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专题03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高考押题)(带答案解析)
养。思想的微风徐徐吹来,枝干婆娑,摇曳多姿,树叶哗哗,述说着无穷的奥妙。不同的轻风吹来,吹出了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姿态。要么鹅黄,要么深绿,要么卷曲,要么舒展。在广阔的文章大地上,充分展示了它的多姿多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形式灵活的特点。
【解析】解题要审清题意要求,抓住所压缩句子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词语:“散文”。然后挖掘比喻义,归纳本义,形成答案。
2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材料的要点,不超过20个字。
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管理副教授弗朗西丝卡·吉诺说:“我们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在恶劣天气下,人们能更好地专注于工作,此刻的天气不会让他们脾气糟糕,因为他们能心无旁骛,不会去想着到外面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研究人员要求200名成人预测天气对个人工作效率的影响。超过80%的人预测好天气会提高工作效率,约同样比例的人预测坏天气会降低效率。
为了检验预测是否准确,研究人员对日本东京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年半的调查,持续追踪该行雇员的工作效率。研究人员将获取的具体数据与同时期东京的气象数据做了比较,发现降雨量每增加1英寸,工作人员完成每单交易的时间就减少1.3%。“我们发现,能见度低且极端温度也与工作人员效率高的时期相符。”吉诺说,“同时,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则工作效率低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研究表明恶劣天气会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或“研究表明天气好坏与工作效率高低成反比”。) 【解析】这是一个新闻性语段,共三段文字,第一段是导语,材料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导语部分,即“在恶劣天气下,人们能更好地专注于工作”。据此概括即可。
28.根据所提供语段的意思,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一句话,要求能解释“真正的享受”,不超过30个字。 怎样才算真正享受人生呢?对此就不免见仁见智了。依我看,我们时代的迷误之一是把消费当作享受,而其实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并不想介入高消费能否促进繁荣的争论,因为那是经济学家的事,和人生哲学无关;我也无意反对汽车、别墅、高档家具、四星级饭店、KTV包房等等,只想指出这一切仅属于消费范畴,而奢华的消费并非享受的必要条件,更非充分条件。当然,消费和享受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有时两者会发生重合。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走马看花式的游览景点只是旅游消费,陶然于山水之间才是大自然的真享受;用电视、报刊、书籍解闷只是文化消费,启迪心智的读书和艺术欣赏才是文化的真享受。
要言之,真正的享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心灵参与的,其中必定包含了所谓“灵魂的愉悦和升华”的因素 或:与金钱(物质)不成正比,
而与审美、启迪心智等心灵活动有关
【解析】这段话的中心是“怎样才算真正享受人生呢”,文中列举了一系列的看法,最后作者都否定了,在结尾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走马看花式的游览景点只是旅游消费,陶然于山水之间才是大自然的真享受;用电视、报刊、书籍解闷只是文化消费,启迪心智的读书和艺术欣赏才是文化的真享受”从这里去概括提炼观点,即可得出答案。
29.下面文字阐述了人们在雾霾天气自我保护的具体做法,请简要概括成四点,要求每一点不超过7个字。
雾霾天气里,粉尘颗粒多,因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需要通风也要等到太阳出来再开窗。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甚至导致心脏痛发作,引起生命危险。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如果需要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为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营养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答: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太阳出来再开窗 ②不适宜外出晨练 ③外出带棉质口罩 ④饮食应清淡健康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文段的信息要点,要先切分层次,看看文段具体是从哪几个方面谈“保护措施”的,要注意排除不必要的信息,然后筛选出关键词。
30.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在空格里续写合适的一句话,不超过20个字。
匠人们在选择小提琴木料时,非常在意树木的年轮。在他们看来,每棵经历岁月洗礼的大树中都藏有一个精灵,而这个精灵正是一把提琴的灵魂。木料选出,风干切割后,放入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房间四到五年。这样,本来混沌的木板就有了灵异,万籁俱寂中那些曾经吐纳的自然之气、收藏的百鸟之声,才会像沙漏一样从木头中渗透出来。琴的制作如此,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一个人要成大器,必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长期积淀,韬光养晦。
