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09 水循环与水资源 教学案 (教师版).doc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09 水循环与水资源 教学案 (教师版).doc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0:23:47

4.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5.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海陆间大循环 B.跨流域调水 C.水库 D.地下水补给湖水 【答案】4.C 5.A

【解析】4.水库对大气热力环流影响微弱。5.海水淡化流程可看作海陆间循环的微型展示。

【设置问题思考】——提出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1.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为何还会出现水资源危机?

2.“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成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3.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是什么?

5.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是怎样形成的?

6.以色列的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但其粮食、蔬菜、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分析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和主要途径是什么? 【问题思考答案】

用心 爱心 专心 5

1.自然原因:①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所占比重极小;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人为原因:①工农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水量增加,使水资源的数量减少;②生产、生活排放废弃物增多,以及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污染了河流和湖泊,使水资源的质量下降;③水资源浪费严重。

2.大气降水。海陆间水循环。

3.①地表径流(建水库,跨流域调水);②降水(人工降水);③下渗(破坏植被等);④陆地水的蒸发(围湖造田等)。

4.造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主要是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首先在东南沿海登陆,越靠近东南部的地区,降水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水资源越丰富,造成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冬春季节我国主要受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水量较少。

5.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速度,就会导致资源型缺水;如果人类利用不当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就会导致水质型缺水。

6.由于以色列大部分为热带荒漠,所以限制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水源;在发展农业过程中,该国加大科技投入,发展节水农业,使其农业得以良性发展。

【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

(2012全国新课标卷)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

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

A. ①地 B.②地 C.③ 地 D.④地

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答案】4.D 5.C

【解析】该题组考查河流流量变化特点及其成因,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4.根据图1b中甲乙两水文站测得流量都有增加且甲测得洪峰流量早于乙水文站,可知这次暴雨带来河流洪峰先经过甲再流经乙水文站,即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④地。 5.读图可知,由于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湖泊对河流的流量进行了分流,从而使得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河流流量变化特点及其成因。

(2012广东卷)7.图2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时,洞庭湖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结合图2可知,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为①③,即选C。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

(2012山东卷)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用心 爱心 专心 7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解析】(2)注意抓住“水”“沙”二字分析,“水”多的原因需要考虑水的来源,“沙”多主要考虑含沙量的大小,从影响含沙量增大的原因分析;(3)本题的分析一般都考虑到水的减少,易漏掉地上河的形成条件极其影响。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读图1,完成6~8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4.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5.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海陆间大循环 B.跨流域调水 C.水库 D.地下水补给湖水 【答案】4.C 5.A 【解析】4.水库对大气热力环流影响微弱。5.海水淡化流程可看作海陆间循环的微型展示。 【设置问题思考】——提出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1.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