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信息2014-0314

媒体信息2014-0314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58:39

3月13日,优先股概念再次触动银行股脆弱的神经。受此影响,当日A股银行板块上涨1.28%,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分别上涨3.06%和3.2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国务院去年11月发布《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后,证监会和银监会相继向商业银行下发征求意见,由于目前这两个征求意见都未正式出炉,银监会可能会先出台针对优先股的一个特别规定。

究其原因,银监会认为,虽然此前证监会的征求意见稿也提到专门针对银行的条款,针对银行发行优先股做了特别规定,但银行业有不同于其他蓝筹股的一些特性,需要由银监会来主导设计一个特别规定。而中金公司债务市场部也参与了相关指导意见的起草工作。

“优先股是一个新的资本融资工具,试点阶段监管需要跟各家银行征求意见,证监会更多是从资本市场监管的角度出发,银监会则从银行通过优先股补充资本如何满足巴塞尔III协议的角度征求意见;目前都是一些框架性条款,我们行内已经在组织研究,正在等正式文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市银行董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四大行、浦发有望首批试点

3月4日,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王娴表示,目前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及有关配套文件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将于近期择机发布实施。

据上述权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根据此前的征求意见情况,每家银行对优先股发行的迫切性不一样,农行和浦发资本补充压力较大,急迫性更强一些;而四大行和浦发都在第一批试点中。

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19%,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68%。

“由于银监会对商业银行资本达标做了过渡期安排,银行业整体资本压力不大。”平安证券分析师励雅敏认为,证监会和银监会已经明确上市及拟上市商业银行可通过发行公司债的方式补充附属资本,优先股和可减记债的合力推进将明显有利于商业银行创新资本工具的落地,从而极大程度缓解银行在一级及附属资本方面的压力。

“各家银行情况不一样,有些比较迫切,四大行中有些仅是出于参与创新而已,比如建行就不迫切。”某国有大行人士称,“实际发行最快也要等到下半年了,当然农行可能在上半年。”

而上述上市银行董秘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优先股的发行流程与普通股融资一样,必须董事会通过议案,股东大会审议后再报银监会和证监会批复,“就算文件现在出来,整个流程走下来也没那么快”。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或许将更多考虑去港交所发行优先股。 “公开发行有一个前提是上证50成分股,或者证监会鼓励回购普通股后再发优先股,但银行一般不会回购。而中行不在上证50成分股之列。”上述权威人士称。

记者查询上证50指数成分股名录得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8家银行股均在列,除中国银行外,四大行中的建设银行也未在上证50指数成分股之列。

极限发行7000亿

优先股的特点是其持有人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但一般没有表决权,不参与公司决策管理。优先股在境外市场已经是成熟的证券品种。

在此前相关通气会上,证监会发言人表示,优先股可以满足不同发行人多元化融资和改善财务结构的需求。可以为资产负债率较高、希望优化现有股权结构的大盘蓝筹上市公司提供新的资本工具。

银行股因为具有稳定分红派息能力、估值较低且融资需求高等特性,被认为是优先股最佳试点对象。

按照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监管下限分别是7.5%、8.5%和10.5%,而优先股、可转股、可减记一级资本工具等新型资本补充工具属于其他一级资本,该办法为优先股等其他一级资本工具预留了1%的资本充足率空间。

据平安证券估算,按照1%的资本充足率空间全由优先股补充,银行业发行规模约为7000亿。

通过优先股补充资本后,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将进一步提升,收益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理想情况下,若银行达到最大的杠杆率扩张可能性,则ROE提升大约在1.86个百分点;但由于监管的限制,杠杆率的放大并不是无止境的。”平安证券分析师励雅敏认为,在实际情况中,部分大型银行由于其规模增长上限受到监管的约束力会明显大于中小银行,因此对于大行来说,即使通过增发优先股补充了资本,对于杠杆率的提升事实上促进并不明显。

也就是说,高成本的优先股可能仅仅是提高了大行在资金来源端的综合成本,却无法达到以量补价、提升杠杆率的目的。对于这部分银行而言,发行优先股反而对ROE有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优先股)是好事,毕竟多了一种资本补充选择,但它的偿还顺序后于债,发行成本会高很多。如果不是补充一级资本的特殊需求,银行(发行优先股)的动力并不是很大。”南方某上市银行高层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高买低卖”票据贴现生意陷阱:官员妻诈骗3亿资金去向成谜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玉敏 北京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陈某涉嫌通过“高买低卖”的方式,以较低贴现价格获取企业信任,从而骗取承兑汇票,涉案金额超过3亿元。

