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课教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党课教案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的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的十八大报告里面提出来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最新的建设,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现在是什么样子的,未来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挑战,我们应该怎么样具 体推行,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共同思考的。
今天我们利用一点时间和大家共同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重大意义,也就是时代背景,这个时代为什么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目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有哪些挑战。
第三,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是背景和意义,二是挑战,三是对策,讲这三个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重大意义
第一个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里面正式提出来 的,党的十八大报告里面正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 四位一体变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五位一体总体格局。我们十八大报告的说法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刚刚加进去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可以看一下十八大报告与十七大报告关键词的区别,在生态文明这一块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明 显的特征, 就是我们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过去, 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看一下关键词, 关键词就是重要的名词。 比如说生态, 十七大讲了 12次, 十八大讲了 39次; 环境十七大讲了 27次,十八大讲了 33次;资源十七大讲了 24次,十八大讲了 32次;生态 文明十七大讲了 2次, 十八大讲了 15次, 所有有关自然、 节约、
污染这些生态文明建设一些 基本关键词全部增加了次数,而且有一些次数是增加速度是非常快的。可以看出来党中央对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前所未有, 提出了美丽中国这样一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为什么我们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 有哪些?这是我们需要从目前现状来进行国内外现状分析的。
(一资源约束:资源高消耗之路不可持续
我们可以看两个基本的情况,也就是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基本情况,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提出生 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什么地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个大的资源约 束,就是资源高消耗制度不可持续,资源高消耗制度已经完全不可持续。当前中国有一个基 本的说法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没有问题,世界第一。幅员辽阔没 有问题, 960万平方公里,全世界排名前三位。地大物博这一块,地大是对的,但是物博绝 对不对。中国的物产非常的不博、不多。尤其是一些资源型的东西,现代工业所需要,人类 生存所需要的资源方面,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煤、水、铁这些东西最基本的人类 生存资源我们中国是极度欠缺的。
我们中国目前统计数据, 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的 1/3, 水资源人均是世界的 1/4, 天然气人均 是全世界 1/20,铜是 1/5,铝是 1/13,水平都非常的低。我们是一个资源贫国。美国宇航局 的全球夜景图里面资源消耗高的都是发达国家,从夜景图中间可以看出来像美国,这是西欧 和北欧,这是中国的东南地区,这是日本、韩国、朝鲜,朝鲜没有什么灯光。经济越发达, 这个地区资源能源消耗越大。美国总人口 3亿,占全世界人口 4%多一点,但是消耗全球 1/3的能源,排放世界 1/4的二氧化碳。美国的人均能耗是中国的 5倍。
中国现在经济是全球第二,如果我们经济发展超过美国,我们人均 GDP 、人均消费水平跟美 国持平, 全世界都完蛋了。 非常简单, 美国人口是中国的 1/4不到, 消耗了全球 1/3的能源, 如果中国是按照美国这个人口方式消耗把全世界能源 4/3都消耗掉了,就是现有能源里面还 缺 1/3的口子,不知道哪找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美国
是 1/4,中国如果像美国那样生活,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会急剧的升高。所以资源高消耗之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经济越发达这一
条路越走不通了。我们必须得警惕。 (二生态约束:生态代价惨重之路不可持续
第二就是生态约束很强,我们生态代价惨重道路也不能再走了,过去我们走的一般是以生态 为代价的道路,西方发达国家也是这么走的,西方发展模式的生态代价非常的惨重。举个例 子, 20世纪十大环境污染事件里面,其中前八大都是在发达国家出现的。而且前八个里面都 是在 6、 70年代, 4、 50年代时期出现的, 到 70年代时期以后, 西方国家绿色和平运动过后, 环保运动过后,西方国家的生态代价不是那么惨重,实际上以前代价非常的惨重。过去二三 百年以内,西方国家在地球上对生态的破坏非常严重的,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 变暖。实际上温室气体比较,二氧化碳增温效应是 63%,二氧化碳生命周期是可以生存两百 年的时间,甲烷可以生存 12年到 17年,氧化亚氮这个气体可以生存 120年,全氟化碳是可 以生存 5万年。这些温室气体排放到空间以后很长时间不会消失。过去二三百年西方工业革 命过程中所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很多温室气体到现在为止都在全球气温产生巨大的影响。加 上最近三四十年,四五十年,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导致全球变暖, 《自然》杂志得出的结 论,百万物种有可能会灭亡。
很多地方海平面会上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得过诺贝尔和平奖,曾经之前写过一本书是《难 以忽视的真相》 。也做了一个纪录片是《难以忽视的真相》 ,就是因为这本书和这个纪录片获 得诺贝尔和平奖的。 在这个纪录片里面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就是, 在至今 65万年以来全球温度 一直是变化是横向变化的, 但是自从 1950年过后就一下子起来了, 未来二三十年还会继续上 升。
全球变暖了,会导致北极和南极冰川融化,导致格陵兰岛冰川都会融化,如果是事实就会导 致海平面上升 5到 6米, 那时候全球有二三十个国家会亡国, 国家就没有了, 泡在水底下了。
比如我们看新华社发这个图片。马尔代夫这个国家平均海拔就是 1.5米到 3米左右,如果海 平面上升 4到 5米全泡在海里面了,所以马尔代夫已经在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买土地,准备迁 过去,那时候马尔代夫的美景我们就看不见了。
我们中国发展的生态承载力也有限。我们无法搞好能源生态惨重这样的发展道路,中国现在 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是 37%多, 荒漠化面积是占 27%, 90%的草原, 90%的江河湖泊都受
到退化在污染。中国整个生态承载力不足,在中国宜居地区本来就不多,越是绿色的地方越 宜居, 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根本就不适合居住, 青海、 西藏、 内蒙古、 很多地区就不适合居住。
中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这一条线北面是黑龙江的瑷珲,南面是云南的腾冲,这个 是 1936年的时候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画的, 但是说 96%的人口都住在这个线以东南, 以 西以北的国土面积很多,占 5、 60%,但是人口非常少,只占 5%, 6%。本来中国宜居的地方就 不多,很多地方生态环境非常的恶劣。沙漠化、戈壁、盐碱化这种现在非常常见。城市地区 污染很严重, 北京地区这都很严重的, 北京市都出现了北京下土了这样的说法, 北京下土了。 有一段时间, 2004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甚至北京都往下掉土,掉的不是雨点是土。像广州这 些地方污染都很严重,广州这个城市雾霾非常的严重。
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看看无论是资源还是环境,我们中国经济发展应该汲取西方国家的教训, 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资源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从这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党课教案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党课教案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一般认为有这么两个意义, 第一从理论上看生态文明 建设与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理念和生存理念是完全契合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传统的 天人合一这些理念都是完全契合的。尽心知性而知天,这样的感觉通过中华民族最基本的说 法就是天人合一,就是人跟自然要相互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