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析农村老年人性犯罪高发之现象
试析农村老年人性犯罪高发之现象
【摘要】农村老年人性犯罪一直都是一个犯罪预防的盲点,近年来,该类犯罪屡见不鲜且高发。研究该类犯罪高发之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对于有效预防和打击犯罪有着显著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性犯罪;对策
一、近五年我院所办理老年人性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
自从2009年以来,我院共办结强奸案64件78人,猥亵儿童罪,9件10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5人,年龄最大的81岁。88名性犯罪嫌疑人中其中农村人63人,占了总体的71.6﹪,农村老年人39人,占44.3﹪。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近五年来,我县老年人性犯罪在同类型犯罪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而且年龄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农村老年人性犯罪案件呈现出的特点
农村老年人性犯罪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是文化水平不高
五年来涉及犯罪的88位老年犯罪嫌疑人中文化程度,文盲7人,占8﹪;小学38人,43.2﹪;初中32人,占36.4﹪;高中、中专、专科学历只有11人,只占了12.5﹪。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老年犯罪嫌疑人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属于初中以上的低学历者,文化程度低,意味着大多数犯罪嫌疑人法制观念和意识的淡薄,其行为很有可能游离于罪与法的边缘,法盲者居多。
(二)犯罪嫌疑人年龄呈现出高龄化趋势
从近几年老年犯罪嫌疑人年龄分布来看,从开始的50岁至60岁,到60岁至70岁,甚至到后来的最高81岁,呈现出高龄化态势。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比以前同龄人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是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敏感多疑,喜怒无常等。
(三)犯罪周期长且带有隐秘性
由于农村独特的社会环境,例如闭塞、熟人社会,人们为了顾及颜面,被害人选择了忍气吞声,进而助长了这种犯罪的长期发生;农村大量留守儿童和妇女成为名符其实的弱势群体,她们长期与犯罪嫌疑人生活在一起,熟人之间犯案,只要被害人不报案,那么罪恶就永远被掩藏在黑暗之中,难以得到曝光进而惩罚犯罪。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