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图文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0:19:30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考点: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细胞的分化. 分析: 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转移到胸腺中成熟,所以图中a是T细胞、b是B细胞、c是效应T细胞、d是浆细胞. 解答: 解:A、只有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其他细胞均有识别抗原的能力,故A错误;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直接分化形成,故B错误; C、①和②过程属于反应阶段,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故C正确; D、c、d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的,所以它们的核DNA是相同的,而c、d的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题结合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图,考查免疫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6.(1.5分)(2013秋?雁峰区校级期末)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 细胞⑤为靶细胞 B. 细胞③为B细胞 C. D.阶段Ⅳ、V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考点: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吞噬细胞,②表示T淋巴细胞,③表示B淋巴细胞,④表示记忆细胞,⑤表示浆细胞.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解答: 解:A、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吞噬细胞识别抗原没有特异性,故A错误; B、细胞⑤表示浆细胞,能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故B错误; C、细胞③表示B淋巴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故C正确; D、阶段Ⅳ、V为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Ⅵ表示效应阶段,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注意A选项中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17.(1.5分)(2012秋?海曙区校级期末)通过以下方法所获得的免疫能力在体内保持较长时间的是( ) A.成人注射丙种球蛋白(抗体) B. 注射乙肝疫苗 婴儿通过母乳获得某些抗体 C.D. 注射淋巴因子 考点: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 免疫预防和治疗中,注射抗体,抗体可以直接清除病毒,发挥作用快,可起到治疗的作用.一般使用于紧急治疗.此法缺点是抗体存活时间比较短,没有长期预防的作用. 注射疫苗,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常,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因为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此法可用于免疫预防,不适合用于紧急治疗. 解答: 解:A、C、D项所述方法获得的免疫物质在体内均会通过代谢而消失,注射乙肝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而记忆细胞在体内可以对抗原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能力.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和免疫学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8.(1.5分)(2015春?郑州校级期中)科学研究揭示,与病毒和肿瘤作战的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和长期保护的分工.当研究人员捕捉到刚刚分化的T细胞时,T细胞相反的两极分别生成了两类不同的蛋白,一类蛋白带有“战士”的分子标记,另一类则显示“记忆细胞”的特性,而记忆T细胞能潜伏多年,以防备未来的异物入侵.下列关于记忆T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地产生大量的抗体 记忆T细胞一旦产生就能够永久记忆 B. 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C. D.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相比,细胞中的DNA相同,RNA不同 考点: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 1、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2、同一个生物体内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不同细胞所含的蛋白质和RNA有所区别. 解答: 解:A、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A错误;

B、抵抗天花病毒的记忆细胞可以存留一生,但并非所有的记忆细胞都可以存留一生,B错误; C、记忆T能识别抗原,但不能呈递抗原,记忆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和靶细胞结合,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错误; D、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相同的DNA,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两者所含的RNA有所区别,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明确同一个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含有相同的DNA,但不同细胞中的RNA不同. 19.(1.5分)(2014秋?福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激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乙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B. 苹果在成熟期只受丙激素的影响 C. D.乙、丙两种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 考点: 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 分析曲线图:甲激素在苹果生长发育的细胞分裂期相对浓度最大,之后迅速减少接近于零;乙激素在细胞分裂期含量仅次于甲激素,但在细胞伸长期相对浓度最高,成熟、衰老期减少甚至接近于零;丙激素在细胞分裂期和细胞伸长期含量接近于零,成熟衰老期相对浓度增加,达最大值. 解答: 解:A、甲激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含量多,可见其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A正确; B、乙激素主要作用不是促进果实成熟,而是促进细胞伸长,B错误; C、苹果在成熟期除了受丙激素的影响,还受乙激素等激素的影响,C错误; D、丙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而乙激素不能,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通过曲线图,综合考查多种植物激素对植物果实发育的影响,要求考生认真分析曲线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同时明确苹果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20.(1.5分)(2012秋?安徽期中)为了探究赤霉素含量与生长素的关系,某研究小组用豌豆进行相关实验,下表记录了相关操作及部分数据.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操作 完整植株 去顶 去顶+生长素 3 0.5 10 赤霉素(mg/g)

A.“完整植株”组与“去顶+生长素”组形成对照 生长素显著影响赤霉素的合成 B. 赤霉素不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C. D.植株内生长素上升的同时,赤霉素会大幅度下降 考点: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 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植物生长,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抑制生长素分解增加生长素的浓度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解答: 解:A、“完整植株”组与“去顶”组形成对照,A错误; B、通过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显著影响赤霉素的合成,B正确; C、赤霉素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C错误; D、赤霉素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植株内生长素上升的同时,赤霉素也会升高,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赤霉素和生长素的作用关系探究,赤霉素作用机理,分析实验数据并进行正确推理判断是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中等. 21.(1.5分)(2014秋?南关区校级期中)如图中①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②③④所示的实验,则②③④中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A.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向A侧弯曲 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 B. 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 C. D.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 考点: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单侧光的照射,使燕麦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导致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 解答: 解:由于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所以②中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胚芽鞘将向B侧弯曲生长. 由于琼脂块A和B之间的生长素不横向运输,所以③转动不影响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因此胚芽鞘③也向B侧弯曲生长. 由于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而琼脂块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又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所以胚芽鞘④将向B侧弯曲生长.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及其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考点: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细胞的分化. 分析: 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转移到胸腺中成熟,所以图中a是T细胞、b是B细胞、c是效应T细胞、d是浆细胞. 解答: 解:A、只有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其他细胞均有识别抗原的能力,故A错误;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直接分化形成,故B错误; C、①和②过程属于反应阶段,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故C正确; D、c、d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的,所以它们的核DNA是相同的,而c、d的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题结合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图,考查免疫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6.(1.5分)(2013秋?雁峰区校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