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病理生理学复习重点
护理.3班病生复习资料
低钾血症概念:Serum [K+] < 3.5mmol/L
原因和机制:1.钾摄入↓2.钾排出↑(胃肠道:最常见原因。消化液中K+浓度高于血浆;经肾失钾:排钾性利尿剂;远端流速↑盐皮质激素↑镁缺失) 3.钾分布异常——进入细胞内过多(碱中毒:细胞内H+逸出,细胞外K+进入——肾排K↑) 对机体的影响:1.肌肉松弛2.心率失常— 机制:心肌兴奋性升高;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3.肾功能障碍4.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
防治原则:治疗原发病,切断病因;补钾:先口服后静脉、见尿补钾、控制量和速度、严禁静脉注射
高钾血症概念(Concept) Serum [K+] > 5.5mmol/L
原因和机制:摄钾过多、肾排钾障碍(GRF、醛固酮分泌不足)、钾跨膜分布异常(酸中毒、高血糖并胰岛素减少、高钾性麻痹、某些药物)
对机体的影响:1.肌肉兴奋性↑↓2.心律失常(兴奋性↑ ↓ 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3.对酸碱平衡的影响(代谢性酸中毒,反常性碱性尿)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减少血钾来源、促进钾移入细胞、对抗钾的毒性、排钾 本节重点:低钾血症的原因、对机体的影响;高钾血症的原因、对机体的影响 第3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机体通过各种方式维持pH在恒定范围内的过程
酸碱平衡紊乱:因酸碱负荷过度,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度稳定性失衡的病理过程 1.正常酸碱平衡
酸性物质的来源:挥发酸(CO2经肺呼出。来自物质代谢终产物;产量高)、固定酸(经肾排出。来自物质代谢的中间产物)
碱性物质的来源:碱性氨基酸脱氨基、摄入有机酸盐转变 酸碱平衡的调节:血液、细胞、肺、肾
血液的缓冲作用:缓冲系统:弱酸及其共轭碱构成的具有缓冲酸或碱能力的缓冲对。 (1)碳酸氢盐缓冲系统HCO3-/H2CO3
缓冲特点:含量多;反应快;只缓冲固定酸和碱,不能缓冲挥发酸;HCO3-/H2CO3决定血液PH高低;不彻底,直接受肾、肺调节。
(2)血红蛋白缓冲对Hb-/HHb、HbO2-/HHbO2
细胞的缓冲作用:细胞内外H+、K+交换(影响钾代谢);细胞内外Cl-、Hco3-交换(在Cl-浓度变化驱动下,调节Hco3-进出细胞)
肺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通过改变呼吸运动,调节CO2排出量,控制血浆H2CO3浓度。 (1)中枢调节PaCO2
二氧化碳麻醉 :高浓度CO2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抑制作用。PaCO2>80mmHg (2)外周调节: PaO2、pH、PaCO2 。PaCO2>60mmHg 肾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两大作用:排泄固定酸;维持血浆HCO3-浓度。 (1)H+—Na+交换 主要在近端肾小管进行
作用:重吸收Na、HCO3 和泌H+
注意:重吸收的NaHCO3不是滤过的NaHCO3;近曲小管尿液酸化不明显远曲小管调节性泌H+
(2)主动泌H+ 主要在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进行
(3)产NH3、排泌NH4+
(4)K+—Na+交换与H+—Na+交换的竞争性抑制:
高血钾引起酸中毒时出现反常性碱性尿;低血钾引起碱中毒时出现反常性酸性尿
5
护理.3班病生复习资料
2.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常用检测指标
1、pH 动脉血正常值7.35~7.45 酸中毒< 7.35;碱中毒>7.45 ; 7.35~7.45(代偿性、某些混合型、无紊乱)
2、PaCO2 正常值33~46 mmHg。物理溶解的CO2 意义:反映呼吸性因素 >46 mmHg: CO2 潴留 (呼酸、代偿后代碱) <33 mmHg: CO2 不足 (呼碱、代偿后代酸)
3、标准碳酸氢盐SB 概念: 标准条件(38℃;Hb完全氧合;PCO2 40mmHg)下测得的血浆HCO3- 浓度。正常值: 24 mmol/L 意义: 原发性?代碱、原发性?代酸
