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升初文言文短文阅读10则
小升初文言文短文阅读10则
1.欲速则不达
【原文】齐景公游少海,传骑[1]从中来谒[2]曰:“婴疾甚[3]且[4]死,恐公后之。”景公遽[5]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6]驾烦且之乘[7],使[8]驺子韩枢驭[9]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10],夺辔[11]代之御[12]。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13],尽[14]释[15]车而走[16]。
【注释】传骑[1]:骑指骑马的人,传骑指骑马传信的人 谒[2] (yè):拜见 甚[3]:非常 且[4]:即将,将要
遽[5]:急忙 趋[6]:赶快 乘[7]:马车 使[8]:驱使,让 驭[9]:驾驭,驾车 疾[10]:快
辔[11] (pèi):驾驭牲口的缰绳 御[12]:驾车 进[13]:快,快速 尽[14]:完全,干脆 释[15]:下车 走[16]:跑
【译文】齐国国王景公在少海游玩,骑马传信的侍从从城中来报告说:“晏婴病重,快要死了,恐怕景公要在他死后才见得到了。”景公急忙起身。又有骑马传信的侍从赶到。景公说:“快驾烦且(拉的)那辆马车,让主管韩枢驾车。”跑了几百步,认为马主管赶得不快,夺过缰绳代替他(赶车),赶了大约几百步,认为马没有跑得更快,干脆下车去跑。
【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相关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2.蜀鄙二僧
【原文】蜀之鄙[1]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2]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3]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4]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5]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6]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7]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鄙[1]:偏远的地方 之[2]:到,到达 恃[3]:凭,凭借,依靠 越[4]:到了 以[5]:把(去南海的经过)
去[6]:距离 顾[7]:难道
【译文】蜀国的偏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朝佛,你看行吗?”富和尚说:“您凭着什么去?”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钵就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前就雇条船顺江而下,到现在还没去成;您凭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朝佛回来了。他把自己的云游经过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听了,有惭愧的脸色。
蜀国距离南海,有几千里远,富和尚不能到达而穷和尚到达了。人立志做大事,难道不如蜀国的僧人吗? 【寓意】路要靠自己走出来,要勇于实践,理想才能变成现实。
3.崂山道士
【原文】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1]得此法足[2]矣。”道士笑而允[3]之。乃传一诀[4],令自咒[5]毕[6],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7]从容入,及[8]墙而阻[9]。道士曰:“俯首辄入[10],勿逡巡[11]!”王果去[12]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
【注释】但[1]:只,只要 足[2]:足够,满足 允[3]:答应 诀[4]:咒语 咒[5]:念咒语 毕[6]:结束,完成
果[7]:果然,真的 及[8]:到 阻[9]:阻碍,挡住 俯首辄入[10]:低着头极快的进入 逡(qūn)巡[11]:徘徊不进的样子 去[12]:离开,距离
【译文】王七说:“我常见师父行走时,坚硬的墙壁也不能阻隔你,只要学到这一法术我就满足了。”道士笑着答应了他的要求。就把穿墙的口诀传授给他,叫他自己念咒语,念完,喊了声“过去!”王七面对墙壁不敢进去。道士又说:“你试着往里去。”王七便不慌不忙地往墙里走去。等他走到墙根边却止步不进。道士说:“你要低着头猛然朝里进,不要犹豫!”王七按照师父的话做,果然在离墙几步时,猛地向墙壁冲去。到了墙边,就像什么东西也没有似的。待他回头一看,自己已站在墙外了。他心中大喜,进去谢过师父。
【寓意】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肯下功夫,肯吃苦,否则一事无成。同时也告诉人们,那些想投要取巧、不劳而获的人最终没有好下场。
4.活见鬼
