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技术试题)
A4 Ω B10Ω C30 Ω D100Ω
153.施工现场用电系统中,连接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PE线应采用(A) A绝缘铜线 B绝缘铝线 C裸铜线 D钢筋 154.施工现场用电系统中,
PE线的绝缘色应是(D)
A绿色 B黄色 C淡蓝色 D绿/黄双色
155.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周边与10KV外电架空线路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是(B) A4m B6m C8m D10m
156.施工现场用电工程中,PE线的重复接地点不应少于(C)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
157.架空线路的同一模块上,L1(A)、L2(B)、L3(C)、N、PE五条线的排列次序是面向负荷侧从左起依次为(B)
A.L1(A)、L2(B)、L3(C)、N、PE B.L1(A)、N、L2(B)、L3(C)、PE C.L1(A)、L2(B)、N、L3(C)、PE D. PE 、L1(A)、L2(B)、L3(C)、N
158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A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TA的选择要求是(D) A.I△>30mA,T△=0.1S B.I△=30mA,T△>0.1S
C.I△>30mA,T△>0.1S D.I△>30mA,T△=0.1S, I△≯30mA20.1S 159.分配电箱与开关箱距离不得超过(C) A10m B20m C30m D40m
160.开关箱与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A) A3m B4m C5m D6m
161.一般场所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C) A10mA B20mA C30mA D>30mA
162.潮湿场所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B) A10mA B15MA C30mA D50MA
163.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B) A0.1S B≯0.1S C0.2S D≯0.2S
164.施工现场专用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一般情况下取为(B) A4Ω B≯4 Ω C10 Ω D≯10Ω 165.电焊机二次线可采用(A)
A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 B绝缘铜线
C绝缘铝线 D绝缘导线和结构钢筋(作为地线) 166.是否需要编制用电组织设计的依据是(D)
A工程规模 B工程地点 C管理部门要求 D用电设备数量或容量
167.施焊完成或下班时必须拉闸断电、将地线和把线分开、确定火星(C),方可离开现场。 A周围无易爆物 B周围无易燃物 C已熄来 D不会燃烧
168.电焊时严禁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结构钢筋等金属物搭接代替(A)使用 169.焊接用电缆线应采用(A)
A多股线铜线 B多股线铝线 C单股铜线 D单股铝线 170.电缆在室外埋设深度不小于(D)m A0.4 B0.2 C0.8 D0.6
171.用于安装架设的吊笼顶部周围应设置护身栏杆,护身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A)m A1.2 B0.9 C1.3 D1.5
172.焊工在金属容器内、地下、地沟或狭窄、潮湿等处施焊时,要设(A) A监护人员 B组长 C技术人员 D专职人员
173.配电室的门应(B)开并配锁 A向内 B向外 C随便 174.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B) A30m B35m C40m
175.架空线路的线间距不得大于(B) A0.2m B0.3m C0.4m
176.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C) A1m-1.2m B1.3m-1.5m C1.4m-1.6m
177.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B) A0.4m-0.6m B0.8m-1.6m C1.4m-1.6m 178.电箱的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B) A上顶面 B下底面 C后面
179.单相线路中,零线截面与相截面应(B) A不同 B相同
180.碘钨灯距离燃物距离不小于(B) A2M B3M C5M
181.电器、灯具的(B)必须经开关控制 A零线 B相线
182.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A)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2s A30 B50 C70 D100
183.施工现场配电母线和架空配电线路中,标志L(A)、IQ(B)、16(C)三相相序的绝缘应是(A) A黄、绿、红 B红、黄、绿 C红、绿、黄 D黄、红、绿 184、I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适用场所是(A) A潮湿场所 B金属容器内 C地沟中 D管道内
185.交流弧焊机应压器得一次测电源线长度不应大于(C)m,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 A3 B4 C5 D6
186.焊接机械的二次线宜采用YHS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其长度应不大于(A)m A30 B35 C40 D50
187、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C) A1m B3m C5m D10m
188、氧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B)的余压
A小于0.1MPa B0.1-0.2 MPa C大于0.2 MPa D不能大于0.2 MPa 189.乙炔瓶瓶体温度不准超过(C)℃ A25 B30 C40 D60
二、多选题
1.基坑(槽)排水的方法能:(ABCDE)
A集水井法 B排水沟法 C集水井抽水法 D暗排水法 E人工降低地下水法 2.人工阺低地下水位方法能:(ABCDE)
A轻型井点 B喷射井点 C管井井点 D重型井点 E电渗井点 3.基坑开挖之前,要按照(BC)以及周边环境确定支方案
A开挖顺序 B土质情况 C基坑深度 D放坡要求 E操作人员状况 4.基坑支护的常用方式有(ABCDE)
A原土放坡 B单桩 C坑外拉锚与坑内支撑 D地下连续墙 E钢支柱 5.在基坑开挖中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ABE)