4、实际碳酸氢盐AB 概念:实际条件(隔绝空气;实际血氧饱和度;PCO2)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正常值:24 mmol/L SB: 排除呼吸性 因素影响,反映代谢性因素 AB: 未排除PCO2因素,受呼吸+代谢影响 AB-SB:反映呼吸因素影响。正常人AB=SB
意义:AB=SB PaCO2正常;AB>SB PaCO2增高;AB 6、碱剩余 BE 概念: 标准条件下,将1升全血或血浆滴定pH 7.4所需的酸或碱的量。正常值:0±3 mmol/L 意义: BE正值增大-代碱;BE负值增大-代酸 7、阴离子间隙AG: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正常范围10~14mmol/L。 意义: 反映血浆固定酸含量;区分代酸的类型和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3.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3.1.代谢性酸中毒 概念: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和PH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分型: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 3.1.1.原因与机制 1、AG增大型代酸 特点:血浆HCO3-减少;AG增大(固定酸增加);血Cl-含量正常 (1)原因:入酸增多(摄入水杨酸类药(固定酸)过多);产酸增多(糖尿病、饥饿、酒精中毒——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 ;排酸减少(高钾血症——急、慢性肾衰排泄固定酸减少) 2、AG正常型代酸 (1)特点:血浆HCO3-减少;AG正常;血Cl-含量增加 (2)原因:①入酸增多-摄入含氯酸性药过多 (高Cl-,正常AG) ②消化道大量丢失HCO3-(严重腹泻、小肠和胆道瘘管、十二指肠引流、乙状结肠造口术等 )——腹泻丢失 HCO3-引起正常AG代酸和低钾血症。③肾脏回收HCO3-减少 3.1.3. 机体的代偿调节1、血浆的缓冲:H++ HCO3-?H2CO3 2、呼吸调节:[H+]?肺 通气量?,CO2排出? 3、细胞内缓冲 4、 肾的代偿 3.1.4.对机体的影响 1、 心血管系统:抑制心肌收缩力;心律失常:高钾;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 2、中枢神经系统:脑能量生成降低;γ-氨基丁酸增多; 3、实验室常用指标的变化 (changes of laboratory test) 原发性: pH降低 SB降低 AB降低 BB降低 BE负值升高 6 护理.3班病生复习资料 继发性: PaCO2 降低 血[K+]升高 AG? 3.1.5.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治疗原发病;应用碱性药物。 3.2.呼吸性酸中毒 概念(concept):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和pH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3.2.1.原因与机制 原因:一切引起通气障碍的原因(CO2排出减少、CO2吸入过多) 3.2.2.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 1、ECF缓冲 : H++Pr-→HPr 2、细胞内缓冲—— 急性呼酸 代偿有限, 常为失代偿性 治疗:快速改善通气 3、肾的代偿:泌H+增多;泌氨增多;HCO3-重吸收增多;尿pH↓。肾—— 慢性呼酸,代偿强,慢。(慢性呼酸:持续24h以上的CO2潴留) 3.2.3.实验室常用指标的变化 急性: pH降低 PaCO2升高 AB > SB HCO3-代偿性升高 1 mmol/L 慢性: pH降低 PaCO2升高 AB > SB HCO3-代偿性升高 3.5 mmol/L .对机体的影响 与代酸相同,但CNS症状更明显(中枢酸中毒明显;脑血流量增加;缺氧) 3.2.5.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改善肺泡通气;给氧) 代谢性碱中毒 概念:以血浆 [HCO3-] 原发性增加和pH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3.3.1.原因与机制:1、 消化道失H+2、肾失H+3、缺钾性碱中毒4、碳酸氢钠摄入过多 3.3.2.