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填空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1.战国七雄是指:______、_______、秦、燕、赵、韩、______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七国对周边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各国的改革变法推动了政治、经济等制度建设上的_____倾向。
2. 商鞅变法:公元前4世纪中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实行废除井田制,废除__________ 、奖励农耕、实行________授爵制、建__________制和什伍_________等一系列法规。与其他各国改革的“人亡政息”不同,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3.公元前230年至公元__________年,秦王________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帝国。
4.为了巩固大一统的新局面,①秦朝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确立了_______ 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裁决_____________大事;中央集权制(成为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1)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___________,(百官之长)、御史大夫、____________,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九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 2)地方设_______、县,长官均由_________直接任命;②统一 ________、度量衡、_______等;③以咸阳为中心,建造_________和直道,保证政令畅通;④建筑长城,抵御 ________侵扰;⑤开边移民,充实边地实力;⑥_______,统一思想。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1.秦短命而亡的原因:1)秦的________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造成民怨沸腾的局面(根本原因);2)横征暴敛,滥用民力(建_______、修驰道、戍五岭、造________宫、建骊山墓;农民要将2/3的收成上缴国家);3)法律严苛(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_______);4)秦二世夺位,统治者忙于宫廷斗争,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秦的灭亡。 2.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时间:公元前209年,________、吴广揭开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各地反秦起义闻风响应,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 3.秦的灭亡: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刘邦进驻霸上,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
4.楚汉战争:秦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_______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
5.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_______即皇帝位,定都 _____,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1.汉承秦制的内容:1)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保留了_____制度和中央官制,但政令施行__________,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2)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____________并行的局面。伴随封国实力的增强,中央集权体制受到严重威胁,酿成“七国之乱”。到__________时期,颁布“推恩令”,大体消除了这一威胁。 2.布衣将相之局:战国时期直至汉初,伴随着世卿世禄制度的瓦解,以___________和国君任命官吏的体制逐渐形成。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们可以通过征战立功和____________成为将相。汉初追随刘邦起义和建汉的功臣均被封为将相重臣,形成了汉初的布衣将相之局,标志着_______________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
3.文景之治的内容:采取“清静无为”、“__________”的政策,倡导以_____为本,减_________,废 ___________等严刑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汉武帝“有为”的主要表现:
1. 强化中央集权专制体制:1)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宫廷的_______核心,称为“_________”或“中朝”,以________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__________”;2)设__________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控;3)颁布“__________”,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2.消除边境威胁,加强边疆管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大体解除了______(民族)对北边的威胁。3.凿空之旅:派遣_________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陆上交通要道“________”;4.开疆拓土: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在河西走廊设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威、张掖),使 ________地区与内地联为一体。又在其他新征服地区设置郡县或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管辖。5.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1)采用__________、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____________;2)在长安建立________,教授五经,从中选拔_____;3)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儒学从此成为官吏选拔、__________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确立了儒学在官学中的独尊地位。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___________的意识形态。但是汉武帝的尊儒仅注重______制度,对于儒家的______思想以及官吏不得经商货殖等建议均未采纳。其执政原则不过是“____________”。汉武帝时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疆域辽阔,影响深远,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________的国家之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