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及解析(1)
初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老师的身高约170cm,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00cm=2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两个苹果的质量约300g,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0.3k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75℃.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泼水成冰”是热水在极低的温度下变为冰的过程,水是液态,冰是固态,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凝固放热。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属于光的折射,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3)光射到物体表面又被反回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解答】解:
“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观察周围事物的情况,且其装置类似与现代的潜望镜装置;因此是利用了两次反射。
第9页(共71页)
AD、激光准直、皮影戏幕布上的影子利用的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D不符合题意;
B、三棱镜分解白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路口反光镜是凸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分析】(1)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但是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使能源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所以说能量虽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
(2)飞机的机翼向上凸起,是机翼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使飞机产生了升力。 (3)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4)根据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分析。
【解答】解:A、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但可以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A错误。
B、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使机翼上下的空气流速不同,气压不同,流速大的压强小,使飞机产生向上的升力,故飞机能够腾空而起,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原理,故B正确。
C、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没有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 D、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温度、质量和状态,故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不变,如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会增加或减少。故D错误。 故选:B。
5.【分析】(1)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
A、运动过程中,人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人是运动的,故A正确; B、平衡车的脚踏板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
第10页(共71页)
C、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若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平衡车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6.【分析】利用ρ=求正方体泡沫钢中钢的体积,再求出正方体泡沫钢的体积,二者之差为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 【解答】解:由ρ=得正方体泡沫钢中钢的体积:
=1×104m3=100cm3,
﹣
V钢==
(2)正方体泡沫钢的体积: V=500cm3,
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
V孔=V﹣V钢=500cm3﹣100cm3=400cm3, 孔隙度为:故选:B。
7.【分析】(1)开关应控制火线; (2)根据保护门的性质分析;
(3)测电笔的作用,是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若测电笔与火线相连,则氖管发光; (4)在家庭电路中,一个用电器短路,则整个电路短路。 【解答】解:
A、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应控制火线,故A正确; B、白色保护门是由橡胶制成的,属于绝缘体,故B错误;
C、左零,右火,上接地,E孔接火线,所以用测电笔笔尖插入E孔,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氖管会发光,故C正确;
D、若“儿童安全插座”发生短路,则电源短路,家庭电路中的其它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故D错误。 故选:AC。
第11页(共71页)
=×100%=80%。
8.【分析】由题意可知,只有电源开关S1和防倾倒开关S2均闭合时电动机才正常工作,说明两开关不能独立工作,应为串联,且共同控制电动机,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经分析可知,只有电源开关S1、防倾倒开关S2同时闭合时,电动机才工作,所以两开关串联同时控制电动机,由选项可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分析】(1)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由处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 (2)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3)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它能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检验带何种电荷;
(4)1200r/kW?h表示的是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1200r;据此求出转盘转200r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A、组成物质的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由图可知,该图模型不是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
B、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相较于a、b两点,经过c点时苹果的动能最大,故B错误;
C、验电器能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只有在已知原验电器带何种电荷的情况下,才能检验出物体带电的种类,故C错误; D、转盘转动200转消耗电能:W=故选:D。
10.【分析】(1)结合图片,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由图知n=2,用该装置匀速提起600N的物体,杠杆A端施加的拉力FA=(G+G
动
kW?h=kW?h=6×105J,故D错误。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OA=FB×OB,据此求动滑轮的重力;
=
=
计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3)不计绳重与摩擦,根据η=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解答】解:
A、读图可知,O为支点,动力作用在B点,阻力作用在A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
第12页(共71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