【解析】所给语段包含两层意思:①“木料选出,风干切割后,放入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房间四到五年” 长期积淀;②“这样,本来混沌的木板就有了灵异,万籁俱寂中那些曾经吐纳的自然之气、收藏的百鸟之声,才会像沙漏一样从木头中渗透出来” 韬光养晦。
31.请将“海上生明月”“千里共婵娟”“月是故乡明”三句古诗词串联在一起扩展成一段文字,表达一个明确而又集中的主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引用除外),不少于6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海上生明月”,望着这一轮玉盘似的圆月,忽然意识到这又是一个三五之夜。秋风吹拂,白露为霜,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从脑中迸出。家乡可好?父母是否康健?他们是否也在望着这轮明月思念远方的我?想回家的感觉从来没有如此强烈过,可回去是不现实的,那就来一点无奈的自我安慰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三句古诗词的中心是“月”,作答时,可从“月”出发,表达思乡念家的情感。修辞手法上可选择比喻、拟人、排比等。
32.请根据下列词语,写一句宣传“科学备考”的广告语。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规律 蛮干 健康 梦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遵循复习规律,反对有损健康的蛮干,让科学备考托起我们的梦想。
【解析】从所给的4个词语与“科学备考”的关系来看,“科学备考”应遵循学习规律,反对蛮干,注意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身心;实现梦想是“科学备考”的目的。考虑到字数限制,可使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
33.请使用下列词语,展开合理想象,描写G20杭州峰会安保工作誓师大会的场景。要求突出主题,语言表达形象、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70~90字之间。 峰会 安保 气势 斗志 宣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整齐的方阵,雄壮的气势,坚实的步伐,昂扬的斗志,威风八面的铁血男儿,英姿飒爽的巾帼女杰。授旗,众志成城;宣誓,气贯长虹;为国际峰会全力以赴无怨无悔,用优质安保攻坚克难尽展风采。
【解析】作答本题可以在各个词语前后加上合适的修饰词,即什么样的峰会,什么样的安保,气势如何,斗志怎样,宣誓效果怎样等等。修辞上,采用比喻比较容易,如“气势如猛虎下山”“安保如铜墙铁壁”等。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修辞手法。
34.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5字。 气息 料峭 闪亮 油然而生 轻松自如 蓄势待发 勃发生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虽还是春寒料峭时,但大地已勃发生机,春的气息在柳枝上蓄势待发,在鸟儿的啼唱中闪
亮登场。
【解析】试题所给7个词语,只需使用其中的4个即可,重点是以一个词语为中心内容,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35.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夜雨 窗外 世俗喧嚣 寂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栖身小屋,我被寂寞团团围住,屋内一灯如豆,窗外夜雨如帘。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往日的世俗喧嚣,一时间被浇灭,天地万物归于平静。
【解析】作答本题,要根据所给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一个具体的语境进行描写。除此之外,还必须搞清楚四个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夜雨”点明环境,“窗外”是观察的角度,“寂寞”是感受,“世俗喧嚣”是认识。在描写过程中,必须运用题干要求的修辞方法。
36.阅读下面这首诗,用优美的语言再现诗人描绘的生活图景。要求:①符合诗意;②想象合理;③不超过100字;④标点使用准确。 采莲曲二首(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在莲叶密布的荷塘上,一群少女撑着小船前来采莲。姑娘们绿色的裙摆如同荷叶一般随风摆动,红润的脸颊与盛开的荷花相映生色。荷叶茂密,她们的身影渐渐隐没不见。歌声由池中传来,这才知道她们正穿行在荷花丛中。
【解析】在还原诗境时应注意诗句中出现的景物、人物;要使语言优美,可使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描写应符合诗歌意境。此外,字数应控制在题干要求的范围内。 3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文意补写文末两处画线处的内容。(每句不超过14个字)
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高达54.4%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表示“没时间读书”,43%的大学生日均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多数大学生上网时长远超读书时长。而在阅读类型中,休闲娱乐性图书和考级考证书籍排在前两位,经典名著却受人冷落,鲜有人问津。对此,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两个感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