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3.2熔化和凝固精讲精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3.2熔化和凝固精讲精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0 23:49:01

专题3.2 熔化和凝固

课前预习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叫凝固.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如冰、海波、石英、水晶及各种金属.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3.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4.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能继续吸热;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能继续放热。

知识点解读与典例突破

知识点一: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状态 固定 液态 气态 形状(固定/不固定) 体积(固定/不固定) 固定 不固定 不固定 固定 固定 不固定 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三种状态之间能发生相互变化。 2.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注意区别熔化和溶化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一种物态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加热。所以用“火”旁“熔”,例如加热冰熔化为水,蜡加热要熔化。

溶化指固体溶解,是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此过程不需要加热,但是必须有液体,所以用三点水旁“溶”,如把糖放在水中溶化成糖水。

3.固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1

(1)注意:酒精灯外焰加热,水浴加热、并且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者海波(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2)现象: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完后,温度才继续上升。停止加热,变成液态的海波又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还是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等到所有的海波全变成固态时,温度才又继续下降。 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停止加热,由稀变软,又变成固态,温度不断降低。 【例题1】(2019广西北部湾)下列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霜满枝头 C.滴水成冰 D.樟脑片变小 【答案】A

【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B.霜满枝头是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滴水成冰是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樟脑片变小是固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例题2】(2018·无锡)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答案】C

【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时直接凝华成固体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液

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只有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所以C项正确.

【例题3】(2019湖北荆州)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2

(1)如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 (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

(3)如图丙中 (选填“A”或“B”)是冰,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

(4)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1)从下至上(2)﹣4 (3)A;4(4)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

【解析】(1)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位置,因此按照“由下至上”安装实验装置。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读数是﹣4℃。

(3)分析图象A 可知,在0℃时,图线呈水平,此时的温度就是冰的熔点,熔化经历的时间为6min﹣2min=4min;

(4)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当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均达到沸点后,烧杯中的水可以从酒精灯继续吸热,能够沸腾,但试管中的水可以达到沸点但无法从烧杯的水中继续吸热,因此试管中的水最终不会沸腾。 知识点二:熔点和凝固点

1. 根据物质在熔化时有无固定的熔化温度可将物质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如海波、冰、石英、所有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如石蜡、沥青、玻璃、橡胶等。 2.熔点和凝固点

(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如冰的熔点是0℃、海波的熔点是48℃、萘的熔点是80℃。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的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例题4】(2019北京)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

3

【答案】晶体;有熔点。

【解析】根据图象是否有不变的温度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图象中每一阶段表示的含义及物质的状态。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80℃。 知识点三: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1.晶体熔化需要两个条件:温度必须达到熔点;让晶体继续吸热。晶体凝固也需要两个条件:温度必须降到凝固点;让晶体继续放热。

2.晶体在处于熔点和凝固点时,可能处于液态,可能处于固态,也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例题5】(2019黑龙江大庆)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冰雪消融 【答案】A

【解析】A.冰雪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故A正确;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故C错误; D.窗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需要放热,故D错误。

B.浓雾生成

C.露珠形成

D.窗花凝结

习题精练

一、选择题

1.(2019四川乐山)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专题3.2 熔化和凝固 课前预习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叫凝固.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如冰、海波、石英、水晶及各种金属.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3.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4.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能继续吸热;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能继续放热。 知识点解读与典例突破 知识点一: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状态 固定 液态 气态 形状(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