A基坑开挖放坡不够 B边坡顶部超载 C基坑未设置连续档土墙或未设内支撑 D施工机械进入开挖区 E施工方法不正确
6.一般模板的组成部分为(ABC )
A模板面 B支撑结构 C连接配件 D加固 E螺栓 7.模板工程的实施必须经过(ABCD)
A支撑杆的设计计算 B绘制模板施工图 C制订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D施工组织设计 E现场勘察
8.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ABD)
A工程结构形式 B荷载大小 C地基承载力 D施工设备 E钢的规格
9.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第根立杆底部应设置(AB) A底座 B垫板 C砖块 D石板 E水泥板 10.模板立杆采用对角楔木进行支撑高度调整时(ABC)
A楔木应接触紧密 B垫木应接触紧密 C用铁钉固定牢靠 D用砖块垫牢 E用石块垫牢 11.钢管不得使用的疵病有(BCDE)
A不符设计要求 B严重狙蚀 C严重弯曲 D压扁 E裂纹
12.吊运散装模板时,应做到(BDE)
A指挥必须到场 B码放整齐 C由木工吊运 D待捆绑牢固后方可起吊 E有防吊运过程中散落的措施
13.安装独立梁模板时应设安全操作平台,严禁操作人员有下列行为(ABCE)
A站在独立梁底模操作 B站在支柱架上操作 C站在柱模支架上操作 D站在扶梯上操作 E在底模、柱模支架上通行
14.进行模板支撑和拆卸时悬空作业,下列哪些规定是正确的?(BCD) A.可以借助连接和支撑攀登上下 B.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上装、拆模板 C.支设临空构筑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 D.模板留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口覆盖 E.拆模的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15.模板设计的内容应包括(ABCDE)等,均应详细注明并绘制施工详图 A模板材质要求 B构造大样及剪刀撑的设置要求
C立杆接长方法 D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 E上下模板的施工通道
16.模板支撑完成后,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ABC)进行验收。验收必须履行签字手续,写明签字日期 A.项目经理 B.施工员 C.安全员 D.木工班长 E.钢筋班长 17.吊篮平台可采用(AB)组装
A.焊接 B.螺栓连接 C.钢管扣件连接 D.铆接 E.捆绑 18.吊篮提升机应(ACDE)
A.有产品合格证书 B.有材料和物件明细表 C.在投入使用前应逐台进行动作检验 D.按批量做荷载试验 E.由执特种作业操作的人员才能登上作业 19.吊篮在现场安装后,(AC)
A.进行空载安全运行试验 B.无需进行空载安全运行试验
C.对安全装置的灵敏可靠性进行检验 D.可直接投入使用 E.如是正规厂家的就可直接投入使用 20.吊篮的安全装置有(ABD)
A.安全锁、保险卡 B.行程限位器 C.保险带 D.制动带 E.保险绳
21.使用旧扣件时,应遵守下列有关规定(AD)
A.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B.有裂缝但不变形的可以使用C.有变形但五裂缝的可以使用 D.出现滑丝的必须更换E.螺栓锈蚀,弯曲变形可以使用
22.根据整架荷试验得知,影响双排脚手架稳定承载能力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的并反映在计算的有(ABC) A.立杆的纵距、横距B.大横杆的步距C.脚手架的连墙杆步置 D.支撑设置E.挡脚板的设置
23.脚手架底部的构造要求是(ABD)
A.每根立杆底端应设底座或垫板,且应设纵向、横向扫地杆 B.纵向扫地杆距地座上皮不大于200mm,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 C.纵向扫地杆距底座上皮不大于100mm,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 D.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E..横向扫地杆设在距底面0.8m处 24.连墙件设置要求有(ACD)
A.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B.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600mm C.宜靠近主节点设置 D.应从脚手架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E.应在脚手架第二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25.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接头可以搭接或对接。搭接时有以下具体要求(ABD) A.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B.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C.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D.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E.搭接长度0.5m
26.横向斜撑设置有如下规定(ABC) A.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
B.高度24m以上的封圈型双排架除在拐角设置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C.高度在24mm以下的封圈型双排架可不设置 D.高度在24mm以下的封圈型双排架应在拐角处设置 E.20mm高度以下的封圈型双排架应在拐角处设置 27.连墙件的数量、间距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BD)
A.计算要求B.最大竖向、水平间距要求C.每一连墙覆盖的最小面积要求 D.每一连墙覆盖的最大面积要求E.不考虑覆盖面积的要求 28.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ACD)
A.主节点处的纵向横向水平杆B.非施工层上,非主节点处横向水平杆 C.连墙件D.纵横向扫地杆E.非作业层上的踏脚板
29.纵向水平杆的对接头应交错布置,集体要求是(ABD) A.两个相邻接头不宜设在同步、同跨内
B.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1/3 C.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2
D.不同步、不同跨的两个相邻接头水平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 E.不同步、不同跨的两个相邻接头水平向可在同一个平面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