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声乐小课授课教案 - 图文
练习9 中速
练习10 稍快
练习11 中速
练习12 中速
方法和要求:1、注意气息对声音的支持,除练习12可在第一、二小节的第二拍换气外,其余各条均一口
气唱完。
2、唱li、lai音节时,既要舌尖快速运动,又要防止舌尖用劲,并保持母音的准确和清除,感
觉声音在口腔的共鸣多一些,女生多用li男生多用lai。
3、唱ma、me、mi音节时,既要做到嘴唇快速而灵活的运动,又要保持母音的准确和清除,
共鸣感觉在头腔和面罩部分多一些。
4、对某些人来说,用d、i、n、b、p等子音配以恰当的母音练习效果更佳。
女生真、假声混合的练习
练习13 慢速
练习14 稍慢
练习15 稍慢
练习16 稍慢
方法和要求:1、跨过真声能唱的音高起音,一般从小字二组d起音,先半音向上移调到能唱出的最高音,
再半音向下移调练唱,以低音能唱出声音为止。
2、以上四条均为音程下行的练习,用很小的音量(p和pp)起音才能唱出假声。声音下行过
程中不要增加音量,保持假声的位置,混入真声成分,尽可能使音声均衡不脱节。
3、保持喉头稳定、喉咙打开的状态,声音必须在气息的支持下运行。
4、可以根据个人的嗓音情况选择合适的母音,练习一段时间后,会自然的逐渐增加音量。第
二种情况是恢复正声功能,应在一段时间内着重练唱低声区,待低声区有了自然而放松的真声之后,在中声区恰当的混进假声成分。
二、作品演唱
女生
1、《春思曲》 (韦瀚章 词 黄自 曲)
分析与演唱:这是一首我国著名作曲家黄自先生一首艺术性极高的声乐精品,为上世纪初的作品,但仍是
舞台上和音乐院校经常演唱的重要曲目,其典雅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富有诗意的伴奏,无不体现着黄自先生艺术歌曲的美学追求和思想内涵。
2、《思恋》 (维吾尔族民歌 艾克拜尔-吾拉木泽 曲)
分析与演唱:这是一首新疆风格的维族民歌,有我国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首唱,抒情略带忧伤的旋律似清泉缓缓流淌,在演唱中注意高音区音量控制,中声区音色与高声区要统一,音量的强弱对比要稍突出些,以更好的表现音乐。 3、《送上我心头的思念》 (刘诗昆 词 施万春 曲)
分析与演唱:作曲家施万春1978年为女高音独唱创作的艺术歌曲《送上我心头的思念》以其优美的旋律、新颖的和声色彩和真挚的情感融化了经历十年浩劫后人们冰冻的心。歌曲中饱含了对周总理深切怀念之情,音乐抒情、婉转。为了突出歌词中抒情与叙述相结合的特点,作曲家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曲式。整首作品以五声性音阶作为旋律主体。 4、《黄水谣》 (光未然 词 冼星海 曲)
分析与演唱:这首歌曲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歌曲通过对黄河两岸人民往昔的和平生活与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苦难生活的对比,揭露、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华北以来犯下的滔天罪行。歌曲由三个乐段构成。歌曲借鉴了民谣的形式,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使它成为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演唱该曲,气息要沉稳,情绪要激动,感情要强烈,注意三段不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曲中的顿音、轻响、速度和演唱延长等唱的准确充分,深刻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对日寇侵略者的愤怒控诉。 5、《一杯美酒》 (普契尼 曲)
分析与演唱:这是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佳尼.斯基基》中罗莱塔的咏叹调,为两个段落,第一段是复乐段结构,节奏平稳,旋律未完,米哦输了少女为了爱情像父亲恳请的情景,第二段的曲调基本上市第一段的音调的变化,重复以及再现,由于节奏变化的比前舒缓,戏剧性的表达了山哦女童裤,悲伤的心境。 6、《母亲教我的歌》 (德沃夏克 曲 阿多尔夫-海杜克 词)