机体的代偿调节 :1、细胞外液缓冲2、肺代偿3、细胞内外离子交换4、肾代偿 对机体的影响 1、 CNS:中枢兴奋 机制:(1)GABA减少(2)氧离曲线左移→脑组织缺氧 2、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血浆游离钙减少) 3、电解质代谢:低钾血症 4、氧离曲线左移:组织缺氧 3.3.4.实验室常用指标的变化 原发性: pH升高 SB升高 AB升高 BB升高 BE正值升高 继发性: PaCO2升高 血[K+]降低 3.3.5.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治疗原发病 2、盐水反应性碱中毒,容量不足患者:补足容量、Cl-、远曲小管泌HCO3增加 3、盐水抵抗性碱中毒,容量过多患者 措施:保钾利尿剂;补钾 代谢性碱中毒用尿Cl鉴别 呼吸性碱中毒 概念:以血浆H2CO3原发性减少和pH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3.4.1.原因与机制 1、机制:过度通气 2、原因: 1、低张性缺氧2、肺疾患3、呼吸中枢兴奋4、人工呼吸机使用不当 3.4.2. 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调节 3、实验室常用指标的变化 急性: pH 升高 PaCO2降低 AB < SB HCO3-代偿性降低 2 mmol/L 慢性: pH 升高 PaCO2降低 AB > SB HCO3-代偿性降低 4 mmol/L 7 护理.3班病生复习资料 对机体的影响 1、神经系统:眩晕、发麻、昏迷等 机制: PaCO2↓,脑血流量↓;低氧血症;氧离曲线左移;碱中毒导致代谢障碍 2、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3.4.4.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治疗原发病2、防止过度通气3、吸入CO2 4、对症处理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单纯型酸硷紊乱小结 1、概念:根据原发病及方向命名 2、代偿变化规律:代偿变化与原发变化方向一致 3、 基本特征: 呼吸性:血液pH与其它指标变化方向相反 代谢性:血液pH与其它指标变化方向相同 4、代偿调节 1、代谢性:各种机制都发挥作用 2、呼吸性:急性主要为细胞代偿,慢性主要为肾脏代偿 4.1.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定义:同一病人体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 4.2.呼酸合并代酸 4.2.1. 病因(causes) 呼吸心跳骤停 4.2.2. 特点( characteristics )1、pH↓↓2、 PaCO2?3、[HCO3-]↓ 4.3.呼碱合并代碱 4.3.1. 病因(causes) 高热合并呕吐;肝硬化应用利尿剂 4.3.2. 特点( characteristics )1、pH ↑↑2、PaCO2 ↓3、[HCO3-] ↑ 4.4.呼酸合并代碱 4.4.1. 病因(causes) 慢性肺疾患应用利尿剂或合并呕吐 4.4.2. 特点( characteristics )1、 pH (-)↑、↓2、PaCO2↑3、[HCO3-] ↑ 4.5.呼碱合并代酸 4.5.1. 病因(causes) 水杨酸中毒;肾衰合并通气过度 4.5.2. 特点( characteristics )1、 pH (-)、↑、↓2、PaCO2 ↓3、[HCO3-] ↓ 4.6.代酸合并代碱 4.6.1. 病因(causes) 呕吐伴有腹泻;肾衰伴呕吐 4.6.2. 特点( characteristics )pH 、PaCO2 、[HCO3-] 不定 5.1.三重性酸碱紊乱:1、呼酸+代酸+代碱2、呼碱+代酸+代碱 6.1.酸碱平衡失调的判断 将多种指标简化成三项,并用箭头表示其升降SB ? AB ? BB↓,BE(-)↑ 6.1.1.根据pH定酸碱: 6.1.2.根据原发因素定代谢还是呼吸: 6.1.3.根据代偿情况定单纯还是混合 3、根据AG定单混,定两重还是三重 第四章 缺 氧 缺氧的概念: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改变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hypoxia) 常用的血氧指标:氧分压(PO2)氧容量(CO2 max)氧含量(CO2 ). 氧饱和度( SO2 ) 氧分压: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 O2 产生的张力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