据记者了解,仅安徽马鞍山三家金属企业被骗金额就达2.2亿元,夏先生所在的企业也是受害者之一。近日,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陈某骗取银行承兑汇票的行为发生在2011年6月至2012年初,其所在企业被骗9995万元,报案至今资金尚未追回。

接近公安机关的权威人士证实,陈某丈夫原本确系安徽省司法系统官员,但没有证据表明他也参与了诈骗,只是陈某收票时帮助“撑场面”。2012年,警方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和“票据诈骗罪”对陈某进行立案侦查,目前案件已移送至检察院,检察院将于近期提起公诉。

五折贴现价格吸引企业

夏先生表示,由于2011年银根紧缩,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率很高、额度紧张,很多民营企业只好选择民间的票据贴现,经人介绍他认识了陈某。

当时陈某对外宣称,其丈夫为省司法系统副厅级领导,他们与合肥市各银行关系非常好,每天都有大额度的贴现指标,可以低于银行几个百分点的标准为企业贴现承兑汇票,然后再去向银行贴现。

2011年9到12月是陈某收票的高峰期,当时安徽地区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利息约为月息0.7%-1%,而同等额度和期限的承兑汇票,陈某给的贴现价格约为0.25%-0.7%。如100万元6个月的承兑汇票,银行贴现成本约在4.8万-5万元,而陈某给出的价格仅为银行的一半。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主把承兑汇票交给陈某贴现。另一名受害人马先生也表示:“到银行去贴现不仅价格高,还需要发票、合同等材料,而陈某这里什么都不需要,只要票据是真实的她就能给你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合作协议显示,双方约定“持票人须保证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陈某收到票后2小时内付一半的款,余款须在36小时内付清,否则罚息为每天千分之二”。

据夏先生介绍,初期陈某都能较为及时的将贴现款返还企业,通常上午给票下午就能拿到现金。后来陆续出现了部分拖欠,有时3天才能拿回60%-70%的贴现款。至2011年底,陈某的承兑汇票贴现就无法正常回款了。

此时陈某又编造了一个更大的谎言,称其与银行的打包指标没有完成,为了帮助银行完成存款任务,要求企业主再拿出一些票,完成3个亿的存款就可以用承兑汇票质押贷款,获得2亿元的现金。

夏先生又陆续交给陈某9995万元的承兑汇票,另外两家企业也分别给出1亿元和2000万元的汇票,但此后就再也没有拿到任何回款。

直到2012年1月18日,来自安徽合肥、芜湖、蚌埠、淮南以及江苏镇江、河南郑州、浙江义务等地的持票人都找到陈某,要求其给钱或还票时,陈某倒票的风险才完全暴露出来了。

安徽芜湖的唐先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2年2月7日、8日,他以2.5%的极低价格把1900多万元的银行汇票卖给了陈某,陈某当时只付了360万元,至今尚有1553万元尚未归还。

蹊跷的“亏本”生意

唐先生是本案第一个报案人,他于2012年2月12日在合肥、芜湖公安局先后报案,芜湖鸠江区公安分局受理了此案。

鸠江区公安分局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警方调查后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和“票据诈骗罪”将陈某刑事拘留。初步了解芜湖地区涉及金额约2000万元,后因马鞍山受害人较多,案件由上级公安机关指派马鞍山公安局管辖。

接近警方的权威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该案件马鞍山警方已侦查完毕,移送至检察院,检察院或于近期提起公诉。“刚开始这个案件是以非法经营罪立案的,彻查后发现陈某的倒票生意竟是‘高买低卖’的亏本生意,涉嫌诈骗,就以诈骗罪移送检察院。”

多名受害者表示,后来才发现陈某并不是将收到的票据向银行贴现,而是以更低的价格转卖。“比如从我们手里取得承兑汇票是100万扣除2-3万付给我们现金,然后再以票面价100万扣除8-10万的价格卖出,她这是明显的赔本买卖,根本的目的就是取得信任后骗取更多的钱。”