分析与演唱:这首作品原为作者所作歌曲集《吉普赛之歌》第四首,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在行板速度上轻轻流动的旋律带着摇篮曲的摆动感,句尾切分节奏和大跳音程更曾强了旋律起伏感,曲调温和亲切,充满对往事的怀念,第二乐段旋律再现时,加入装饰音的变化,后两乐句则有了新发展,形成全曲高潮,流露出难言情感,全曲演唱对气息控制要求较高情绪饱满,且有节制,注意对音量的强弱对比控制,以突出音乐感染力。 7、《你们可知道》 ( 莫扎特 曲)
分析与演唱:这首咏叹调选自《费加罗的婚礼》,采用复三部曲的结构,它的情调好像是一首小夜曲。但是内容更加丰富,感情更复杂,去歌曲曲调以大跳和半音级进的交替进行,中段二度转调以及宣叙的进行,
生动细腻的表现了一个情窦初开。天真的小青年幻想得到伯爵夫人的爱情。但是有些害怕表白的心情。 8、《西班牙女郎》 ( 奇阿拉 词曲)
分析与演唱:这首西班牙民歌热情饱满,情绪十分热烈。全曲由两个大的段落构成。第一段旋律以级进为其特点,节奏鲜明,显得坦率,真挚。尤其是该段落结束时的变化音,形成离谱,给人以新颖和独特感,第二段落在同主音的大调上展开。长短脚踢的节奏,跳动的音调一基调是变化是旋律十分明亮,感情十分真挚,热烈,奔放。给人以煤的感受。
男生
9、《松花江上》 ( 张寒晖 词曲)
分析与演唱:旋律以反复环绕咏唱方式引伸展开,跌宕起伏的旋律一直在控诉痛苦之中进行,演唱时倾诉要深沉,但不要造做出低沉的音色,声音要流畅自然。因旋律、歌词本身已给听者以清楚的交待,所以不要再作人为的“哭腔”。男高音特有的英雄音色要表现出来,给听者以戏剧性的感受。当唱到尾声“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时,要让声音充分展开,在强有力的声音中 10、《啊!中国的土地》 (孙中明 词 陶思耀 曲)
分析与演唱:该曲旋律优美、感情真挚。全区是二段式结构,第一乐段曲调委婉,句尾反向大跳、使该曲颇具感染力。第二乐段开始初曲调形成高潮,以离调形成新的色彩变化,表现人们甘像种子、百灵、杨柳、青松那样报效祖国,词曲和谐的结合,旋律起伏跌宕,深沉而又细腻的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炙热而深邃的情感。 11、《大江东去》 (苏轼 词 青主 曲)
分析与演唱:歌曲的伴奏运用也是很有特色的。在第一段中,从第九小节开始插入的间奏,那“惊涛拍岸”似地描写,很有特色。在第二段中,右手弹主旋律加和音,左手在低声区弹三连音,对于表现舒展、潇洒的旋律,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演唱这首歌,必须具备音量宏大的歌喉与宽阔广大的音域,同时要了解遵守各种表情记号和术语。 12、《小夜曲》 (舒伯特) 分析与演唱:《小夜曲》, 这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此曲采用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成。 13、《重归苏莲托》 (库尔蒂斯 词曲)
分析与演唱:歌曲分为两个段落,采用了同名的大小调的变换手法,色彩对比鲜明。是旋律富有很强的表现力,第一乐句的两小节基本贯穿两段落,使全区风格情绪统一。歌曲唱出了工人对爱人的呼唤,表达其思念的情感。 14、《菩提树》 (舒伯特) 分析与演唱:《菩提树》是舒伯特的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中比较著名的一首,是舒伯特1827年根据德国诗人威廉.谬勒的诗谱写的声乐套曲。《菩提树》是《冬之旅》中的第五首小曲。《冬之旅》包括了24首艺术歌曲,《冬之旅》的内容是:一个被所有人――包括他所追求的爱人――抛弃的流浪者,背井离乡,孤独地踏上茫茫地旅途。在旅途,他所看到的景物――沉睡的村庄、邮站、路旁的菩提树、潺潺的小溪,都引起他万千的思绪。他期望有宁静幸福的生活,而现实是他难以维生,何况自己的亲人。这种悲剧性的抒情,既反映了舒伯特痛苦的人生,也映衬了梅特涅反动专制下社会生活的阴霾。 15、《三套车》 (俄罗斯民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