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2讲:修辞手法+阅读之分析理解句子(学生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2讲:修辞手法+阅读之分析理解句子(学生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8 3:38:46

课程主题:三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2讲:修辞手法+阅读之分析理解句子 1、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学习目标 2、学会判断句子中的修辞手法 3、学会体会句子包含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一、把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3分) ì g j 解 释 陶 罐 冀复得兔 ... j òu p 不 禁 皱 眉 配得上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1.小鹿在chí táng( )边xīn shǎng( )自己dào yìng( )在河里yún chèn( )的身段。 2.jiāo ào( )的铁罐,经过许多nián dài( )以后,没了踪影,而qiān xū( )的陶罐,成了wú jià( )之宝。 三、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8分) 斤( ) ( ) 朱( ) ( ) 可( ) ( ) 寺( ) ( ) 四、写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4分) 1.“住嘴!”铁罐愤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 ..2.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 ..3.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 ..4.啊,你在推究哲理?( ) .. 猜谜语 1.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猜一动物) 2.长长的黄鳝,短短的泥鳅。弯弯的虾米,倒挂的石榴。(猜一日常用具) 3.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猜一植物) ( ) 1

【知识梳理】 ( (一)什么是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而采取的有一定表达效果的语言方式。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可以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 含义: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比喻词。这三部分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根据三部分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喻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类别 明喻 格式 甲像乙 本体(甲) 比喻词 出现 像、好像、仿佛、如、好比、似、似的、如同、犹如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变成、变为、成为 出现 喻体(乙) 例句 出现 (1)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钩。 (2)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 (1)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引方向。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借喻 乙代甲 不出现 无 出现 (1)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2)我们的教室里,一年四季都飘着雪花。 注意:不是所有的含有比喻词“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带“像”字句子的非比喻用法 1.作比较。例如:他长得像他的爸爸。 2.表猜测。例如:这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 3.表想象。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戍关战士。 4.表举例。例如:东北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 5.表说明。例如: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2)拟人 含义: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如:2

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作用: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没有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而且能使语言鲜明、形象、生动。 注: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思想、动作、神态等。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能出现比喻词“像、如”等。而比喻中的本体与喻体是相似关系,不论何种比喻,喻体必须出现。因而,拟人句不能有“人”的出现,也不能有比喻词。反过来,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 例如:啄木鸟在给树治病。(拟人) 啄木鸟像医生一样给树治病。(明喻) 啄木鸟成了医生。(暗喻) (3)夸张 含义:夸张就是故意把事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扩大或缩小,以增强表达效果,使人得到突出的印象。夸张的几种形式:①扩大夸张;②缩小夸张;③超前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4)排比 含义: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如: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5)对偶 含义:对偶就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表达相近、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可分为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串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①正对。上下句的意思相近、相似、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②反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③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3

(6)反问 含义: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1)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 例如:①这是闹着玩的吗? ②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 例如:①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作用: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7)设问 含义: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作用: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8)反复 含义: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这种修辞方法叫反复。反复可以连续,也可以间隔。 连续反复。例如: (1)湖水不停地拍打着石岸,一遍,一遍,又一遍,那声音宛如一支雄壮而优美的乐曲,时而令人感动,时而令人沉思。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间隔反复。例如: 漫画上画着一位厂长,有人告诉他车间停工待料了,他无动于衷;有人告诉他产品大量积压了,他无动于衷;有人告诉他厂房着火了,他无动于衷;有人告诉他局长来检查了,他便立即活动起来。 作用:反复用于说理文中,起强调作用;用于抒情诗或抒情散文中,起加强感情的作用。在结构上,间隔反复起到承上启下、划段分层的作用。 (9)引用 含义: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都叫引用。引用分为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直接引用)“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别气馁。(间接引用) 【例题讲解】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程主题:三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2讲:修辞手法+阅读之分析理解句子 1、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学习目标 2、学会判断句子中的修辞手法 3、学会体会句子包含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一、把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3分) ì g j 解 释 陶 罐 冀复得兔 ... j òu p 不 禁 皱 眉 配得上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1.小鹿在chí táng( )边xīn shǎng( )自己dào yìng( )在河里yún chèn( )的身段。 2.jiāo ào( )的铁罐,经过许多nián dài( )以后,没了踪影,而qiān xū( )的陶罐,成了wú jià( )之宝。 三、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