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材料》试题(A卷)
自贡职业技术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建筑材料》试题(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考卷适用班级:13高职建筑班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名词解释:(10分) 1.材料的耐久性
2.水泥体积安定性
3.最优砂率
4.密度
1. 5.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二、填空(20分)
1.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 表示,吸湿性大小用 表示。
2.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长期 作用下, 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3. 当材料的体积密度与密度相同时,说明该材料 。
4.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是 、 和 。 5.在混凝中,砂子和石子起 作用,水泥浆在凝结前起 作用,在硬化后起 作
用。
6.混凝土中掺加气剂后,可使硬化后的混凝土 性、 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7、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重要参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凡水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三·判断题(10分 每小题1分)(正确打V,错打X)
1·进行砼配合比计算,用体积法计算砂、石用量时必须考虑砼内有1%的含气量。( ) 2·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掺入石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泥的强度。( ) 3·建筑石膏可用于潮湿部位,但不能用于水中。( )
4. 由于火山灰水泥耐热性差,所以不宜用于蒸气养护。( ) 5. 配制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火山灰水泥。( )
6. 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因此只能在水中凝结硬化产生强度。( ) 7·抗渗要求高的工程,可以选用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 )
8·选用砼粗骨料时,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粒径愈大愈好。( ) 9·细骨料级配的好坏,主要是根据细度模数判断的,中砂级配较好。( ) 10·就砼而言,施工配合比和实验室配合比二者的W/C相同。( )
四、选择(30分)
1.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是为了保证( )
a 混凝土的强度 b混凝土的耐久性 c 混凝土的和易性 d 混凝土与钢材的有相近的线膨胀系数。
2.石灰硬化的理想环境条件是在( )中进行。
a、水 b、潮湿环境 c、空气 3.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 )。
a、硅酸盐水泥 b、矿渣水泥 c、普通水泥 4.对干燥环境中的工程,应优先选用( )。
a、火山灰水泥 b、矿渣水泥 c、普通水泥
5·用煮沸法检验水泥安定性,只能检查出由( )所引起的安定性不良。 A.游离CaO B.游离MgO C.(A+B) D.SO3
6.混凝土冬季施工时,可加的外加剂是( )。
a、速凝剂 b、早强剂 c、引气剂 7.五种常用水泥有效期规定为( )
a .一个月 b. 二个月 c.三个月 d .四个月
8.现行规范中规定混凝土立方体标准试块边长为( )mm
a.100 b.150 c.200 d.70.7
9·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大小主要由( )来选取。 A.水灰比和砂率 B.水灰比和捣实方式
C.骨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
D.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捣实方式
10. 试拌调整混凝土时,发现拌和物的保水性较差,应采用( )措施。 A.增加砂率 B.减少砂率 C.增加水泥 D.增加用水量
五、简答题(10分)
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满足哪四项基本要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体积法或重量法)的计算步骤?
六、计算题(共20分 1·2题分别5分,3题10分)
1.某一块状材料的烘干重量为50g,表观体积为20 cm 3,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16.5 cm
3。计算其密度、表观密度、密实度和孔隙率。
2·已知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60,每m3混凝土拌合用水量为180kg,采用砂率33%,水泥的密度?c= 3.10g/cm3,砂子和石子的表现密度分别为?s= 2.62g/cm3及?g= 2.70g/cm3,试用体积法求1m3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
3. 某砂样500g,筛分结果如下表:请计算①分计筛余;②累计筛余;③该砂的细度模数;④指出其粗细程度 筛孔尺寸5 2.5 1.25 0.63 0.31 0.16 < 0.16 (mm) 筛余量(g) 25 70 80 100 115 100 10 筛孔尺寸(mm) 筛余量(g)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A a1= 5 25 2.5 1.25 0.63 70 80 100 a2= a3= a4= A A A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