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商行政执法讲课稿
今天很荣幸能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办案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下面,我想主要讲一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当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案件时的违法所得计算问题
2、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出资以及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公司登记四类案件的定性区别
3、企业注销后的处罚问题
4、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后,对于违法行为发生在新法施行以前的,行政机关如何适用法律?
5、当前法制部门正在从事的涉及全系统执法几项工作,向大家作一个说明,也请大家支持。
一、当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案件时的违法所得计算问题
大家知道,工商部门查处经济违法案件,一般总会涉及到当事人违法所得的计算问题,这既是案件要求事实调查清楚的需要,也是在最终处罚时所要面对一个一般性问题,要不要没收,没收的违法所得倒底有多少?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执法办案的同志都知道,同一个案件,实践中违法所得计算宽严不一,最终结果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当然,在我们工商部门的执法实践中,我们一直是按国家工商局 按335、336号答复执行, 具体规定为:
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通知 工商检字[1989]第336号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根据各地的要求和已经变化了的新情况,为了实事求是地处理案件,现对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的计算方法问题作如下规定:
1、在生产经营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构成投机倒把违法违章行为的,其非法所得的计算方法是:凡有进销价(包括批发价、零售价)的,以销价与进价之差作为非法所得;属于生产加工的,以生产加工的产品的销价与成本价之差作为非法所得。
2、为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活动提供货源、支票、现金、银行帐户等其它方便条件,或者代出证明,代开发票,代订合同以及虽未直接参与违法经营活动,但在违法活动中采用各种手段,牟取非法利益的,以全部非法收入作为非法所得。
3、投机倒把违法违章行为人如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处理决定之前已缴纳税款的,在计算非法所得时应予以扣除,未交纳的不予扣除。
4、在计算非法所得时,如有商品已经售出,货款尚未收到的情况,也应包括在内。
自本文发布之日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投机倒把和违章案件非法所得的计算方法问题的复函》[(83)工商130号]停止使用。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一日
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答复
2
工商公字[1994]第355号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对查处无照经营的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请示》(京工商文字[1994]20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其非法所得的计算方法,均可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通知》(工商检字[1989]第336号)的规定执行。该《通知》第一条中所称“成本价”,即生产加工产品的原材料购进价格,不含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其它费用。
对没有任何正式票据的无照经营案件,应以其全部收入作为非法所得,难以确认或计算非法所得的个人无照经营案件,可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确认的违法行为人的口述或提供的书面清单,作为确定其经营额及非法所得的依据。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在国家工商局后来在一系列答复中,许多经济违法案件违法所得的计算都是参照335、336号答复执行的。
针对这种违法所得的计算方式,我们苏州地区的司法实践也予以了坚定地支持。
案例:东丰建业制衣有限公司伪造产品产地案 1)处罚情况 一、案件的基本情况
3
苏州东丰建业制衣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兴业路西侧。法定代表人林金标,公司董事长。
2004年9月20日,苏州工商局以苏州东丰建业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丰公司)伪造服装产地(在服装吊牌上标注“产地:上海,而实质为太仓代工生产”),欺骗消费者,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四项定性,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决定没收其违法所得684577元。东丰公司不服处罚,于2004年11月15日向沧浪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经审理,以苏州工商局在处罚前未告知东丰公司听证权为由,撤销了苏州工商局的苏工商处字[2004]第33号行政处罚决定。
因为程序不合法而被法院撤销的行政处罚,按照《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完全可以再次作出行政处罚,甚至人民法院还可以判决苏州工商局重新作出行政处罚,所以苏州工商局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扣除了一笔几百元的红票冲抵后,于2005年4月6日对东丰公司发出苏工商听告字(2005)年第2—1号听证告知书,拟对东丰公司作出没收683863.09元的行政处罚。东丰公司于4月11日提出听证要求,苏州工商局于4月19日发出了听证通知书,于4月28日召开听证会。
然后,苏州局就再次作出处罚决定,当事人当然不服,再次起诉, 到法院一审,二审,最终工商部门胜诉。
应该说,这个案件对苏州工商局,甚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有三点:
1、管辖权争议问题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