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一下册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教学案导学案
内错角 同旁内角 例题 教学反思
5.2.1 平行线
学习目标:
知识: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方法:讨论,总结,归纳法 情感:培养学习积极性 学习重点: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学习难点及突破策略: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得出过程;小组讨论,学会的教没有学会的学生 教学流程: 【导课】
同学们看我手里的三线八角的模型,我们把这a.b.c三根木条想像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相交,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呢?
cab cab cab 在木条转动过程中,存在一个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平行线(板书课题)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师提出问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2.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3.过已知直线a外一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再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和前面过点B画出的直线平行吗?
4.通过做第3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2--13页,看哪些同学能又快又准确地解答以上问题?对于不理解的,分小组讨论。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上述问题,让学困生先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教师可做适当点拨,指导,最后汇总得出: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3.可先进行小组交流后得出,看每一个同学得到的结论是否一致,可让中等生回答,最后让优等生总结规律。
老师做适当点拨:
1.平行线的定义中不能漏掉前提条件 “在同一平面内”,因为在空间中就存
在不相交也不平行的两条直线,(老师可演示)
2.平行线的定义中必须是直线,若把“直线”改成“线段”或“射线”都是不成立的。比如:
CDABOCA
3.平行公理的推论中没有强调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事实上,在立体几何里,这个推论也是成立的。
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请说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 【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直线AB,CD外的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
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拨,让学困生上堂板演,中等生纠错,优等生讲评,老师总结。
【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一.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平行线。 C.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叫平行线。 D.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叫平行线。 2.若直线a∥b,b∥c,则a∥c的依据是( ) A.平行的性质 B.等量代换
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以上都不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B.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C.两条直线若不平行,则一定相交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完成以上练习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 学生思考讨论,整理,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设计:
1.必做题 课本18页的第11题 2.选做题 第17页的第8题 本课知识体系:
本课学习平行线的定义及画法,从而得出平行公理及推论。 板书设计:
5.2.1 平行线
一、平行线 二、平行公理
a∥b 推论 三、随堂练习 课后反思:
5.2.2 平行线的判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