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第二十七次调查研究报告
长。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基于应用的垂直类即时通讯工具发展加速,垂直类即时通信工具用户规模的增长成为推动整体即时通信用户增长的又一动力。 2. 博客
截至2010年12月,,%,,年增用户7310万人,年增长率33%。
博客的快速增长与即时通信、SNS、微博客等国内社交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第一,即时通信的空间日志功能、SNS 的博客功能带动了博客应用的增长。同时,即时通讯和 SNS 的用户关系基础,使博客正在升级成为朋友之间加深了解,进行深度交流的重要媒介;
第二,微博客对博客写作行为具有一定激励作用。微博客在传播方面的优势,丰富了博客作者观点的传播渠道,带来了个人博客阅览量的增长,更加满足了博客写作者希望获得关注和认同的需求。
但同时,伴随博客影响力的快速提升,博客应用的发展也面临许多挑战。根据用户反馈,博客文章评论中的“垃圾广告”是博客用户遇到的普遍问题;其次,博客版权保护不利,博客文章被转载但未标明作者和出处等现象影响了博主的积极性,是博客未来发展中
急需解决的问题。 3.微博客
2010年,国内微博客用户规模约 6311万人,%。%,微博客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端信息生产和消费行为快速拓展。
2010 年是微博客快速兴起的一年。微博客凭借平台的开放性、终端扩展性、内容简洁性和低门槛等特性,在网民中快速渗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媒体。具体体现在:其一,微博客成为网民获取新闻时事、人际交往、自我表达、社会分享以及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其二,微博客成为社会公共舆论、企业品牌和产品推广、传统媒体传播的重要平台。 微博客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网络应用,对互联网产业将产生深远影响。第一,微博客正在发展成为重要的新闻源,使新闻媒体的传播形态发生变化;第二,微博客与即时通信、博客、社交网站用户的高度重合,将对其他社交网络应用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将加快社交网络的平台化发展;第三,微博客信息的即时性、碎片化等特征,将加快实时搜索等网络服务的技术开发和应用。 4.社交网站
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和渗透率均比去年有较大提
升。截止 2010年12 月,,较去年年底增长 5918万人,网民使用率为 %,比 2009 年增加 个百分点。 虽然社交网站用户规模增长迅速,但依然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如何开发黏住用户的服务,在经历了“全民偷菜”的阶段后,开发新的社交服务用以提高用户粘性难度越来越大,而这也促使更多的社交网站开放平台进行补充;另一方面,广告依然是社交网站盈利的主要来源,但社交网站的朋友关系、实名制等潜在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将商务活动、生活服务等现实活动引入到社交网站,可以进一步挖掘社交网站潜在价值。
(四)网络娱乐 1. 网络游戏
截止 2010 年 12 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 亿,较 2009 年底增长 3956 万,增长率为 15%。与此同时,网民使用率也出现了下降,从 2009 年底的 %降至 %,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已经进入平台期。
从网络游戏行业的发展趋势看,在用户增长减缓的情况下,产品的细分需求进一步提升,游戏年龄偏长以及丰富的产品促使用户选择更为理智,提升产品的对于不同用户的针对性已经成为产品竞争的关键。另
一方面,在新游戏用户越来越少的形势下,未来更多的是游戏类型间的用户转换,例如从小型休闲游戏用户向大型游戏用户的转换,网页游戏与大型网络游戏间的相互渗透等等,而这种趋势也加大了游戏运营商平台的建立。
截至2010年12月,网络文学使用率为 %,用户规模达 ,较 %,是互联网娱乐类应用中,用户渗透率唯一增长的应用。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降低了文学写作和发表的门槛,让大众获得了更多参与文学创作和阅读的机会,从而带动了网络文学的繁荣。更多传统文学作家借助互联网发表和传播作品;传统文学奖项把网络文学纳入评选;线下出版社与文学网站积极合作出版书籍;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热播。网络文学在创作主体、流通渠道、用户参与等方面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有力推动了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的增长。 3. 网络视频
截至2010年12月,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 亿人,%。
与2009年12月底相比,网络视频用户人数年增长4354万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