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沙理工《土力学》习题(第一章)
习题 1
1 土力学是利用_土力学_的一般原理和_土工测试_技术来研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 2 土是_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_的产物,是各种矿物的集合体。它与其它连续固体介质的最主要区别是_散粒性_ 和 多相性_
3 最常用的颗粒分析方法有_筛分析法_ 和 _水分法(沉降分析法)__ 4 著名土力学家_太沙基_的专著《土力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土力学的开始 5.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是用颗粒级配曲线来表示的。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 A.土颗粒大小较均匀,级配良好 B.土颗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C. 土颗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6.作为填土工程的土料,压实效果与不均匀系数Cu的关系:
A.Cu大比Cu小好 B. Cu小比Cu大好 C. Cu与压实效果无关
7.有三个同一种类土样,它们的含水率w都相同,但是饱和度Sr不同,饱和度Sr越大的土,其压缩性有何变化?
A.压缩性越大 B. 压缩性越小 C. 压缩性不变
8.有一非饱和土样,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度由80%增加至95%。试问土样的重度γ和含水率w怎样改变?
A.γ增加,w减小 B. γ不变,w不变 C. γ增加,w增加
9. 有三个同一种类土样,它们的天然重度都相同,但含水率不同,含水率大小对土的压缩性有何影响
A.含水率大,压缩性越大 B. 含水率大,压缩性越小 C. 含水率对压缩性无影响
10.土的粒度成分是指
A.土颗粒的大小 B. 土颗粒的大小的级配 C. 土颗粒的性质
11.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包括:土粒比重、含水率、重度、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其中哪些为直接指标?
A.含水率、孔隙比和饱和度 B.含水率、重度、孔隙比 C. 土粒比重、含水率、重度
12.所谓土的含水率,主要是指:
A.水的质量与土体总质量之比 B. 水的体积与孔隙的体积之比 C. 水的质量与土体中固体部分质量之比
13.已知一土样,土粒比重为2.7,含水率为30%,干重度13KN/m3,天然重度18 KN/m3,
饱和重度为18.2KN/m3,,则该土样的孔隙比e为: A.e=1.7 B. e=1.06 C. e=0.93
14.已知某填土工程填料的天然重度17 KN/m3,干重度14.5 KN/m3,饱和重度18 KN/m3,塑性指数Ip=14,液限WL=33%,最优含水率等于塑限,试问下述何种施工方法是正确的? A.土料湿度适宜可直接碾压施工 B. 土料太湿,需翻晒,降低含水率至最优含水率,再施工 C. 土料太干,需加水至最优含水率,再施工 15.下列三个土样,试判断哪一个是粘土?
A.含水率w=35%,塑限wp=22%,液限指数IL=0.9 B. 含水率w=35%,塑限wp=22%,液限指数IL=0.85 C. 含水率w=35%,塑限wp=22%,液限指数IL=0.75 16.下列三个土样,试判断哪一个是粉质粘土粘土? A.含水率w=42%,塑限wL=50%,液限指数IL=0.4 B. 含水率w=35%,塑限wL=45%,液限指数IL=0.5 C. 含水率w=30%,塑限wL=40%,液限指数IL=0.3
17.有三个土样,测得液性指数IL均为0.25,其天然含水率和塑限如下,哪个土样属于粘性土?
A.w=35%,wp=30% B. w=30%,wp=26.5% C. w=25%,wp=22% 18.评价砂土的物理特性,是采用下列哪组指标来描述?
A.塑性指数、液限指数和含水率 B.孔隙比、相对密实度和标准贯入击数 C. 最大干重度、压实系数和最有含水率
19.评价粘性土的物理特征指标主要有哪些?
