的快乐(或幸福或期待或迫不及待的情形)②答案要点:能写出祖母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留恋;祖母对孩子们的深沉的爱;符合老年祖母的特征。
五 乡村教师
1、开放题。不恰当:“轻描淡写”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仅淡淡带过,有范围限定,不能修饰“放弃”。恰当:“放弃”是指前文“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轻描淡写”修饰的还是“说”。
2、乡村教师从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个学生,最后去救女儿时不幸与女儿一同遇难。娟子大学毕业后决定回乡村作教师。
3、造悬念,行文曲折;表现主题的需要,突出乡村教师无私博大的爱以及这种爱的无限延伸(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使结构紧凑,内容更丰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4、略
5、供参考:贫穷农村的孩子都希望改变命运跳出“农门”,而大学毕业的娟子却毅然决定回老家当一名乡村教师,为建设落后的家乡做贡献,这说明她是个有使命感、责任感的热血青年,她爱家乡,不忘本,有志向。娟子这一形象一方面在衬托她的老师,同时也在表现“乡村教师”这一代又一代的爱的延伸,也给只为改变个人命运而奋斗者立了一面镜子。
(五)1摇--遥 瞬--眼 ; 分道扬镳 2他是一个善良,博学,懂得许多哲学道理的人 3这个道理就是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
4因为这样就体现不出文章的中心,前者是他本可以钓上鱼来却因为力气耗尽而死,心中有遗憾,用后者则没有前者更深的体现出他的遗憾
5、假如我是第三批“饥饿者”我们不一定要去寻找大海,也可以找最近的流河,湖泊。
(六)填一填: 1、东北边疆 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2、对比 设备陈旧 技术落后 门类齐全 设备先进 查一查: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词语意思(略) 优:非常好 如:像 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际:边际 伏:低下去 独:与众不同 环境优美 密如蛛网 源远流长 一望无际 连绵起伏 风景独特
试一试:结合短文,比较下面两组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蓄积: 积聚储存。 储量:储存的多少。 贮存:储存。 产量: 产品的总量。
画一画: 1、黑龙江省的面积有46万平方公里,比日本全国的面积还大。在地图上,它的形状像
3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