【原文】有赴饮夜归者,值[1]大雨,持[2]盖[3]自蔽[4]。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5]不相值,愈益[6]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7]。值炊糕者晨起,亟[8]奔入其门,告以[9]遇鬼。俄顷[10],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11]而至,号[12]呼有鬼,亦[13]投[14]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注释】值[1]:赶上,遇到 持[2]:拿着 盖[3]:雨伞 蔽[4]:遮挡,遮雨 偶[5]:正好,刚好 愈益[6]:更加 趋[7]:急速跑 亟[8]:赶快,赶紧 以[9]:把 俄顷[10]:不一会儿 踉跄[11]:跌跌撞撞的样子 号[12](háo):大声呼喊 亦[13]:也 投[14]:投靠,这里指跑进 【译文】有一个人赴宴后深夜回家,又赶上天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看见一人站在路旁房屋的滴水檐下,那人跑过来一下子钻到了自己的伞下,和自己一块走起来。走了好一阵,那人也不说话。他怀疑是鬼,就用脚撩试,正巧没碰着,更加害怕,于是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撒腿就跑。这时正是做糕的人清早起来的时候。他赶紧跑到糕点铺门口,告诉大家自己遇见鬼了。不一会儿,又见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来,大喊着“有鬼”,也跑进做糕人家中。两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随即不觉大笑起来。 【寓意】干什么事都不能疑神疑鬼,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
5.吾腰千钱
【原文】永之氓[1]咸[2]善[3]游。一日,水暴[4]甚[5],有五六氓,乘小船绝[6]湘水。中济[7],船破,皆[8]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9]。其侣[10]曰:“汝[11]善游最也,今何后[12]为?”曰:“吾腰千钱,重,是[13]以后。”曰:“何不去[14]之?”不应,摇其首[15]。有顷[16]益[17]怠[18]。已济[19]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20]之甚,身[21]且[22]死,何以货[23]为?”又摇其首。遂[24]溺死。
吾哀[25]之。且[26]若[27]是[28],得不[29]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注释】氓[1]:男子 咸[2]:都 善[3]:擅长 暴[4]:暴涨,发大水 甚[5]:非常 绝[6]:横渡 济[7]:渡(河)
皆[8]:都,全部 寻常[9]:计量单位,古时八尺叫”寻”,十六尺为“常”,此处形容游不远 侣[10]:伙伴 汝[11]:你 后[12]:落后 是[13]:所以 去[14]:丢弃,丢掉 首[15]:头,脑袋 有顷[16]:一会儿 益[17]:更加 怠[18]:疲劳,困乏 济[19]:得救,此处指已上岸的人 蔽[20]:愚昧 身[21]:身体,生命 且[22]:即将,将要 货[23]:钱财,利益 遂[24]:于是 哀[25]:对。。。感到悲哀 且[26]:如果 若[27]:像,类似 是[28]:这样 得不[29]:难道
【译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很多铜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
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我写下了《哀溺》。
【寓意】讽刺那些见钱眼开、掉进钱眼里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钱乃身外之物”,我们不应重视钱财!
6.鹬蚌相争
【原文】蚌方[1]出曝[2],而鹬啄[3]其肉,蚌合而箝[4]其喙[5]。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6]有死蚌。”蚌亦谓[7]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8]舍[9],渔者得而并[10]禽[11]之。
【注释】方[1]:方才,刚刚 曝[2]:曝光,这里指晒太阳 啄[3]:啄食 箝[4]:夹住 喙[5]:指鸟的长长的嘴巴
即[6]:就会 谓[7]:对。。。说 相[8]:互相 舍[9]:舍弃,放弃 并[10]:一起 禽[11]:即擒,捉住
【译文】一只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蚌马上合上,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会饿死你。”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渔夫就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寓意】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相互谦证,以免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告诫人们不要自相残杀,要宽容。其寓意与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一定联系。
7.北人食菱
【原文】北人[1]生[2]而不识菱[3]者,仕[4]于南方,席[5]上食菱,并[6]壳入口。或[7]曰:“食菱须[8]去壳。”其[9]人自[10]护[11]其短[12],曰:“我非[13]不知,并壳者,欲[14]以[15]去[16]热也。”问者曰:“北土[17]亦[18]有此物
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19]菱生于水而[20]曰土产,此[21]坐[22]强[23]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北人[1]:北方人 生[2]:生来,自出生以来 菱[3]: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仕[4]:出仕,做官