A.天然孔隙比、最大孔隙比、最小孔隙比 B.最大干重度、最优含水率、压实系数 C. 天然含水率、塑限、液限
20.有三个同一种类土样,它们的含水率都相同,但饱和度不同,饱和度大的土,其压缩性有何变化
A.压缩性越大 B. 压缩性越小 C. 压缩性不变 判断题
1.甲土的饱和度大于乙土的饱和度,则甲土的含水率一定高于乙土的含水率 错
2.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是用含水率表示的,现有甲、乙两种土,测得它们的含水率w甲?w乙,则可以断定甲土比乙土软
3.土的液性指数IL会出现IL>0或IL<0的情况 4.土的相对密实度Dr会出现Dr>1或Dr<1的情况
5.土的天然重度越大,则土的密实性越好 看似短暂的一生,其间的色彩,波折,却是纷呈的,深不可测的,所以才有人拼尽一切阻隔,在路漫漫中,上下而求索。 不管平庸也好,风生水起也罢,其实谁的人生不是顶着风雨在前行,都在用平凡的身体支撑着一个看不见的灵魂? 有时候行到风不推身体也飘摇,雨不流泪水也湿过衣衫,而让我们始终坚持的除了一份信念:风雨总会过去,晴朗总会伴着彩虹挂在天边。 一定还有比信念还牢固的东西支撑着我们,那就是流动在心底的爱,一份拳拳之爱,或许卑微,却是我们执著存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跨越任何险阻的勇气、力量和最美丽的理由。 人生的途程积累了一定的距离,每个人都成了哲学家。因为生活会让我们慢慢懂得:低头是为了抬头,行走是为了更好地休憩,不阅尽沧桑怎会大度,没惯见成败怎会宠辱不惊,不历经纠结怎会活得舒展? 看清才会原谅,有时的无动于衷,不是不屑,不是麻木,而是不值得。有时痛苦,不是怕失去,不是没得到,而是因为自私,不肯放手,不是自己的,也不想给。 人生到最后,有的人把自己活成了富翁,有的人却一无所有。 梭罗说:一个人富裕程度如何,要看他能放下多少东西。大千世界,我们总是想要的太多,以为自己得到的太少。是啊,一个贫穷的人怎么会轻易舍得抛下自己的所有呢?到了一定年龄,才会明白一个人对物质生活的过多贪求,反而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愈加贫穷。
人生到了最后,其实活出的只是一个灵魂的高度,清风明月,花香草色,便是一袖山水,满目清澈。放下从前,放下过去,从容地走入当下,和自己的内心交流,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听时光走过的声音,嗅闻它御风而过的芳香…… 如果兜兜转转了大半个人生的你,此刻依然觉得自己很贫穷,那么愿一无所有的你, 看似短暂的一生,其间的色彩,波折,却是纷呈的,深不可测的,所以才有人拼尽一切阻隔,在路漫漫中,上下而求索。 不管平庸也好,风生水起也罢,其实谁的人生不是顶着风雨在前行,都在用平凡的身体支撑着一个看不见的灵魂? 有时候行到风不推身体也飘摇,雨不流泪水也湿过衣衫,而让我们始终坚持的除了一份信念:风雨总会过去,晴朗总会伴着彩虹挂在天边。 一定还有比信念还牢固的东西支撑着我们,那就是流动在心底的爱,一份拳拳之爱,或许卑微,却是我们执著存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跨越任何险阻的勇气、力量和最美丽的理由。 人生的途程积累了一定的距离,每个人都成了哲学家。因为生活会让我们慢慢懂得:低头是为了抬头,行走是为了更好地休憩,不阅尽沧桑怎会大度,没惯见成败怎会宠辱不惊,不历经纠结怎会活得舒展? 看清才会原谅,有时的无动于衷,不是不屑,不是麻木,而是不值得。有时痛苦,不是怕失去,不是没得到,而是因为自私,不肯放手,不是自己的,也不想给。 人生到最后,有的人把自己活成了富翁,有的人却一无所有。 梭罗说:一个人富裕程度如何,要看他能放下多少东西。大千世界,我们总是想要的太多,以为自己得到的太少。是啊,一个贫穷的人怎么会轻易舍得抛下自己的所有呢?到了一定年龄,才会明白一个人对物质生活的过多贪求,反而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愈加贫穷。 人生到了最后,其实活出的只是一个灵魂的高度,清风明月,花香草色,便是一袖山水,满目清澈。放下从前,放下过去,从容地走入当下,和自己的内心交流,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听时光走过的声音,嗅闻它御风而过的芳香…… 如果兜兜转转了大半个人生的你,此刻依然觉得自己很贫穷,那么愿一无所有的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