上述权威人士也表示,从2011年6月至2012年初的半年时间里,有票据复印件等证据证明陈某共经手的银行承兑汇票总价值约34亿元,其中大部分以更低价格卖给了安徽合肥一位长期从事地下承兑汇票买卖的闫某。警方初步认定的诈骗金额约为2亿元,而这仅是马鞍山三家企业被骗的数量。

有受害人质疑,涉及如此大金额的诈骗,立案两年后陈某却依然没有被羁押。该权威人士解释:“一开始陈某被芜湖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马鞍山公安机关准备提人时发现她已经办理保外就医,原因是她在看守所吞食了异物。马鞍山公安机关再次找到陈某时却发现她已怀孕,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能采取强制措施。”

关于诈骗资金的去向,上述权威人士表示,“这也是办案人员非常疑惑的地方,陈某虽然以高买低卖的方式倒票,但做得越多亏损也就越大,她还欠企业2亿多元,除去亏损还有上亿元的巨资不知去向。查了她相关的银行账户都没有大额的资金流出,对外也没有大笔的投资,而她本人也拒绝供认资金去向。”(编辑 马春园)

超日违约重压信用债一级市场 半月22只债券延迟发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乔加伟 上海报道

3月13日,在原定发行期限截止日前一天(3月6日-14日),遂宁川中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决定将10亿元企业债的发行计划延后。

当日,该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告,“由于ST超日3月4日晚公告无法支付利息,债券市场引发严重动荡,本公司决定推迟本期债券的发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3月以来的不足半个月里,已有22家企业宣布推迟发行债券,此景较为罕见。延迟发行的品种以中长久期的中票为主,也包括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发起企业多为AA评级以下,且多为民营企业。

“去年底流动性特别紧张时,也有不少企业选择延迟债券发行,但1、2月市场已慢慢回暖。超日债违约后,低评级信用债利率开始高企,不少发行人望而却步。”国海证券固定收益投资经理段吉华称。

百亿发行押后

福州交通建设集团是个典型。2012年,该集团获得注册10亿元额度中票,注册有效期2年。2013年1月发行第一期3亿元,剩余7亿元原计划于2013年第二季度和2014年第三季度发行。

此后,2013年6月发生“钱荒”,下半年货币市场维持偏紧状态,原定于去年二季度发行的第二期中票一直延后,鉴于近期市场波动,福州交通集团最终决定变更发行计划,3月6日,其在银行间债市发布公告称,7亿中票将改为二季度和三季度发行。

该集团在公告中披露的原因是“根据集团融资需求及融资成本。”

段吉华告诉记者,尽管对于超日债违约市场已有预期,在停牌前,该债券价格只剩60多元;停牌后,根据虚拟估值,价格更是跌到了40多元(债市仅有此一例)。但在超日债违约欠付利息后,还是引起了机构投资者对民企、资质不高信用债的警惕。

“在最近市场强烈波动下,一般企业发行前多主动征求主承销商意见,不少并未进行实质性询价,就主动延迟发行债券。”光大银行投行部一位人士称。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不少企业由于借新还旧需求,也进行了债券的询价和认购,但在原有申购利率区间认购不足,又不愿意提高利率才推迟发行。其中包括重庆对外经贸、富通集团等多家企业。

搜索更多关于: 媒体信息2014-0314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月13日,优先股概念再次触动银行股脆弱的神经。受此影响,当日A股银行板块上涨1.28%,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分别上涨3.06%和3.2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国务院去年11月发布《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后,证监会和银监会相继向商业银行下发征求意见,由于目前这两个征求意见都未正式出炉,银监会可能会先出台针对优先股的一个特别规定。 究其原因,银监会认为,虽然此前证监会的征求意见稿也提到专门针对银行的条款,针对银行发行优先股做了特别规定,但银行业有不同于其他蓝筹股的一些特性,需要由银监会来主导设计一个特别规定。而中金公司债务市场部也参与了相关指导意见的起草工作。 “优先股是一个新的资本融资工具,试点阶段监管需要跟各家银行征求意见,证监会更多是从资本市场监管的角度出发,银监会则从银行通过优先股补充资本如何满足巴塞尔III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