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频实验本科

高频实验本科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3 18:26:08

1.静态调制特性测量

输入端不接音频信号,将频率计接到调频器的F端。C3(=100pf)电容分别接与不接两种状态,调整Rp1使Ed=4V时f0=6.5MHz,然后重新调节电位器RP1,使Ed在0.5~8V范围内变化,将对应的频率填入表7.1。

表 7.1

Ed(V) fo=(MHz) 接C3 不接C3 0.5 1 2 3 4 5 6 7 8 2.动态测试(需利用相位鉴器频作辅助测试):

实验条件:将实验板4中的相位鉴频器电路按要求接好线,即电路中的E、F、G三个接点分别与CT1、CT2、CT3、连接,其目的是确保鉴频器工作在正常状态下。(即:呈中心频率为6.5MHz,上下频偏及幅度对称的S形曲线。)

(1)C3 电容不接,调RP1使Ed=4V时,调RP2使fo=6.5MHz,自IN端口输入频率f=2KHz的音频信号Vm,输出端接至相位鉴频器,在相位鉴频器输出端观察Vm调频波上下频偏的关系,将对应的频率填入表7.2。

表7.2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不接 C3 △f(MHz) 接 C3 上 下 Vm(A) △f(MHz) 上 下 (2)接上C3电容后测试,方法同上,将对应的频率填入表7.2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

2.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静态调制特性曲线,并求出其调制灵敏度S,说明曲线斜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在坐标纸上画出动态调制特性曲线,说明输出波形畸变原因。

19

实验八 相位鉴频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相位鉴频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鉴频特性曲线(S曲线)的正确调整方法。

3.将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两实验板进行联机试验,进一步了解调频和解调全过程及整机调试方法。

三、实验主要仪器

1.双踪示波器 3.频率计

2.扫频仪 4.万用表

5.实验板G4

四、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实验内容,预习有关相位鉴频的工作原理,以及典型电路和实用电路。

2.分析初级回路、次级回路和耦合回路有关参数对鉴频器工作特性(S曲线)的影响。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电路见图8-1

GNDC13 C14 CT1R2 IN R4 D2R9R1 R3 R5C3 10K+B C1C2 C7V2 L2 CT2C10 R7 R11 C12 D1 V1C6 L1 R6 C15 C16 L3+12VR12 R8 R10 OUTCT3C4 C11 GND

图8-1鉴频器

1.用扫频仪调整鉴频器的鉴频特性。

实验条件:将实验电路中E、F、G三个接点分别与半可调电容CT1、CT2、CT3连接。 将扫频仪输出信号接入实验电路输入端IN,其输出信号不宜过大,一般用30dB衰减器,扫频

20

频标用外频标,外频标源采用高频信号发生器,其输出频率调到6.5MHz。

(1)调整波形变换电路的回路频率。

将扫频仪输入检波头插入测试孔A,耦合电容CT3调到最小,此时显示屏将显示一谐振曲线图形。调CT1、使谐振曲线的谐振频率为6.5MHz,此时频标应在曲线顶峰上,再加大耦合电容CT3的容量,输入检波头插入测试孔B,此时显示屏幕出现带凹坑的耦合谐振曲线图形,调CT1、CT2、CT3、使曲线6.5MHz频标出现在中心点,中心点两边频带对称。

(2)调整鉴频特性S型

扫频仪输入检波探头改用双夹子电缆线,接至鉴频器输出端OUT即可看到S型曲线,参见图8-2,如曲线不理想,可适当调CT1上下对称:调CT2曲线为6.5MHz;调CT3使fo中心点附近线性度调好后,记录上、下二峰点频率和二峰点高度格数即fm、Vm、Vn。

图 8-2 鉴频特性

(3)用高频信号发生器逐点测出鉴频特性输入信号,改接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入电压约为50mV,用万用表测鉴频器的输出电压,在5.5MHz~7.5MHz范围内,以每格0.2MHz条件下测得相应的输出电压。并填入表8.1。

表 8.1

f(MHz) Vo(mV) 5.5 5.7 5.9 6.1 6.3 6.5 6.7 6.9 7.1 7.3 7.5 找出S曲线正负两点频率fmax, fmin 及Vm,Vn。 2.观察回路 CT1、CT2、CT3对曲线的影响。 (1)调整电容 CT2对鉴频鉴特性的影响。

记下CT2>CT2-0或G2< CT2-0的变化并与 CT2= CT2-0曲线比较,再将 CT2调至 CT2-0正常位置。注: CT2-0表示回路谐振时的电容量。

(2)调 CT1重复(1)的实验。

21

(3)调 CT3 较小的位置,微调CT1 CT2得S曲线,记下曲线中点及上下两峰的频率(f0、fmin、fmax)和二点高度格数Vm、Vn再调 CT3到最大,重新调S曲线为最佳,记录:foˊfmin、fmax和 Vˊm、Vˊn的值。

定义:峰点带宽BW=fmax-fmin 曲线钭率S=(Vm-Vn)/BW

比较CT3最大,最小时的BW和S。 3.将调频电路与鉴频电路连接。

将调频电路中心频率调为6.5MHz,鉴频器中心频率也调谐在6.5MHz,调频输出信号送入鉴频器输入端,将f=2KHz,Vm=400mV的音频调制信号加至调频电路输入端进行调频。

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比较二者的异同,如输出波形不理想可调鉴频器CT1、CT2、CT3。将音频信号加大至Vm=800mV,1000mV……观察波形变化,分析原因。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画出鉴频特性曲线, 2.分析回路参数对鉴频特性的影响。

3.分析在调频电路和鉴频电路联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画出调频输入和鉴频输出的波形,指出其特点。

22

搜索更多关于: 高频实验本科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静态调制特性测量 输入端不接音频信号,将频率计接到调频器的F端。C3(=100pf)电容分别接与不接两种状态,调整Rp1使Ed=4V时f0=6.5MHz,然后重新调节电位器RP1,使Ed在0.5~8V范围内变化,将对应的频率填入表7.1。 表 7.1 Ed(V) fo=(MHz) 接C3 不接C3 0.5 1 2 3 4 5 6 7 8 2.动态测试(需利用相位鉴器频作辅助测试): 实验条件:将实验板4中的相位鉴频器电路按要求接好线,即电路中的E、F、G三个接点分别与CT1、CT2、CT3、连接,其目的是确保鉴频器工作在正常状态下。(即:呈中心频率为6.5MHz,上下频偏及幅度对称的S形曲线。) (1)C3 电容不接,调RP1使Ed=4V时,调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