席[5]:酒席 并[6]:一起 或[7]:有人 须[8]:必须 其[9]:那,那个,其人指那个人即“北人” 自[10]:自己 护[11]:辩护,袒护 短[12]:过失,错误 非[13]:并非,不是 欲[14]:想 以[15]:来,用来 去[16]:消除,这里的去热即为“祛热” 北土[17]:指北方 亦[18]:也 夫[19]: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而[20]:连词,表转折,却 此[21]:这,这是 坐[22]:因为 强[23]:勉强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有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菱角的壳儿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儿。”那人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说:“我并不是不知道(吃菱角需要去掉壳儿),(我)连壳儿一起吃,是想要来祛热啊。”问的人说:“北方地区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自己不懂硬装懂啊。 【寓意】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8.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1]于[2]秦青,未[3]穷[4]青之技,自[5]谓[16]尽[7]之[8],遂[9]辞[10]归[11]。秦青弗[12]止[13],饯行[14]于郊衢[15],抚[16]节[17]悲歌,声振林木,响遏[18]行云。薛谭乃[19]谢[20]求[21]反[22],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讴[1]:唱歌 于[2]:向 未[3]:还没 穷[4]:用尽,用完 自[5]:自己 谓[6]:以为,认为
尽[7]:用完,用尽,与“穷”同义 之[8]:代词,这里指秦青的唱歌技艺 遂[9]:于是 辞[10]:告辞 归[11]:回去 弗[12]:不,没有 止[13]:制止,劝阻 饯行[14]:用酒食给人送行 衢(qú)[15]:大路 抚[16]:轻轻地拍 节[17]:节拍 遏[18]( è):阻止,停止 乃[19]:于是 谢[20]:道歉 求[21]:请求 反[22]:即返,返回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以为学习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并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得树木振动,使得空中的云停住。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回来(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寓意】学无止境,千万不可以有骄傲自满心态,不要浅尝辄止,学习要虚心持之以恒,犯错不要紧知错就改最重要。
9.州官放火
【原文】田登做郡[1],自讳[2]其名,触者必[3]怒,吏卒多[4]被榜笞[5],于是举[6]州皆谓[7]灯为“火”。上元[8]放灯,许[9]人入州治[10]游观[11],吏人遂书[12]榜[13]揭[14]于市[15]曰:“本州依例[16]放火三日。” 【注释】郡[1]:州郡,这里指州官 讳[2]:避讳,“自讳”即不允许别人说自己的名 必[3]:必然
多[4]:大多,多半 榜笞[5]:用棍棒竹板,拷打 举[6]:全部 谓[7]:称呼 上元[8]:元宵节
许[9]:允许 州治[10]:州府的所在地 游观[11]:游览观赏 书[12]:写 榜[13]:告示 揭[14]:公布 市[15]:集市 例[16]:惯例
【译文】田登做州官时,自己规定要避讳他的名字,谁误犯了他的名字就生气,吏卒大多因此挨板子。于是人们不得不把“灯”叫作“火”。正月十五摆设花灯,允许民众进城观看,吏卒书写告示,公布在集市上:“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日。”
【寓意】指自己任意而行,反而严格要求别人。嘲讽了那些践踏百姓权益的封建统治者,将他们的丑恶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10.买椟还珠
【原文】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1]之柜[2],熏[3]以[4]桂椒[5],缀[6]以珠玉,饰[7]以玫瑰[8],辑[9]以翡翠[10]。郑人买其椟[11]而[12]还其珠。此可谓[13]善[14]卖椟者,未[15]可谓善鬻[16]珠也。 【注释】木兰[1]:一种香木 柜[2]:这里指小匣子 熏[3]:熏染 以[4]:用 桂椒[5]:香料
缀[6]:点缀 饰[7]:装饰 玫瑰[8]:一种紫色有光泽的宝石 辑[9]:装饰(边沿) 翡翠[10]:翠鸟的羽毛 椟[11]:匣子 而[12]:表示转折,却 谓[13]:称为,叫做 善[14]:善于,擅长 未[15]:不 鬻[16] (yù):卖
【译文】有一位楚国人去郑国卖他的珠宝。制造了一个香木匣子,用桂木、花椒这些香料来熏染盒子,用珠宝点缀,用美玉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边沿。郑国人买了他的盒子却把他的珠宝还给他。这可以说他善于卖匣子,(却)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宝啊!
【寓意】讽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人。 告诫人们做事应分清主次,不要混淆、颠倒。做事不能只看表面,更要注意内容,否则只能舍本逐末。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